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品铸造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32637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饰品铸造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饰品加工设备,公开了一种饰品铸造机,包括浇注机和机架,浇注机设置在机架一侧,机架包括工作台和操作面板,浇注机上设有阀门,阀门位于工作台上方,机架上设有转板,转板活动设置在工作台上,转板上以转板的中心位置为中心呈放射状均匀设置若干个模孔。本实用新型操作时,将饰品模具放入模孔中,转动转板,使其正对浇注口,操作员只需挨着转板拿出铸入成型的模具即可,循环工作,周而复始,操作简单,且这些操作均可坐姿操作,既解决了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且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专利说明】饰品铸造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饰品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了一种饰品铸造机。

【背景技术】
[0002]当前饰品铸造机(离心翻砂机)存在操作繁琐、效率低下,而且其强度大,操作这种机器需要离心机运转与浇注机注溶步调一致,具体为:
[0003]1.掀起离心机上大盖板,取出主板盖(中板),将饰品模具置入离心机主板,压好离心机主板;
[0004]2.盖上大盖板,并用铁勺子将合金熔液盛起注入离心机上大盖板漏斗中,此时离心机已高速运转,这之间不能费时过长,因为离心机工作有时间限定,十秒后(视设定时间而言,)离心机停止;
[0005]3.掀起上大盖,取出主板盖(中板)再取出模具,并拆解模具,主板为金属制作,有一定重量,模具也是一样。
[0006]以上一整套流程均需操作员站立操作,时间一长,操作员双腿乏力不堪,倘若工作人员中途坐下休息,又将浪费电力资源,因此会顾此失彼,现有机械没有考虑如此大的劳动量对人身体的一种承受,而且盖板掀起实在频繁。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操作员劳动力大、不能坐姿操作,且效率低、操作复杂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操作员工作轻松,可效率提升,适合长时间工作,坐姿操作简便易行的饰品铸造机。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9]饰品铸造机,包括浇注机和机架,浇注机设置在机架一侧,机架包括工作台和操作面板,浇注机上设有阀门,阀门位于工作台上方,机架上设有转板,转板活动设置在工作台上,转板上以转板的中心位置为中心呈放射状均匀设置若干个模孔。
[0010]作为优选,模孔的直径为上大下小,模孔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直径小于模孔的最大直径,且支撑板的直径大于模孔的最小直径。
[0011 ] 作为优选,机架上部为工作台,浇注机包括浇口座,浇口座下端设有浇注口,浇注口上设有阀门,阀门的控制开关设置在操作面板上。
[0012]作为优选,浇口座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浇口座与阀门位于工作台上端且正对着工作台。
[0013]作为优选,转板下端设有转轴,转轴一端与转板固定连接,转轴另一端套有轴承,转轴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机架连接。
[0014]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轮,还包括升降轴,升降轴下部套有轴承,升降轴下部通过轴承座与机架连接,升降轴上套有从动轮,主动轮、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
[0015]作为优选,升降轴对准浇注口。
[0016]本实用新型操作时,将饰品模具放入模孔中,转动转板,使其正对浇注口,操作员只需挨着转板拿出铸入成型的模具即可,循环工作,周而复始,操作简单,且这些操作均可坐姿操作,既解决了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且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18]图2是另一角度的结构图。
[0019]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I一机架、2—工作台、3—浇口座、4一操作面板、5—支撑架、6—转板、7—模孔、8—模孔罩、9一转轴、10—第一电机、11一浇注口、12—工作位、13—轴承、14一支撑板、15—主动轮、16—从动轮、17—升降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实施例1
[0022]饰品铸造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浇注机和机架1,浇注机设置在机架I 一侧,机架I上部为工作台2,浇注机包括浇口座3,浇口座3下端设有浇注口 11,浇注口 11上设有阀门,机架I侧面设有操作面板4,阀门的控制开关设置在操作面板4上,方便操作浇注机的浇注。浇口座3通过支撑架5固定在机架I上,在本实施例中,浇口座3通过支撑架5固定在工作台2上。浇口座3与阀门位于工作台2上端且正对着工作台2。机架I上还设有工作位12,工作位12设置在机架I侧面。
[0023]机架I上设有转板6,转板6位于工作台2上,转板6活动设置在工作台2上,转板6可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转板6为圆形的转板6,圆形的转板6在绕转板6的中心转动时,其转速的控制较为方便。转板6上以转板6的中心位置为中心呈放射状均匀设置若干个模孔7。在本实施例中,模孔7的个数为十个,也可以是八个。每个模孔7均可让一套饰品模具进入,工作前使其中一个模孔7正对阀门。
