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台滑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19454发布日期:2024-05-10 23:58阅读:5来源:国知局
工作台滑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道,尤其涉及一种工作台滑道,其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1、工件加工完成后,通常会从加工设备中,将其取出进行查看。

2、目前工件数量大时,加工好的工件会通过滑道滑落至收集箱内,进行统一整合。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用户使用时,工件通过加工后,工件和滑道表面上通常粘附有废屑或灰尘,长时间使用后,影响滑道的运输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工件和滑道表面上粘附的废屑或灰尘的情况,保证滑道能够正常运输,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作台滑道。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工作台滑道,包括出料架,所述出料架连接有多个第一出料滑道、第二出料滑道;每个所述第一出料滑道均倾斜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出料滑道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一挡板,每个所述第一出料滑道较低一端底部沿竖直方向均设有第二挡板;每个所述第二出料滑道均倾斜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出料滑道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二出料滑道较高一端与第二挡板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出料滑道与第一出料滑道间设有一条细缝。

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5、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料滑道宽度和第二出料滑道宽度相等。

6、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料滑道的倾斜度和第二出料滑道的倾斜度相同。

7、优选地,所述出料架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设于第一出料滑道和第二出料滑道之间细缝的正下方。

8、优选地,所述收集槽的宽度不小于第一出料滑道的宽度。

9、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二出料滑道内均固接有橡胶垫。

10、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二出料滑道内远离第一出料滑道位置处均固接有多个缓冲条。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切割好的工件通过第一出料滑道滑向第二出料滑道,工件滚动时经过细缝,工件上的废屑或灰尘和第一出料滑道上的灰尘从细缝中滴落到收集槽内。工件在第二出料滑道上滚动时,橡胶垫能够减缓滚动速度,便于用户对工件进行观察,同时能够吸附残留在工件上的灰尘。工件滚动到缓冲条时,缓冲条使工件出现更大的振动,进一步清理工件上的灰尘。



技术特征:

1.一种工作台滑道,包括出料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架(10)连接有多个第一出料滑道(1)、第二出料滑道(2);每个所述第一出料滑道(1)均倾斜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出料滑道(1)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一挡板(4),每个所述第一出料滑道(1)较低一端底部沿竖直方向均设有第二挡板(5);每个所述第二出料滑道(2)均倾斜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出料滑道(2)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三挡板(6),所述第二出料滑道(2)较高一端与第二挡板(5)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出料滑道(2)与第一出料滑道(1)间设有一条细缝(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滑道(1)宽度和第二出料滑道(2)宽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滑道(1)的倾斜度和第二出料滑道(2)的倾斜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架(10)设置有收集槽(3),所述收集槽(3)设于第一出料滑道(1)和第二出料滑道(2)之间细缝(7)的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作台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3)的宽度不小于第一出料滑道(1)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滑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出料滑道(2)内均固接有橡胶垫(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台滑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出料滑道(2)内远离第一出料滑道(1)位置处均固接有多个缓冲条(9)。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作台滑道,属于机械领域,包括出料架,所述出料架连接有多个第一出料滑道、第二出料滑道;每个所述第一出料滑道均倾斜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出料滑道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一挡板,每个所述第一出料滑道较低一端底部沿竖直方向均设有第二挡板;每个所述第二出料滑道均倾斜设置,每个所述第二出料滑道两侧均对称设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二出料滑道较高一端与第二挡板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出料滑道与第一出料滑道间设有一条细缝,本技术具有改善工件和滑道表面上粘附的废屑或灰尘的情况,保证滑道能够正常运输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赵江涛,杨立国,于慧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亚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4
技术公布日:2024/5/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