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气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0992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除气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带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与铝带生产中铸轧机中的一种改良型除气炉有关。
背景技术
铝带生产过程中,在铸轧机列的生产流程上,会涉及到一套保温净化装置,即除气炉。现有的除气炉如图I所示包括炉体10和盖在炉体上的炉盖20,炉体内设置有隔墙30,将整个炉体腔室分成两大部分,腔室一 40主要用于除气,腔室二 50主要用于加热。在腔室一40中设置有一个从上向下伸入的石墨转子60,石墨转子60内具有管道,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气孔70,将外部的氮气从石墨转子60中引入,并且保持石墨转子60的转动搅拌,由腔室一 40入口中引入铝水,进入腔室一 40中,通过石墨转子60的转动搅拌,与氮气充分混合, 出去铝水中含有的氢,除氢后的铝水再流入到腔室二 50中,由布设在腔室二中的加热管加热,最终从腔室二 50上的出口流出。其中加热管的加热电路主要由一双向可控硅来控制通电加热。经过除气炉处理的铝水再通过流槽插入式陶瓷过滤后,流入到轧制。该结构的除气炉在经过长时间的安装生产后,经常出现石墨转子损坏较快,差不多20天一支(每支3000多元),运行成本大,而且除氢效果也不好,加热控制系统电气故障,即加热管、电器元件损坏较多,而且加热效果较差,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石墨转子在旋转除气时,有时出气孔堵塞,因压力不稳使铝水飞溅至加热管上和支撑加热管的硅酸铝砖块,因长期受铝水结块,逐步在砖上将铝结厚而使电器短路、打火,使电器控制烧坏。加热管受温控器控制,虽功率自动调整大小,但因输出采用100A的双向可控硅,输出最大只能达到25KW,当铝水温度低时(特别是冬天),温度波动大。加热管和铝水液面太近,飞溅的铝水又不断溅到加热管上,当铝水多时,因加热管受温差大而断,掉至铝液面上而短路、跳闸,电器故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设计出一种改良型除气炉,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型除气炉,改善除氢过程中压力不稳的问题,减少铝水飞溅造成除气炉内部件损坏,确保除气炉的使用安全,提高除气炉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改进除气炉中加热管加热电路,提高加热电路中的输出功率,提高加热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除气炉,包括炉体和盖在炉体上的炉盖,炉体内设置有隔墙,将炉体内部分成腔室一和腔室二;在腔室一底部设置从外部引入氮气的进气管,在进气管口上覆盖有铺设有气孔砖;隔墙上设置有供铝水流通的过流孔;位于腔室二加热组件嵌置在炉盖顶部内表面凹陷的凹槽中。[0012]所述的腔室一顶部设置有排渣口。所述的腔室二底部小,顶部大。所述的加热组件包括硅酸铝砖块搭建的加热管支架以及支承在加热管支架上的若干加热管,以及用于给加热管供电的加热电路;加热电路包括主接触器、控制单元;加热管分成三个单元相,每个单元相通过主接触器的一端对应连接至三相交流电的每个相中,在单元相和主接触器之间串联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中包括两个可控硅、电阻、电容;电阻和电容串联,串联后其两端并联两个极性方向相反的可控硅。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诸多有益效果I、首先,本实用新型中除去了用石墨转子的除氢方法,采用气孔砖块,在炉底直接将氮气注入除氢,根据要求对铝水采用调整压力大小来达到除氢要求。2、将腔室二形成下小上大的结构,这样以减少铝水流量,提高加热效果。·[0018]3、把加热管组件嵌置在炉盖上,使加热管与铝液面保持安全距离。且将加热电路中由原本的双向可控改为120A的单向可控硅,全波使控制输出功率增加2. 5倍。