[0024]模孔7的直径为上大下小,每个模孔7内设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的直径小于模孔7的最大直径,且支撑板14的直径大于模孔7的最小直径,从而保证支撑板14不会从模孔7掉下去,但能从模孔7上方移出。支撑板14是直接放置在模孔7内的,与模孔7的内部活动连接。支撑板14用于支撑饰品模具,饰品模具放入模孔7内而置于支撑板14上。
[0025]转板6下端设有转轴9,转轴9 一端与转板6固定连接,转轴9另一端套有轴承13,转轴9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机架I连接,轴承13设置在轴承座内,轴承座与机架I固定连接,转轴9可转动从而可使转板6转动。
[0026]还包括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轮15,还包括升降轴17,升降轴17下部套有轴承13,升降轴17下部通过轴承座与机架I连接,轴承13设置在轴承座内,轴承座与机架I固定连接。升降轴17上套有从动轮16,主动轮15、从动轮16通过皮带连接,第一电机10和升降轴17通过皮带连接。升降轴17对准浇注口 11。第一电机10工作时带动皮带转动从而使升降杆进行升降。启动第一电机10前,先转动转轴9,使其中一个模块对准升降轴17,第一电机10启动使升降轴17上升,升降轴17顶到支撑板14并将支撑板14往上顶,从而靠近浇注口 11方便浇注,升降轴17下降使得支撑板14归位,转动转板6,使下一个模孔7对准升降轴17,重复操作。
[0027]还包括第二电机,升降轴17下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电机工作时带动升降轴17转动。第二电机使得升降轴17可旋转,从而使熔液更为均匀的浇注在饰品模具内,保证了浇注质量。
[0028]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的控制开关均设置在操作面板4上。方便操控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的工作。
[0029]还包括模孔罩8,模孔罩8设置在浇注口 11下端,模孔罩8覆盖住阀门,在浇注机工作时,模孔罩8罩住模孔7,防止在浇注机浇注的时候熔液喷出而伤到操作员。
[0030]工作时,使转板6上的其中一个模孔7正对着阀门,即可控制操作面板4上的按钮进行开机工作,阀门打开的时间设置要短,转板6转动时间要略长,因此可方便人为控制转板6的转速。
[0031]将饰品模具放入模孔7后,此时浇注机开始工作,转动转板6使其中一个模孔7正对着浇注口 11,第一电机10带动升降轴17上升和下降,周而复始,使每一个模孔7按顺序正对着浇注口 11,操作员只需挨着转板6拿出铸入成型的模具即可,循环工作,周而复始,而这些操作均可坐姿操作,既解决了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且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0032]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饰品铸造机,包括浇注机和机架(I),其特征在于:浇注机设置在机架(I)一侧,机架(I)包括工作台(2)和操作面板(4),浇注机上设有阀门,阀门位于工作台(2)上方,机架(I)上设有转板出),转板(6)活动设置在工作台(2)上,转板(6)上以转板¢)的中心位置为中心呈放射状均匀设置若干个模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饰品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模孔(7)的直径为上大下小,模孔(7)内设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的直径小于模孔(7)的最大直径,且支撑板(14)的直径大于模孔(7)的最小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饰品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机架(I)上部为工作台(2),浇注机包括浇口座(3),浇口座(3)下端设有浇注口(11),浇注口(11)上设有阀门,阀门的控制开关设置在操作面板(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饰品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浇口座(3)通过支撑架(5)固定在工作台(2)上,浇口座(3)与阀门位于工作台(2)上端且正对着工作台(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饰品铸造机,其特征在于:转板(6)下端设有转轴(9),转轴(9)一端与转板¢)固定连接,转轴(9)另一端套有轴承(13),转轴(9)另一端通过轴承座与机架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饰品铸造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轮(15),还包括升降轴(17),升降轴(17)下部套有轴承(13),升降轴(17)下部通过轴承座与机架(I)连接,升降轴(17)上套有从动轮(16),主动轮(15)、从动轮(16)通过皮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饰品铸造机,其特征在于:升降轴(17)对准浇注口(11)。
【文档编号】B22D13/00GK203944813SQ201420362842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日
【发明者】侯世忠 申请人:侯世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