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丸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03447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喷丸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丸装置,包括可控转动机构以及喷丸机构,所述可控转动机构包括机架、以及设置机架上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转盘和设置于转盘上的外套筒,所述转盘顶端形成工作平台,所述喷丸机构包括喷丸机以及与喷丸机连接的伸缩管,所述伸缩管设置于转盘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将内胆内外表面用耐磨合金钢珠高速喷射,实现喷丸冲击强化,使其表面材料发生局部塑性变形产生凹坑呈现密集细小而均匀的凹凸点以加强涂覆层与胆壁的附着能力。可使得后续的纳米吸热涂覆工序,经过高温焙烧后,涂覆层与胆壁间的锯齿状胶合使两者的结合更加稳定牢固。
【专利说明】P员丸装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发生器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蒸汽发生器是现有技术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加热设备,可用于医院、浴室、餐厅、酒店、纺织、冶金、服装、包装、食品等行业,是在灭菌柜、生物反应器(罐类设备)、管路系统(在线灭菌)、过滤器等重要设备之一。
[0003]现有的蒸汽发生器一般由蒸汽筒体及设置在蒸汽筒体内的换热内胆组成,这种蒸汽发生器在工作过程中,主要通过在换热内胆注入热媒介质,经过热的交换对蒸汽筒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蒸汽筒体内的液体会在持续热交换的情况下逐渐被汽化,即为所需的蒸汽。换热内胆是整个蒸汽发生器的核心部分,目前的换热内胆为带压容器,由合金钢管制作而成的,具有超强延展性与韧性,还需再换热内胆的表面设置一层涂覆层,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纳米吸热涂覆层与胆壁具有相同的膨胀系数,当碳钢因热胀冷缩而导致涂覆层龟裂、脱落,影响换热内胆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丸装置。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喷丸装置,包括可控转动机构以及喷丸机构,所述可控转动机构包括机架、以及设置机架上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转盘和设置于转盘上的外套筒,所述转盘顶端形成工作平台,所述喷丸机构包括喷丸机以及与喷丸机连接的伸缩管,所述伸缩管设置于转盘的上方。
[0006]特别的,电机为减`速电机,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一轴承,所述转盘通过转轴与轴承连接,且设于机架的上方,所述减速电机转子与转轴的末端均设置有齿轮盘,且通过链条连接。
[0007]特别的,喷丸机构还包括空压机,所述空压机与所述喷丸机连接。
[0008]特别的,喷丸机构共设置两个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末端设置有喷射口,所述两个伸缩管的喷射口相对且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上。
[0009]特别的,以每两个伸缩管为一喷射单元,所述喷丸机构包括多组喷射单元。
[0010]通过上述的喷丸装置可实现如下工艺:
[0011](I)将换热内胆安置于可控转动机构的工作平台上;
[0012](2)通过可控转动机构实现换热内胆的转动,并保持其匀速转动;
[0013](3)通过喷丸机构对所述换热内胆的表面喷射钢珠,实现喷丸冲击强化,使换热内胆的表面发生塑性变形产生凹坑;
[0014]特别的,步骤(I)中的可控转动机构还包括:在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一外套筒,所述换热内胆安置于外套筒内,实现对换热内胆的保护与便于回收钢珠。
[0015]特别的,步骤(3)中的喷射钢珠为合金钢珠,其详细步骤如下:[0016]A、所述喷丸机构设置在换热内胆的内壁面以及外壁面同一位置上,所述喷丸机构可实现上下移动;
[0017]B、所述喷丸机构同步对换热内胆的内壁面和外壁面高速喷射合金钢珠,并匀速地由上至下或者由下至上不断喷射钢珠;
[0018]C、所述换热内胆的内壁面和外壁面均匀受到钢珠的碰撞,形成密集细小而均匀的凹坑。
[0019]特别的,喷丸机构多次匀速地由上至下或者由下至上喷射钢珠,且可控转动机构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保持匀速地带动换热内胆转动。
[0020]特别的,还包括如下步骤:对钢珠以及换热内胆冲击后产生的残渣进行回收利用,同时对所述换热内胆进行清洗,以进行纳米吸热涂覆工艺。
[0021 ] 一种实现所述的换热内胆的喷丸处理工艺的喷丸装置,
[00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实现上述工艺的喷丸装置,是由空压机、喷丸机、高强度合金钢珠、伸缩喷管、可调速转盘、外套筒组成;要加工的换热内胆置于转盘上,内胆外围置一个套筒,转盘旋转时,2条伸缩喷管同步对换热内胆内外壁高速喷射钢珠,并匀速的由上至下不断喷射钢珠。
[0023]通过将内胆内外表面用耐磨合金钢珠高速喷射,实现喷丸冲击强化,使其表面材料发生局部塑性变形产生凹坑呈现密集细小而均匀的凹凸点以加强涂覆层与胆壁的附着能力。可使得后续的纳米吸热涂覆工序,经过高温焙烧后,涂覆层与胆壁间的锯齿状胶合使两者的结合更加稳定牢固。从而进一步提高换热内胆性能,并有效延长换热内胆的使用寿命。能够保持钢材的性能和表面完整性;同时,对钢材表面具有强化作用,增加表面硬度,消除应力,可以提闻钢材的疲劳性能,这对提闻换热内胆的整体性能极为有利。喷漆、喷涂等所有被覆盖加工前喷丸处理,可去氧化皮、残渣、污垢,使钢材表面绝对清洁,同时提高喷涂覆盖层附着力及防腐蚀能力。同时确保了纳米吸热涂覆层与胆壁具有相同的膨胀系数,避免碳钢因热胀冷缩而导致涂覆层龟裂、脱落的情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喷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的A区域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7]图1至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喷丸装置。
