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管道带压钻孔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1554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持式管道带压钻孔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带压钻孔工具,特别是用于超声波流量计插入式换能器安装的手持式管道带压钻孔工具。
目前,人们常用的管道带压钻孔方式有两种,一是手动钻孔,另一种是电动钻孔,用一套复杂的电动钻孔设备,将整个管道包裹起来进行带压钻孔,由于需要带压钻孔的管道所处位置一般都比较狭小,在不停产、带压的情况下,现有的管道带压钻孔装置有很大的局限性,使用不便,有时甚至无法操作。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管道带压钻孔工具,将旋转力的传递方向变换了90°,适用于狭小空间使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由钻头、钻杆、连接件、壳体、伞齿轮1、伞齿轮2、连接轴组成,连接件为空腔体,与壳体之间活动连接共同成为该工具钩外壳,钻杆的一端与钻头连接,置于壳体和连接体的空腔内,钻杆的另一端与伞齿轮1连接,伞齿轮2与伞齿轮1相互匹配,垂直布置,连接轴与伞齿轮2连接,输出到壳体外。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伞齿轮结构,将旋转力的传递方向变换了90°,通过外力驱动连接轴转动,通过两个伞齿轮作用,旋转力变换了方向作用于钻杆,使钻头转动,完成管道的带压钻孔工作。由于旋转力转换了方向,可以在很小的空间内工作,适应各种需要带压钻孔的环境。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蜗轮、蜗杆机构取代伞齿轮机构,同样可以达到本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适应狭小工作环境等特点,能在各种条件下完成管道的带压钻孔工作,特别适用于安装超声波流量计插入式换能器时在带压管道上钻孔。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使用本实用新型工作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在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包括钻头(4)、钻杆(6)、连接件(5)、壳体(3)、伞齿轮1(1)、伞齿轮2(2)、连接轴(7),连接件为空腔体,与壳体之间活动连接共同构成该工具的外壳,钻杆的一端与钻头连接,置于连接体和壳体的空腔内,钻杆的另一端与伞齿轮1连接,伞齿轮2与伞齿轮1垂直布置,相互匹配,连接轴与伞齿轮2连接,输出到壳体外。在伞齿轮1上连接一个丝杠(8),丝杠上固定有旋转柄(10),壳体外还固定有手柄(9)。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是按照公知的管道带压钻孔工艺将球阀座(12)和球阀(13)固定在带压管道(11)上,先将钻杆向后拉,使钻头退入连接体的空腔内,再将连接体与球阀固定,用普通的电钻带动连接轴转动,外客上的手柄便于操作者扶持,由于采用了伞齿轮结构,将旋转力的传递方向变换了90°作用于钻杆,使钻头转动,在带压管道上进行钻孔,钻头的垂直给进量通过旋转丝杠上的旋转柄控制,转动旋转柄,丝杠带动钻杆前进或后退。完成管道的带压钻孔工作后,退出钻杆和钻头,关闭球阀。
实施例2在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包括钻头、钻杆、连接件、壳体、蜗杆、蜗轮,连接件为空腔体,与壳体之间活动连接共同成为该工具的外壳,钻杆的一端与钻头连接,置于壳体和连接体的空腔内,钻杆的另一端与蜗轮连接,蜗轮与蜗杆相互匹配,垂直布置,蜗杆输出到壳体外,成为动力连接轴。
权利要求1.一种手持式管道带压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由钻头(4)、钻杆(6)、连接件(5)、壳体(3)、伞齿轮1(1)、伞齿轮2(2)、连接轴(7)组成,连接件为空腔体,与壳体之间活动连接共同成为该工具的外壳,钻杆的一端与钻头连接,置于壳体和连接体的空腔内,钻杆的另一端与伞齿轮1连接,伞齿轮2与伞齿轮1相互匹配,垂直布置,连接轴(7)与伞齿轮2(2)连接,输出到壳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手持式管道带压钻孔工具,其特征在于在伞齿轮1(1)上连接一个丝杠(8),丝杠上固定有旋转柄(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带压钻孔工具,目的是解决工作现场狭小操作不便的问题,技术方案是由钻头(4)、钻杆(6)、连接件(5)、壳体(3)、伞齿轮1(1)、伞齿轮2(2)、连接轴(7),构成管道带压钻孔工具,由于采用了伞齿轮或蜗轮蜗杆结构,可将旋转力的传递方向变换了90°作用于钻杆,使钻头转动,完成管道的带压钻孔工作,可以在很小的空间内工作,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适应狭小工作环境等特点,能在各种条件下完成管道的带压钻孔工作,特别适用于安装超声波流量计插入式换能器时在带压管道上钻孔。
文档编号B23B45/00GK2362630SQ9920211
公开日2000年2月9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13日
发明者张力新 申请人:张力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