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3公斤级耐候钢用焊条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52393发布日期:2024-04-25 10:39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43公斤级耐候钢用焊条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焊接材料,具体涉及一种43公斤级耐候钢用焊条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耐候钢因其具备耐大气腐蚀的特点,在桥梁、汽车、铁路车辆等行业应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耐候钢具有减轻自重、节约维护成本、提高建造效率等优势。普通钢结构桥梁现阶段主要采用涂装解决锈蚀问题,但涂装费用及后期维护成本较高,因此耐候桥梁用钢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发展,其配套焊接材料的开发也越来越迫切。

2、目前市场上耐蚀钢焊条品种少且力学性能不稳定,耐候性能参差不齐。参考awsd1.5规定焊缝金属的耐蚀指数i不得低于6.0,而目前鲜少有针对抗拉强度43公斤级耐候钢配套焊条的耐候性能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43公斤级耐候钢用焊条,至少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缺陷。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43公斤级耐候钢用焊条,包括焊芯及包裹于焊芯表面的药皮,所述药皮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大理石30~40%,萤石20~30%,氟化钠3~7%,锆英砂1~3%,金红石3~7%,石英2~4%,45#雾化硅铁2~4%,金属锰1.5~3%,镍镁合金1.4~2.5%,金属铬0.7~1.5%,铜粉0.6~1.2%,硅锆铁0~1.5%,三氧化二硼0.3~0.7%,纯碱0~1%,cmc 0~1%,余量为铁粉。

4、进一步的,所述药皮中金红石、石英、锆英砂三者加入量之和占药皮质量百分比为6~11%。

5、进一步的,所述药皮中纯碱与cmc的加入量之和占药皮质量的1%。

6、进一步的,上述43公斤级耐候钢用焊条熔敷金属含有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c:0.02~0.06%,mn:0.4~0.7%,si:0.15~0.40%,s≤0.015%,p≤0.015%,ni:0.4~0.65%,cr:0.25~0.5%,cu:0.2~0.4%。

7、具体的,所述药皮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大理石30%,萤石20%,氟化钠7%,锆英砂1%,金红石3%,石英2%,45#雾化硅铁2%,金属锰1.5%,镍镁合金2.5%,金属铬1.5%,铜粉1.2%,硅锆铁1%,三氧化二硼0.7%,纯碱1%,余量为铁粉。

8、具体的,所述药皮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大理石35%,萤石30%,氟化钠3%,锆英砂3%,金红石3%,石英4%,45#雾化硅铁3%,金属锰2.5%,镍镁合金2.2%,金属铬0.7%,铜粉0.6%,硅锆铁1.5%,三氧化二硼0.3%,纯碱0.5%,cmc 0.5%,余量为铁粉。

9、具体的,所述药皮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组分:大理石40%,萤石30%,氟化钠3%,锆英砂1%,金红石7%,石英3%,45#雾化硅铁4%,金属锰3%,镍镁合金1.4%,金属铬0.9%,铜粉1%,三氧化二硼0.3%,cmc1%,余量为铁粉。

10、进一步的,所述焊芯直径为4mm,该焊芯包裹药皮后的外径为6.5~6.6mm。

11、本发明提供的这种43公斤级耐候钢用焊条在焊接时,焊接电流为160~170a,焊接电压23~25v。

12、本发明的43公斤级耐候钢用焊条中药皮配方设计原理如下:

13、大理石:作为造渣、造气剂,分解形成的co2增加气体吹力,增大熔深;而分解形成的cao为熔点很高的碱性物质,含量太多会影响熔渣的流动性和表面张力,不仅不利于焊缝成型,并且会增大熔滴尺寸,在立焊成型时导致马蹄形出现,使焊接工艺恶化,尤其是本发明提供的焊条药皮厚度较普通产品大,需进一步控制高熔点cao含量,同时与药皮配方中稀渣物质良好的配合;而大理石含量太少,碱度过低,造渣剂量少,对焊缝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均有一定影响,因此本发明中控制大理石含量在30~40%,可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14、萤石:作为稀渣剂,可显著降低药皮的熔点,改善熔渣的流动性,但是过量会导致电弧不稳定,熔渣从焊缝两侧分离,影响焊缝成型,需与药皮中大理石进行合理匹配,本发明提供的焊条从电弧稳定性、熔渣流动性等方面考虑控制其含量在20~30%。

15、氟化钠:氟化物去氢,稀渣,可替代药皮中部分萤石,同萤石区别在于适量添加有助于稳弧,不能超过7%,否则f破坏电离影响电弧稳定性的特性消失。

16、锆英砂:适量的锆英砂可提高焊缝脱渣效果,使焊缝表面干净,边缘整齐,一般加入1~3%。

17、石英:降低熔池中铁水的表面张力,细化熔滴,降低飞溅、改善熔渣覆盖性能,与药皮中碱性物质反应生成熔点相对较低的化合物,降低熔渣的熔点,改善流动性;加入量少,上述作用不明显,而石英为酸性物质,长渣状态,加入量过多,熔渣凝固温度范围大,不利于全位置焊接,并且熔渣呈玻璃状,不利于脱渣;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焊条控制石英加入量在2~4%。

