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水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2489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铁水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铁水车,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冶金企业的100吨铁水车在高炉接铁水完成后,因铁水罐容积较小,须将100吨铁水罐内的铁水倒入专用脱硫、脱磷、脱硅罐内进行三脱处理,再将三脱后的铁水倒入钢水罐运往下道エ序。该作业方法需2 3次倒罐,作业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铁水车,实现铁水罐与钢水包通用,解决炼钢作业的倒运次数,减少钢水包的储存数量,増加作业的安全空间,实现高效作业。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铁水车,包括支架、车体,其特征在干所述支架为焊接结构,支架底座设有防移挡块,罐体承载台为半圆形,每辆铁水车上分布有四个罐体承载台,每个承载台下端均匀分布四块立筋。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立筋与罐体承载台的夹角为30度。本实用新型中,(1)罐体设计改进将现有的100吨铁水罐下部增加300_,以确保脱硫、脱磷、脱硅所需的空间,实现铁水罐与钢水包通用;(2)支架由原来的铸造结构改为焊接结构;(3)铁水车支架底座增设防移位至档,将螺栓的局部承载变为车辆整体承载,减少螺栓使用过程的剪切,确保运输安全;(4)承载支架承载台半径设计为R155mm的半圆,夕卜部口径增设到R205mm,杜绝吊装过程的夹罐现象确保调运安全;(5)承载支架的承台面下端设置立筋确保承台承载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铁水车,实现了铁水罐与钢水包的通用互換,減少了炼钢区域钢水包的贮备数量,节约空间,安全、高效地实现了脱硫、脱磷、脱硅,为企业节约资金。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ー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铁水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中1为摇枕、2为弹簧组、3为车架、4为车钩、5为钩提杆、6为扶手、7为支架、8为防移挡块、9为轮对、10为承载台、11为立筋、12为吊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ー种铁水车,包括支架、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7为焊接结构,支架7底座设有防移挡块8,罐体承载台10为半圆形,每辆铁水车上分布有四个罐体承载台10,每个承载台10下端均匀分布四块立筋11。所述立筋11与罐体承载台10的夹角为30度。以100吨铁水车为例,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方案设计新型铁水车如下(1)罐体设计改进将企业所有的普通100吨铁水罐下部增加300mm,以确保三脱所需的空间,实现铁水罐与钢水包通用。(2)铁水车设计改造①铁水车支架由原来的铸造结构改为焊接结构;②铁水车支架底座增设防移位至档,将螺栓的局部承载变为车辆整体承载,減少螺栓使用过程的剪切,确保运输安全。(3)罐体承载支架的设计①支架外形尺寸由原来的2700mmX 300mmX815mm 改为 2700mmX 300mmX 1115mm,主钢板厚度50mm ;适应钢水包的炼钢需求;②承载支架承载台半径设计为R155mm的半圆,外部口径增设到R205mm,杜绝吊装过程的夹罐现象确保调运安全;③承载支架的承台面下端30度分布4块立筋确保承台承载稳定性。
权利要求1.一种铁水车,包括支架、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焊接结构,支架底座设有防移挡块,罐体承载台为半圆形,每辆铁水车上分布有四个罐体承载台,每个承载台下端均匀分布四块立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铁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筋与罐体承载台的夹角为30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铁水车,包括支架、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焊接结构,支架底座设有防移挡块,罐体承载台为半圆形,每辆铁水车上分布有四个罐体承载台,每个承载台下端均匀分布四块立筋。该新型铁水车实现了铁水罐与钢水包的通用互换,解决炼钢作业的倒运次数,减少了炼钢区域钢水包的储备数量,节约空间,实现了安全、高效地脱硫、脱磷、脱硅,为企业节约资金。
文档编号B22D41/12GK202752599SQ20122040872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王选平, 樊洁君, 范力智, 胡贵平, 梁宏猛, 王俊明 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