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弯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81350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弯排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弯排机,它包括液压机构、弯排机机构,液压机构包括液压泵,液压泵通过液压连接管与液压缸连接;弯排机机构包括机架,机架包括顶部的基础顶板、底部的基础底板以及侧面的侧固定板,位于基础底板和基础顶板之间且在基础底板上设有下模部分,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有上模部分,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相配合,液压缸与基础顶板为插销式连接。本实用新型而提供的一种能在现场快速制作二次铜排伸缩节、高压电缆抱箍、直角折弯排等小型工件的便携式多功能弯排机。
【专利说明】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弯排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基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弯排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智能化变电站建设的发展,传统的室外电缆沟逐渐被电缆槽盒取代。目前,室外电缆槽盒多为铝合金材质,其导热性较好;同时,电缆槽盒内空间一般较小,随着季节及气候的变化,槽盒内温差变化较大,敷设在槽盒内的二次保护铜排会发生相应的热胀冷缩。为了保障二次接地铜排的使用性能及焊接部位的牢固性,二次保护铜排安装时需每隔5-6米制作一个伸缩节。目前,伸缩节的加工工具只有大型的机床,尚无便携式的工具,在施工现场伸缩节的制作采用人工捶打铜排冷弯的方式,这种作业方法工作效率较低,比较费时费力,施工工艺水平较低。
[0003]同时,变电站内高压电缆敷设时,由于电缆型号不同,需现场制作相应尺寸的高压电缆抱箍,传统方法制作抱箍不能一次成型,需多次比对弯排,弯排过程费时费力。
[0004]另外,在变电站GIS等设备上,常配有各种尺寸小、形状复杂的异形铜排等附件。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缺少部分异形铜排附件的情况;由于施工现场不具备制作这种工件的设备,一般情况下,从发现问题到附件到达施工现场,一般需要一周以上,这严重影响了电气设备设备安装及相应试验的施工工期。
[0005]变电站内屏柜等接地铜排及扁铁,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现场制作。有些情况下,铜排形状变化复杂、尺寸小,现有弯排设备无法进行弯排;传统冷弯比较费时费力,同时,传统冷弯工艺效果较差。
[0006]目前,铜排伸缩节等相应制作工具只有大型的机床,尚无相应便携式的弯排机,而大型的机床在施工现场使用不方便;目前已有的弯排工具只能进行平弯和直角弯等。在施工现场,主要采用的施工方法有热弯与冷弯。热弯,即将铜排加热后再进行人工捶打铜排,这种方式改变了铜排的物理特性,不符合规范要求。所以,目前多采用冷弯方式。冷弯,即直接捶打铜排弯排。由于铜排具有一定的硬度,直接捶打比较费时费力,而且弯排工艺也不尚O
[0007]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变电站二次铜排伸缩节、高压电缆抱箍等弯排工具,通过运用该工具,能够制作二次铜排伸缩节、高压电缆抱箍、直角折弯排、平底“U”型弯工件,并且,该弯排工具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保管。最关键一点,运用该弯排工具,能够降低弯排强度,提高弯排效率,缩短弯排时间,提升弯排工艺,进而提高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工艺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能在现场快速制作二次铜排伸缩节、高压电缆抱箍、直角折弯排等小型工件的便携式多功能弯排机。
[0009]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10]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弯排机,它包括液压机构、弯排机机构,液压机构包括液压栗,液压栗通过液压连接管与液压缸连接;弯排机机构包括机架,机架包括顶部的基础顶板、底部的基础底板以及侧面的侧固定板,位于基础底板和基础顶板之间且在基础底板上设有下模部分,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有上模部分,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相配合,液压缸与基础顶板为插销式连接。
[0011]上述上模部分端部的纵截面为凸形尖端,该凸形尖端与下模部分上的凹形面相配入口 O
[0012]上述上模部分端部的横截面为C型或U型或直角型,上模部分的端部与下模部分上的凹形面相配合。
[0013]在液压缸缸体上设有行程限位尺。
[0014]上述液压缸和液压栗的最大工作压力为1000PSI。
[0015]上述液压机构为电动液压机构,液压机构的液压缸上还设有供电端和控制器。
[0016]上述液压栗的型号为R14E-F1。
[0017]上述基础底板的横截面为长度为300至500mm、宽度为80至180mm的矩形面,下模部分底端端面的面积小于基础底板的横截面积。
[0018]上述侧固定板的纵截面包括高度为300至480mm、上底边宽度为100至250mm、下底边宽度为300至400的等腰梯形。
[0019]本实用新型能带来以下技术效果:
[0020]采用上述结构,能高效且省时省力的现场临时制作二次铜排伸缩节、高压电缆抱箍、直角折弯排等小型工件,避免了热弯法会改变铜排物理特性以及冷弯法费时费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机架的结构不意图;
[0024]图3为图1中基础底板的横截面图;
