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力式剪管钳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1192阅读:2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省力式剪管钳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剪管钳构造,特别是一种省力式剪管钳构造。
目前使用的剪管钳,其构造如


图1、2所示,两握把(1)、(2)在带动剪刀(3)剪切管体(4)时,是靠两握把(1)、(2)间所设置之连杆(5)与棘齿条(6)、棘齿片体(7)所构成,故在操作时较为费力,且必须双手握持出力,经常在剪切数根管体(4)后,使用者之双手已感觉麻痹,而酸痛不已。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剪管钳之缺点,提供一种在操作时藉由油压动力来剪切管体的省力式剪管钳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剪管钳构造是由两握把搭配一剪刀座、一升降台面、一油压装置与一压缩弹簧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油压装置系设置在剪刀座与两握把间,而油压装置的一端轴心活塞系衔接在一握把上,可受该握把所牵动,而油压装置之另一端轴心活塞,则穿过剪刀座衔接在剪刀之正下方位置上,使握把在握持压动时,能推动油压装置之轴心活塞,形成一油压泵之动作,进而利用油压带动衔接在剪刀下方之另一油压装置轴心活塞,使剪刀上升,以达到剪切管体之效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一详述。
图1为常用之剪管钳立体构造图;图2为常用之剪管钳平面构造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构造图;图4、5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之平面剖视构造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油压装置平面剖视构造图。
如图3、4、5所示,本新型之构造系由两握把(8)、(80)搭配一剪刀座(9)、一升降台面(10)、一油压装置(11)与一压缩弹簧(12)所组成,各构件之构造与各构件间之关系位置分别为剪刀座(9),系设置在两握把(8)、(80)之顶端,其内部具有一空间,可供容置油压装置(11)于其内;升降台面(10)系以一旋轮(101)嵌套设置在握把(80)之近顶端中,升降台面(10)之顶部为一台面,此台面之下方为一凹口状,能搭配剪刀(91)来夹持管体(4),而台面之下方为列齿柱,可供与旋轮(101)相啮接,藉由旋轮(101)之旋转,可以控制调整台面上升或下降,以改变台面与剪刀(91)间之夹口大小;油压装置(11)乃设置在剪刀座(9)内部之空间中,其构造如图6所示,内部具有油路与阀口,同时具有两轴心活塞(111)、(112),其中一轴心活塞(111)系衔接在握把(8)之内缘面上,而另一轴心活塞(112)则系衔接在剪刀(91)之正下方处,藉由握把(8)之牵动,能令油压装置(11)形成如一泵之动作,可使剪刀(91)之上升与下降,由油压带动;压缩弹簧(12)系衔接在油压装置(11)下方之两握把(8)、(80)上,使握把(8)在压动时,具有可恢复原状之弹力。关于本新型之实施情形则请参阅图4、5所示,欲剪切管体(4)时,只须先将升降台面(10)调整与剪刀(91)间之大小夹口,然后将管体(4)置于该夹口中,再按压握把(8)、(80),即可利用油压动力,宛如千斤顶端,在极省力的操作下,达到剪切管体(4)之目的。
综上所述,本新型在操作使用上能藉由如一泵之油压动力,达到在剪切管体时省力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省力式剪管钳构造,是由两握把(8)、(80)搭配一剪刀座(9)、一升降台面(10)、一油压装置(11)与一压缩弹簧(12)所组成,其特征在于该油压装置(11)是设置在剪刀座(10)与两握把(8)、(80)间,而油压装置(10)的一端轴心活塞(111)是衔接在一握把(8)上,而油压装置之另一端轴心活塞(112),则穿越过剪刀座(9)衔接在剪刀(91)之正下方位置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省力式剪管钳构造,是由两握把搭配一剪刀座及一升降台面所组成,在剪刀座与两握把间设置有一油压装置,此油压装置的轴心活塞一端衔接在一握把上,可受该握把所牵动,而油压装置的另一轴心活塞则穿越过剪刀座,并衔接在剪刀上,使握把在压动时能推动油压装置之轴心活塞,形成一泵之动作,进而带动油压装置衔接在剪刀上的轴心活塞上升,以达到剪切管体时操作上能具有省力之功效。
文档编号B23D21/00GK2300467SQ9722077
公开日1998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31日
发明者张庆宗 申请人:张庆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