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煤气压力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0121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炉煤气压力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炉煤气压力调节装置,尤其是一种采用减压器来实现高炉煤气压力自动调节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高炉煤气压力调节装置是采用多个电动蝶阀和一个常通管来实现的,此装置的缺陷一是设备结构复杂,因为根据主煤气管的直径来决定阀门数量和规格,如 Φ 1500 Φ 2500管径的煤气管就需配4 5个阀门;二是操作控制复杂,蝶阀组中的一个是由电动执行器控制,其余由电动机在操作室遥控操作。三是气流冲击阀板产生的噪音和振动大,设备运行不稳定。四是安全可靠性差,因气流冲击阀体,密封用填料被磨损,产生煤气外泄几率大。另有鞍钢高炉采用两台煤气调压阀并联工艺实现煤气压力自动调节,该工艺缺陷是噪音和振动大,在炉顶压力正常范围内,减压器设备产生的噪音已远超出标准值, 尤其是振动影响了高炉的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使用寿命长、噪音低的安全环保的高炉煤气压力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高炉煤气压力调节装置主要由管道和减压器组组成,净煤气主管道接到第一级减压器入口,第一级减压器出口经管道与第二级减压器入口相连,第二级减压器出口经管道接入煤气管网。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级减压器是隔板式,减压值是固定的。隔板减压器主要由进出口管道、内外壳体、隔板构成,内外壳体间充填消音材料,隔板减压器由支座承载,卧式安装。煤气进入筒体,经过几层交错布置的固定隔板,然后由出口排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级减压器是环缝式,减压值可调。环缝减压器主要由进出口管道、内外壳体、钟阀阀体构成,内外壳体间充填消音材料,钟阀阀体的传动采用电动或液压装置,气流通过的环缝处设有密封圈,环缝减压器由支撑装置承载,立式安装。煤气进入环缝减压器的钟阀顶部,通过环缝后由出口排出,操作室遥控操作传动装置,来改变钟阀的行程,进而改变环缝大小,实现减压目的。高炉正常生产时,炉顶煤气压力在0. 15 0. 25MPa之间,进入煤气管网压力需降至0. 02 0. 035MPa。第一级隔板减压器,减压约0. IMPa,剩余压差由第二级环缝减压器调节实现。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两级串联的新型减压器组,工艺流程简洁,设备操作简单可靠;噪声低,振动小,保证了设备运行平稳,延长了使用寿命;设备结构简单,投资省,日常维护量少,节约创效可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隔板减压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环缝减压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 3所示,高炉煤气压力调节装置主要由管道和减压器组组成,净煤气主管道接到第一级减压器ι入口,第一级减压器出口经管道与第二级减压器2入口相连,第二级减压器出口经管道接入煤气管网。第一级减压器是隔板式,主要由进口管道3,、出口管道8、内壳体5、外壳体6、隔板 4构成,内外壳体间充填消音材料7,隔板减压器由支座9承载,卧式安装。第二级减压器是环缝式,主要由进口管道10、出口管道18、内壳体12、外壳体11、 钟阀阀体17构成,内外壳体间充填消音材料13,钟阀阀体的传动15采用电动或液压装置, 气流通过的环缝处设有密封圈16,环缝减压器由支撑装置14承载,立式安装。
权利要求1.一种高炉煤气压力调节装置,是由减压器组及管道组成,其特征在于减压器组由两级减压器串联构成,净煤气主管道接到第一级减压器入口,第一级减压器出口经管道与第二级减压器入口相连,第二级减压器出口经管道接入煤气管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煤气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级减压器是隔板式,减压值是固定的,主要由进出口管道、内外壳体、隔板构成,内外壳体间充填消音材料, 隔板减压器由支座承载,卧式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煤气压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级减压器是环缝式,减压值可调,主要由进出口管道、内外壳体、钟阀阀体构成,内外壳体间充填消音材料, 钟阀阀体的传动采用电动或液压装置,气流通过的环缝处设有密封圈,环缝减压器由支撑结构承载,立式安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炉煤气压力调节装置,它是由管道和减压器组组成。减压器组由两级减压器串联构成。第一级减压器是隔板式,减压值是固定的。主要由进出口管道、内外壳体、消音材料、隔板、支座构成。第二级减压器是环缝式,减压值可调。主要由进出口管道、内外壳体、钟阀阀体、消音材料、密封圈、传动装置和支撑装置构成。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两级串联的新型减压器组,完全不同于传统工艺的蝶阀组,消除了蝶阀组的不利因素。该实用新型工艺流程简洁,使得设备操作简单可靠;噪声低,振动小,保证了设备运行平稳,延长了使用寿命;设备结构简单,投资省,日常维护量少,节约创效可观。
文档编号C21B7/00GK201942691SQ20102068884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
发明者尚策, 张守奎, 李霞, 苏蔚, 赵晓峰, 陈兴家, 魏成智 申请人:鞍钢集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