[0025]图4为图1中侧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图1中下模部分的纵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所示便携式多功能弯排机,它包括液压机构、弯排机机构,液压机构包括液压栗I,液压栗I通过液压连接管2与液压缸3连接;弯排机机构包括机架,机架包括顶部的基础顶板5、底部的基础底板6以及侧面的侧固定板7,位于基础底板6和基础顶板5之间且在基础底板6上设有下模部分8,液压缸2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有上模部分4,上模部分4和下模部分8相配合,液压缸2与基础顶板5为插销式连接。
[0028]所述上模部分4端部的纵截面为凸形尖端,该凸形尖端与下模部分8上的凹形面相配合。
[0029]所述上模部分4端部的横截面为C型或U型或直角型,上模部分4的端部与下模部分8上的凹形面相配合。
[0030]在液压缸3缸体上设有行程限位尺10。
[0031]所述液压缸3和液压栗I的最大工作压力为1000PSI。
[0032]所述液压机构为电动液压机构,液压机构的液压缸3上还设有供电端9和控制器10。
[0033]所述液压栗的型号为R14E-F1。
[0034]所述基础底板6的横截面为长度为300至500mm、宽度为80至180mm的矩形面,下模部分8底端端面的面积小于基础底板6的横截面积。
[0035]所述侧固定板7的纵截面包括高度为300至480mm、上底边宽度为100至250mm、下底边宽度为300至400的等腰梯形。
[0036]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根据所需制作铜排等形状(“C”型、“U”型、平底“U”型或直角型),选择相应形状及尺寸的弯排模具。弯排模具分为上模部分与下模部分,除直角弯模具的下模部分不同之外,其他型号的上模相应的下模具均为一种通用模具;直角弯模具上模连接不需连接板,其他型号模具安装连接时需使用连接板。
[0037]第二,将所选择的模具上模部分固定在液压缸上,下模部分固定在弯排机机构底板上。当所选模具为“C”型、“U”型、平底“U”型时,应根据所选择上模的尺寸调整下模两部分间的距离。
[0038]第三,将所需加工的铜排等材料放在弯排机下模上,操作弯排机电动手柄进行弯排;
[0039]第四,当液压栗达到限位压力时,液压栗停止工作,或弯排限位尺达到我们所需刻度值,操作液压栗手柄后退按钮使液压栗泄压,液压缸连接上模向后运动;
[0040]最后,取出所加工工件,断开电源。
[0041]这样能高效且省时省力的现场临时制作二次铜排伸缩节、高压电缆抱箍、直角折弯排等小型工件,避免了热弯法会改变铜排物理特性以及冷弯法费时费力的问题。
【主权项】
1.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弯排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液压机构、弯排机机构,液压机构包括液压栗(I),液压栗(I)通过液压连接管(2)与液压缸(3)连接;弯排机机构包括机架,机架包括顶部的基础顶板(5)、底部的基础底板(6)以及侧面的侧固定板(7),位于基础底板(6)和基础顶板(5)之间且在基础底板(6)上设有下模部分(8),液压缸(3)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设有上模部分(4),上模部分(4)和下模部分(8)相配合,液压缸(3)与基础顶板(5)为插销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弯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部分(4)端部的纵截面为凸形尖端,该凸形尖端与下模部分(8)上的凹形面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弯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部分(4)端部的横截面为C型或U型或直角型,上模部分(4)的端部与下模部分(8)上的凹形面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弯排机,其特征在于:在液压缸(3)缸体上设有行程限位尺。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弯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3)和液压栗(I)的最大工作压力为1000PSI。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弯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机构为电动液压机构,液压机构的液压缸(3)上还设有供电端(9)和控制器(1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弯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栗的型号为RHE-Flo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弯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底板(6)的横截面为长度为300至500mm、宽度为80至180mm的矩形面,下模部分(8)底端端面的面积小于基础底板(6)的横截面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弯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固定板(7)的纵截面包括高度为300至480mm、上底边宽度为100至250mm、下底边宽度为300至400的等腰梯形。
【文档编号】B21D5/06GK205463754SQ201620263091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1日
【发明人】吴威, 虞黎华, 何连兵, 周伟, 李雄, 付强, 陆群, 刘涛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