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挡渣棒投放装置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779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炉挡渣棒投放装置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炉挡渣棒投放装置,具体涉及转炉挡渣棒投放装置的夹紧机构。
背景技术
转炉挡渣棒投放装置是炼钢的重要设备,其作用是转炉出钢后,挡渣棒投放装置夹持挡渣棒投入炉内,封堵出钢口,避免钢渣流入钢水罐,保持钢水的纯净度。其中挡渣棒夹持机构为挡渣棒投放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见图1-2),其结构为:在一根长套管内安装有气缸、叉杆与叉头。用于夹持挡渣棒的叉头位于套管前端,通过长杆与位于尾部的驱动气缸相连,在套管前端靠近叉头部位上下开有通孔。工作时,将挡渣棒插入杆插入孔内,气缸活塞杆伸出,驱动叉头夹紧挡渣棒插入杆,完成对挡渣棒的夹持工作。现有技术中的挡渣棒投放装置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如图1-2所示,前端盖I焊在外套管5上,叉头2安装在叉杆3上,叉杆3与气缸4相连,气缸4用安装在后端盖6上,后端盖6采用螺栓7与外套管5连接。挡渣棒8上的插入杆9对位后插入外套管5的孔内,驱动气缸活塞杆伸出进行夹紧。由于连接气缸的叉杆在工作中长期受压,加上转炉炉内高温影响,叉杆经常发生弯曲变形,造成叉头无法夹持挡渣棒的故障。其次,在将挡渣棒夹持对位时,挡渣棒的引导杆需穿过套管,由于上下孔都比较小,每次将挡渣棒插入杆进行穿孔对位时比较费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炉挡渣棒投放装置夹持机构,能够减少或杜绝叉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弯曲变形的情况,缓解挡渣棒插入杆装入套管时安装对位难的现状,便于检查叉头叉杆使用情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转炉挡渣棒投放装置夹持机构,主要包括置于封闭外套管中的叉头、叉杆和气缸,气缸固定在外套管的后端盖上,气缸活塞杆连接叉杆,叉杆另一端连接叉头;叉头中间设有通孔,与通孔同一直线的外套管两侧壁相对设置插入孔;其特征在于:叉头为中间具有三角形通孔的筒体,筒体的通孔中心轴线与叉杆中心线垂直,且三角形通孔截面顶角位于叉杆中心线上。按上述技术方案,各插入孔内均固定一个锥形导向套,两导向套沿两插入孔所在直线同向设置且各导向套的锥形顶端均固定在各插入孔的内壁上;一个导向套位于外套管之外,另一个导向套位于外套管之内。按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套的锥形顶部嵌入外套管的各插入孔中并用电焊焊牢。按上述技术方案,外套管的前端盖和后端盖均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外套管上。由此,挡渣棒上的插入杆沿导向套插入外套管的各插入孔内,驱动气缸活塞杆收回进行夹紧。工作时,气缸前行,叉杆伸出,人工将挡渣棒的插入杆沿锥形套大端插入外套管的各插入孔内。气缸后退,叉杆收回,叉头即实现对挡渣棒的夹紧。最终由挡渣棒投放装置投放至转炉出钢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改变叉头对挡渣棒的夹持方向,使其由受气缸推力对挡渣棒夹紧改为受气缸拉力夹紧。原叉杆从受压变为受拉,减少或杜绝叉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弯曲变形的情况。2、在套管上、下插入孔洞底部各设置一个锥形导向套,方便挡渣棒插入杆插入,缓解挡渣棒的插入杆装入套管时安装对位难的现状。3、将前端盖焊接固定在外套管上的方式改为螺栓连接方式,便于检查叉头叉杆使用情况。

图1为现有技术的挡渣棒投放装置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正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剖面图;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转炉挡渣棒投放装置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正视图);图4为图3的俯视剖面图;图中附图标记对应如下:前端盖1、叉头2、叉杆3、气缸4、外套管5、后端盖6、螺栓
7、挡渣棒8、插入杆9、导向套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前端盖I采用螺栓与外套管5相连,以便于拆卸检查叉头、叉杆使用情况。叉头2的开口方向与现有技术(图1和2)中的叉头开口方向相反,反向安装在叉杆3上,叉杆3与气缸4相连,气缸4安装在后端盖6上,后端盖6采用螺栓7与外套管5连接。同时,将前端盖焊接固定在外套管5上的方式改为通过螺栓7连接方式,便于检查叉头叉杆使用情况。导向套10为方便挡渣棒插入杆9插入而设,形状为下大上小的锥形套,外套管5壁上的上、下2个插入孔经扩孔至孔径与锥形套10锥形顶端外径相匹配,导向套10的锥形顶部嵌入外套管5的各插入孔中并用电焊焊牢。挡渣棒8上的插入杆9沿导向套10插入外套管5的上下插入孔内,驱动气缸4活塞杆收回进行夹紧。工作时,气缸4前行,叉杆3伸出,人工将挡渣棒的插入杆9沿锥形套大端插入外套管的各插入孔内。气缸4后退,叉杆3收回,叉头2即实现对挡渣棒8的夹紧。最终由挡渣棒投放装置投放至转炉出钢口。由此,本实用新型改变叉头对挡渣棒的夹持方向,使其由受气缸推力对挡渣棒夹紧改为受气缸拉力夹紧。原叉杆从受压变为受拉,减少或杜绝叉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弯曲变形的情况。
权利要求1.转炉挡渣棒投放装置夹持机构,主要包括置于封闭外套管中的叉头、叉杆和气缸,气缸固定在外套管的后端盖上,气缸活塞杆连接叉杆,叉杆另一端连接叉头;叉头中间设有通孔,与通孔同一直线的外套管两侧壁相对设置插入孔;其特征在于:叉头为中间具有三角形通孔的筒体,筒体的通孔中心轴线与叉杆中心线垂直,且三角形通孔截面顶角位于叉杆中心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各插入孔内均固定一个锥形导向套,两导向套沿两插入孔所在直线同向设置且各导向套的锥形顶端均固定在各插入孔的内壁上;一个导向套位于外套管之外,另一个导向套位于外套管之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导向套的锥形顶部嵌入外套管的各插入孔中并用电焊焊牢。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按上述技术方案,外套管的前端盖和后端盖均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外套管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炉挡渣棒投放装置夹持机构,主要包括置于封闭外套管中的叉头、叉杆和气缸,气缸固定在外套管的后端盖上,气缸活塞杆连接叉杆,叉杆另一端连接叉头;叉头中间设有通孔,与通孔同一直线的外套管两侧壁相对设置插入孔;其特征在于叉头为中间具有三角形通孔的筒体,筒体的通孔中心轴线与叉杆中心线垂直,且三角形通孔截面顶角位于叉杆中心线上。能够减少或杜绝叉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弯曲变形的情况,缓解挡渣棒插入杆装入套管时安装对位难的现状,便于检查叉头叉杆使用情况。
文档编号C21C5/46GK203007307SQ2012206889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2日
发明者聂崇瑞, 冯文胜, 聂东宁, 朱世福, 周强, 陶桂林, 王永福, 李伟, 孙润冬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