图I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除气炉,具有炉体I和炉盖2。炉盖2盖在炉体I上,使得两者内部形成一个炉腔。在炉体I内部设置有隔墙3,将整个炉腔分成两大部分,分别为腔室一 4和腔室二 5。腔室一 4主要用于铝水除氢,在腔室一 4的炉壁上开设有入口 41,原铝水从该入口中引入。在腔室一 4的底部连接有进气管42,进气管连接外部氢气源,通过管道上的手动阀43来控制其进气状态。在腔室一 4的内部,对准进气管42的管口覆盖有气孔砖44,气孔砖44是一种内部具有一定空气间隙的砖,氢气通过气孔砖44空气间隙渗入到腔室一 4中。根据要求对铝水通过手动阀43来调整压力大小,以满足除氢要求。在腔室一 4的炉盖2上开设有排渣口 45,连通至外部,用于铝水杂质残渣的排出。隔墙3为一堵墙体,上下分别顶在炉盖2和炉体I的底面。相比传统隔墙3而言,高度大,严密阻断了腔室一 4中的铝水飞溅而影响腔室二 5的正常工作。在隔墙3上开设有一个用于铝水流通的过流孔31。腔室二 5主要是用于铝水的加热保温,在炉壁上开设有出口 51。腔室二 5的炉体I底部其中一个角部形成斜面,这样导致整个腔室二 5呈下小上大的结构,减缓铝水流动,同时也减小铝水容量,使得加热效果提高。在位于腔室二 5的炉盖2内表面开设有一个凹槽,用于嵌置加热组件6。加热组件6包括加热管支架61,加热管62,以及用于给加热管供电的加热电路63。加热管支架61是由硅酸铝砖块搭建而成,多个加热管62 (本实施例为6个)支承在加热管支架61上。加热管62为娃碳棒。[0029]加热电路63包括主接触器71和控制单元72。每两个加热管62并联分成三个单元相73,每个单元相73通过主接触器71的一端对应连接至三相交流电的三个相A、B、C中。在单元相73和主接触器71之间串联有控制单元72。控制单元72中包括两个可控硅74、电阻75、电容76。电阻75和电容76串联,串联后其两端并联两个极性方向相反的可控硅74。由于三相交流电为正弦波形式,包括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当正半周期工作时,其中一个可控硅74处于有效状态,符合导通电压条件时导通,使得加热管62得电加热工作。当负半周期时,则以同样道理另一个可控硅74工作,使得整个加热电路形成全控状态,使得输出功率增加2. 5倍。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铝水从入口 41进入之腔室一 4中,打开手动阀43,并调节至适当压力大小,将外部氢气引入至铝水中,使得两者充分混合除氢。除 氢后的铝水通过过流孔31流入到腔室二 5中,由加热组件6加热并保持一定温度,从出口排出51排出,用于下
一道工序中。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除气炉,包括炉体和盖在炉体上的炉盖,炉体内设置有隔墙,将炉体内部分成腔室一和腔室二 ;其特征在于在腔室一底部设置从外部引入氮气的进气管,在进气管口上覆盖有铺设有气孔砖;隔墙上设置有供铝水流通的过流孔;位于腔室二加热组件嵌置在炉盖顶部内表面凹陷的凹槽中。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除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室一顶部设置有排渣口。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除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室二底部小,顶部大。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除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组件包括硅酸铝砖块搭建的加热管支架以及支承在加热管支架上的若干加热管,以及用于给加热管供电的加热电路;加热电路包括主接触器、控制单元;加热管分成三个单元相,每个单元相通过主接触器的一端对应连接至三相交流电的每个相中,在单元相和主接触器之间串联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中包括两个可控硅、电阻、电容;电阻和电容串联,串联后其两端并联两个极性方向相反的可控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主要公开了一种除气炉,包括炉体和盖在炉体上的炉盖,炉体内设置有隔墙,将炉体内部分成腔室一和腔室二;在腔室一底部设置从外部引入氮气的进气管,在进气管口上覆盖有铺设有气孔砖;隔墙上设置有供铝水流通的过流孔;位于腔室二加热组件嵌置在炉盖顶部内表面凹陷的凹槽中。本实用新型改善除氢过程中压力不稳的问题,减少铝水飞溅造成除气炉内部件损坏,确保除气炉的使用安全,提高除气炉使用寿命。同时,增大加热电路中的输出功率,提高加热效率。
文档编号C22B21/06GK202705430SQ201220336759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
发明者袁荣富, 龚宇峻, 吴关根 申请人:浙江远景铝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