[0028]实施例1
[002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喷丸装置,
[0030]喷丸装置,包括可控转动机构以及喷丸机构,所述可控转动机构包括机架001、以及设置机架001上的电机002、与电机002连接的转盘003和设置于转盘003上的外套筒004,在本实施例中电机002为减速电机,在所述机架001上设置有一轴承005,所述转盘003通过转轴与轴承005连接,且设于机架001的上方,所述减速电机转子与转轴的末端均设置有齿轮盘006,且通过链条007连接。[0031]所述转盘003顶端形成工作平台,所述喷丸机构包括喷丸机009、空压机010以及与喷丸机009连接的伸缩管011,所述伸缩管011设置于转盘003的上方。所述空压机010与所述喷丸机009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喷丸机009构共设置两个伸缩管011,所述伸缩管011的末端设置有喷射口,所述两个伸缩管011的喷射口相对且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上。
[0032]通过上述的喷丸装置,可实现如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33](1)调节可控转动机构的具体参数,在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一外套筒004,换热内胆安置于外套筒004内,实现对换热内胆007的保护与便于回收合金钢珠008 ;
[0034](2)通过可控转动机构实现换热内胆007的转动,可控转动机构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保持匀速地带动换热内胆007转动;
[0035](3)通过喷丸机构对所述换热内胆007的表面喷射合金合金钢珠008,实现喷丸冲击强化,使换热内胆007的表面发生塑性变形产生凹坑;具体如下:
[0036]八、所述喷丸机构设置在换热内胆007的内壁面以及外壁面同一位置上,所述喷丸机构可实现上下移动;
[0037]8、所述喷丸机构同步对换热内胆007的内壁面和外壁面高速喷射高强度合金合金钢珠008,并多次匀速地由上至下或者由下至上不断喷射合金钢珠008 ;
[0038]0、所述换热内胆007的内壁面和外壁面均匀受到合金钢珠008的碰撞,形成密集细小而均匀的凹坑。
[0039](4):对合金钢珠008以及换热内胆007冲击后产生的残渣进行回收利用,同时对所述换热内胆007进行清洗,以进行纳米吸热涂覆工艺。
[004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亦提供了实现上述工艺的喷丸装置,是由空压机010、喷丸机009、高强度合金钢珠、伸缩喷管、可调速的转盘003、外套筒004组成;要加工的换热内胆007置于转盘003上,内胆外围置一个套筒,转盘003旋转时,2条伸缩喷管同步对换热内胆007内外壁高速喷射合金钢珠008,并匀速的由上至下不断喷射合金钢珠
008。
[0041]通过将内胆内外表面用耐磨合金合金钢珠008高速喷射,实现喷丸冲击强化,使其表面材料发生局部塑性变形产生凹坑呈现密集细小而均匀的凹凸点以加强涂覆层与胆壁的附着能力。可使得后续的纳米吸热涂覆工序,经过高温焙烧后,涂覆层与胆壁间的锯齿状I父合使两者的结合更加稳定牢固。从而进一步提闻换热内胆007性能,并有效延长换热内胆007的使用寿命。
[0042]能够保持钢材的性能和表面完整性;同时,对钢材表面具有强化作用,增加表面硬度,消除应力,可以提闻钢材的疲劳性能,这对提闻换热内胆007的整体性能极为有利。喷漆、喷涂等所有被覆盖加工前喷丸处理,可去氧化皮、残渣、污垢,使钢材表面绝对清洁,同时提高喷涂覆盖层附着力及防腐蚀能力。同时确保了纳米吸热涂覆层与胆壁具有相同的膨胀系数,避免碳钢因热胀冷缩而导致涂覆层龟裂、脱落的情况。
[0043]实施例2
[004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以每两个伸缩管011为一喷射单元,所述喷丸机构包括多组喷射单元,如此可同时在多方位对换热内胆007进行喷丸冲击强化,效果更佳,其他均与实施例1 一样,同时实现了实施例1所达到的效果。
[00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喷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控转动机构以及喷丸机构,所述可控转动机构包括机架、以及设置机架上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转盘和设置于转盘上的外套筒,所述转盘顶端形成工作平台,所述喷丸机构包括喷丸机以及与喷丸机连接的伸缩管,所述伸缩管设置于转盘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减速电机,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一轴承,所述转盘通过转轴与轴承连接,且设于机架的上方,所述减速电机转子与转轴的末端均设置有齿轮盘,且通过链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丸机构还包括空压机,所述空压机与所述喷丸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丸装置,其特征在于,喷丸机构共设置两个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末端设置有喷射口,所述两个伸缩管的喷射口相对且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丸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每两个伸缩管为一喷射单元,所述喷丸机构包括多组喷射单元。
【文档编号】B24C7/00GK203622222SQ201320608283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9日
【发明者】许宝堂 申请人:东莞市丹佛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