18、金红石:在碱性渣系中加入适量的金红石,可提高电弧稳定性,细化熔滴,降低药皮熔点,同时作为短渣物质,金红石的加入可提高立焊工艺性能;但是由于其减低熔渣的碱度,同时避免焊缝中ti合金过多,提高焊缝强度,超出本发明要求的标准,因此不可过量加入,否则将会影响焊缝力学性能;综合研究,本发明提供的焊条配方中控制金红石含量在3~7%。

19、优选的,金红石+石英+锆英砂三者加入量之和控制在6~11%,从熔渣流动性、熔点、脱渣性方面考虑,可实现较好的熔渣性能。

20、45#雾化硅铁:45#雾化硅铁中的si是重要脱氧剂,能降低焊缝金属的氧含量,提高低温冲击韧性,调节铁水的流动性。在耐候钢中si元素有利于细化锈层中的氧化物,从而降低耐候钢的整体腐蚀率,加入量过低时会导致脱氧不足,低温冲击韧性和焊缝耐候指数均不能满足要求,而当加入量过高时会使焊缝强度超标,因此本发明中控制45#雾化硅铁含量在2~4%。

21、金属锰:作为脱氧剂,降低焊缝金属的含氧量,增加焊缝金属强度和抗裂性。本发明的焊缝抗拉强度有一定范围要求,应严格控制其含量,以保证强度的实现,而mn对冲击韧性的有利影响也会随着mn含量的降低而减弱,甚至冲击韧性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因此应控制mn含量在合适的范围,既要控制强度,又要保证低温冲击韧性,在本发明中当mn加入量低于1.5%时会导致脱氧不足,焊缝金属强度和低温冲击韧性不能满足要求,当mn加入量超过3%时会使焊缝强度过高。

22、镍镁合金:镍镁合金中的mg作为强脱氧剂,脱氧产物为碱性物质,可提高冲击韧性,加入量过少时提高低温冲击韧性能力及脱氧能力不足,需采用其他物质进行脱氧和韧化;加入量过多时由于脱氧产物含有镁的氧化物,使熔渣的熔点上升导致凝固速度加快,不利于焊缝气体的排除,也会造成立焊成形变差,因此应控制其含量;而mg容易在空气中氧化,不易储存,并且存在爆炸危险,与ni形成镍镁合金可解决镁易氧化的问题。

23、本发明焊材的强度要求在一定范围内,应控制焊缝中c、mn含量,保证强度不超标,但是上述镍镁合金元素低会导致粗大的先共析铁素体析出,对冲击韧性有不利影响,因此ni的加入可提高焊缝的冲击韧性,对强度也有一定提高作用。而ni用量低时,对焊缝冲击韧性不利,耐候指数i偏低;ni用量高时考虑到mg含量对焊接工艺的影响,因此本发明中控制镍镁合金含量在1.4~2.5%之间。

24、金属铬:金属铬cr是耐候钢中常见的合金元素,cr能够在钢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提升电极电位,产生钝化效果,提高钢的耐蚀性,并且与cu元素同时加入钢中时效果尤为明显。当金属铬加入量低于0.7%时,上述效果不明显,耐候指数i偏低;金属铬加入量超过1.5%时会使焊缝强度提升,超出要求范围。

25、铜粉:铜粉cu可提高耐候钢的耐腐性,耐候钢在腐蚀过程中,其表面产生cu的富集现象,在腐蚀层和cu的富集层之间形成一层紧密的cuo中间层,可减缓或阻止腐蚀介质继续向内侵蚀,焊缝中添加适量的cu可提高焊缝的耐候指数。cu含量对焊缝耐候指数的影响很大,并且不是线性关系,存在一个范围,cu含量过高或过低,均会使耐候指数不达标,因此本发明中控制cu含量在0.6~1.2%。

26、硅锆铁:硅锆铁中的锆zr作为强脱氧元素可降低焊缝中的氧含量,同时焊缝中少量的zr可提高焊缝强度,但是应严格控制其含量,避免焊缝强度超出要求范围,本发明中控制硅锆铁含量在0~1.5%。

27、三氧化二硼:少量b元素过渡至焊缝中,对提高焊缝冲击韧性有利,但应控制其含量,否则适得其反。

28、纯碱和cmc(羧甲基纤维素):有利于焊条压涂,保证焊条外观质量,两者之和控制在1%。

29、另外,本发明中控制焊条形成的熔敷金属化学成分的含量,即利用c、mn提高焊缝强度,而c、mn含量过高,焊缝强度超出要求范围,c、mn含量过低,低温冲击韧性不稳定;利用si提高焊缝强度及耐候指数,si含量过高,焊缝强度超出要求范围,si含量过低,耐候指数偏低;利用ni、cr、cu尤其cu元素对焊缝耐候指数影响大,控制其在合适的范围,以保证强度及耐候指数。

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31、(1)本发明提供的这种43公斤级耐候钢用焊条通过药皮向熔敷金属过渡适量的ni、cr、cu、si元素,使焊接金属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其耐候指数i可大于6.5。

32、(2)本发明提供的这种43公斤级耐候钢用焊条通过对药皮组分的调整,控制焊缝金属中c、mn、si及其他合金元素的含量,保证熔敷金属抗拉强度430~550mpa,-20℃低温冲击吸收能量大于47j,具有稳定的力学性能。

33、(3)本发明提供的这种43公斤级耐候钢用焊条可进行全位置焊接,焊接工艺性能优良,电弧稳定,焊缝成形美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