一种用于锻造轮毂毛坯的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2442发布日期:2024-02-09 12:1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锻造轮毂毛坯的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轮毂毛坯矫正的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锻造轮毂毛坯的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1、在锻造轮毂毛坯的过程中,锻压机利用强大的压力把铝棒锻压成锻件,然后过强力旋压机把轮辋旋压出来毛坯,再经过固溶,淬火,时效处理才会形成合格的毛坯。在生产过程中经过旋压机旋出来的毛坯轮辋比较薄,在运输过程中掉落容易变形,或在固溶过程中由于温度高,毛坯膨胀系数不一致造成局部变形,在后续的机加工过程中就会出现黑皮现象,造成废品。

2、目前,公开号为cn108686982b,公开日为2018年10月23日的中国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轮毂毛坯外缘变形量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传输线、激光位移传感器、机械手臂、升降机构、夹紧定位装置、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传输线、激光位移传感器、机械手臂、夹紧定位装置运行的相应控制单元,以及对激光位移传感器测得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单元。

3、在使用时,通过夹紧定位装置将轮毂毛坯进行中心定位,定位准确,检测轮毂变形量。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检测轮毂毛坯出现形变误差等问题时需要及时矫正,在固溶淬火后毛坯的塑性会有明显提高,这是给毛坯整形的最佳时机,以前都是通过用大锤敲打,整形往往不标准,效果不理想,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使轮毂毛坯矫正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锻造轮毂毛坯的矫正装置。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锻造轮毂毛坯的矫正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锻造轮毂毛坯的矫正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和矫正机构和控制面板,所述支撑机构和矫正机构均接入控制面板,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和放置板,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放置板设置在支撑架的上端,所述矫正机构包括输送组件、夹持组件、整形架、上整形组件和下整形组件,所述输送组件设置在支撑架上端,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台、夹持油缸和夹持模,所述夹持台设置有数个,所有夹持台成对称设置并滑动配合在支撑架上,每个所述夹持台上设置夹持油缸,每个所述夹持油缸输出端设置有夹持模,所述整形架设置在夹持台上;

4、所述下整形组件包括标准模,所述标准模设置在放置板上,所述上整形组件包括整形模和上整形油缸,所述上整形油缸设置在整形架上,所述上整形油缸的伸缩杆上设置整形模,所述夹持模、整形模和标准模上均开设有与轮毂毛坯的整形槽。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轮毂毛坯进行矫正整形时,工作人员将轮毂毛坯放置在输送组件上,在工作人员通过操纵控制面板下,输送组件将轮毂毛坯输送到夹持组件的位置,然后夹持油缸伸长,并通过夹持模将轮毂毛坯进行夹持,实现定位,然后工作人员将轮毂毛坯移动至标准模上,然后控制整形模向下压,在标准模和整形模的互相压力下,实现了对轮毂毛坯的矫正整形,使轮毂毛坯整形过程更加方便,减少了通过人工进行捶打的过程中,同时利用标准模和整形模校正后,提高了轮毂毛坯的精度。

6、可选的,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夹持架、底板、布置板、夹持支板、驱动油缸、推升杆和推升油缸,所述支撑架底端两侧各固定安装一个底板,每个所述底板上滑动设置有夹持架,所述夹持支板固定安装在夹持架上,所述夹持支板上端设置有推升杆,每个所述夹持支板上固定安装有布置板,所述支撑架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驱动油缸,每个所述驱动油缸的伸缩杆与布置板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夹持架上端设置一个推升油缸,每个所述推升油缸的伸缩杆上设置一个夹持台,所述夹持台在推升杆上滑动,所述整形架设置在推升杆上端。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夹持组件在需要移动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驱动油缸伸缩,驱动夹持架通过滑动在底板上方进行移动,然后再需要将夹持座推升一定高度时,通过推升油缸伸缩将夹持台推升至一定高度,使轮毂毛坯能够更加方便的放置在标准模上,然后当轮毂毛坯移动到标准模上方时,推升油缸将夹持台下放,将轮毂毛坯放置在标准模上,然后再进行后续的矫正,进一步减轻了人为操作的过程产生误差的可能,同时提高了矫正的精度,然后矫正机构将矫正整形完成的轮毂毛坯从标准模上,移动到输送辊上,进行输送,方便工作人员将轮毂毛坯取走,矫正机构重新移动到夹取待矫正的轮毂毛坯位置,依次循环,提高了矫正效率。

8、可选的,所述上整形组件还包括整形滑杆和环板,所述整形滑杆设置有数个,所述整形滑杆一端设置在整形模上,另一端设置在环板上,所述整形滑杆滑动配合在整形架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轮毂毛坯进行下压整形矫正使,整形模通过整形滑杆向下移动,进一步提高了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了下压整形过程中整形模产生侧倾的可能,进一步提高了整形矫正的精度。

10、可选的,所述下整形组件还包括下安装架和下整形油缸,所述下安装架设置在放置板下端,所述下整形油缸设置在下安装架上,所述下整形油缸的伸缩杆设置在标准模下端,所述标准模滑动配合在放置板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轮毂毛坯进行矫正整形时,上整形油缸将整形模向下推动,同时下整形油缸将标准模向上推升,标准模和整形模互相挤压轮毂毛坯,进一步提高了整形的效果,同时提升了整形矫正的精度。

12、可选的,所述矫正机构还包括第一传感、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均设置在支撑架的一端,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输送组件是否有轮毂毛坯,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与夹持组件距离,所述第三传感器设置在夹持台上,所述第三传感器检测夹持台之间是否有轮毂毛坯。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第三传感器实时将检测信号传递给控制面板,控制面板根据设定逻辑,在输送组件上有轮毂毛坯时,驱动输送组件进行输送轮毂毛坯,当轮毂毛坯移动到夹持位置时,第三传感器将检测信号传递给控制面板,然后时夹持组件对轮毂毛坯进行夹持,第二传感器实时将夹持组件的移动距离传递给控制面板,使夹持组件的移动过程更加精准,同时实现了自动矫正的过程。

14、可选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输送辊,所述输送辊设置有数个,所述输送辊均设置在支撑架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轮毂毛坯进行输送时,输送辊通电转动,将轮毂毛坯输送到夹持位置,多个输送辊提高了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16、可选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输送电机和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输送电机设置在支撑架一端,所述输送电机驱动输送带转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输送带将轮毂毛坯进行输送,减少了轮毂毛坯与输送辊之间的摩擦打滑的可能,减少了对轮毂毛坯的磨损,同时提高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输送精度,进而提高了夹持精度。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9、通过整形模向下压,在标准模盒整形模的互相压力下,实现了对轮毂毛坯的矫正整形,使轮毂毛坯整形过程更加方便,减少了通过人工进行捶打的过程中,同时利用标准模滑动整形模校正后,提高了轮毂毛坯的精度。

20、通过设置夹持组件,提高了矫正的精度,然后矫正机构将矫正整形完成的轮毂毛坯从标准模上,移动到放置板的一侧,工作人员将轮毂毛坯取走,矫正机构重新移动到夹取待矫正的轮毂毛坯位置,依次循环,提高了矫正效率。

21、通过设置矫正机构,通过上整形油缸将整形模向下推动,同时下整形油缸将标准模向上推升,标准模和整形模互相挤压轮毂毛坯,进一步提高了整形的效果,同时提升了整形矫正的精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