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37669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3d打印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其包括喷头组件和电机,还包括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外轴承、滚动体和内轴承;所述从动齿轮被法面分为两个端面,一个端面设有第一轮齿,另一个端面设有第二轮齿;所述内轴承上设有第一圆柱形腔体,一侧设有传动轴;所述第一圆柱形腔体侧壁设有齿圈;所述外轴承上设有第二圆柱形腔体;所述第二圆柱形腔体底部设有输出孔;所述滚动体位于内轴承外壁与第二圆柱形腔体侧壁之间;所述传动轴套结在轴承内穿出所述输出孔驱动喷头组件上的送丝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轴承组件增大了驱动输出的扭力,实现了特定级数的传动比,提升了3D打印机喷头组件的稳定性,改善了打印精度。
【专利说明】3D打印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打印机,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机上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现阶段三维打印机被用来制造产品。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机的原理是把数据和原料放进3D打印机中,机器会按照程序把产品一层层造出来。3D打印带来了世界性制造业革命,以前是部件设计完全依赖于生产工艺能否实现,而3D打印机的出现,将会颠覆这一生产思路,这使得企业在生产部件的时候不再考虑生产工艺问题,任何复杂形状的设计均可以通过3D打印机来实现。3D打印无需机械加工或模具,就能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物体,从而极大地所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率。3d打印技术可用于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和许多其他领域。常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或者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意味着这项技术正在普及。通过3D打印机也可以打印出食物,是3D打印机未来的发展方向。现有3D打印机中驱动喷头组件送丝齿轮的电机尺寸大、重量重,一方面使得喷头组件在移动过程中稳定性差,容易产生抖颤现象影响打印精度,另一方面大尺寸的电机占据了较大空间,挤占了 3D打印的有效空间。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很多新型3D打印机开始尝试使用小体积电机,但这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小体积电机的扭力不足,没法满足喷头组件驱动所需。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3D打印机,解决了使用小尺寸电机时扭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实现特定级数的传动比。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D打印机,包括喷头组件和电机,还包括轴承组件,所述喷头组件上的送丝装置通过轴承组件由电机驱动;所述轴承组件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内轴承、滚动体和外轴承;所述主动齿轮由电机驱动;所述从动齿轮被法面分为两个端面,一个端面设有第一轮齿,另一个端面设有第二轮齿;所述内轴承中心设有第一圆柱形腔体,一侧设有传动轴;所述内轴承上的第一圆柱形腔体侧壁设有齿圈;所述外轴承中心设有第二圆柱形腔体;所述外轴承中的第二圆柱形腔体底部中心设有输出孔;所述滚动体位于外轴承的第二圆柱形腔体内壁与内轴承的外壁之间;所述主动齿轮的一部分轮齿与从动齿轮的第一轮齿哨合;所述从动齿轮的第二轮齿与第一圆柱形腔体侧壁的齿圈哨合;所述第一轮齿通过中心轴固定在内轴承的第一圆柱形腔体内,第一齿轮的齿顶圆直径小于第二轮齿的齿顶圆直径;所述内轴承一侧的传动轴套结在轴承内穿出所述输出孔驱动喷头组件上的送丝装置。
[0005]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为自润滑轴承。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外轴承为圆柱形结构,端面周边设有固定孔。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3D打印机,其喷头组件上的送丝装置通过轴承组件由电机驱动,通过轴承组件对小尺寸掉级输出进行减速,同时增大了驱动输出的扭力,实现了特定级数的传动比,提升了 3D打印机喷头组件的稳定性,改善了打印精度,使用更加简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3D打印机轴承组件的爆破图。
[0009]其中,主动齿轮1,从动齿轮2,内轴承3,轴承4,滚动体5,外轴承6,第一齿圈7,第二轮齿8,第一圆柱形腔体9,传动轴10,第二圆柱形腔体11,输出孔12,固定孔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1]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3D打印机轴承组件的爆破图。本实用新型的3D打印机,包括喷头组件和电机,还包括轴承组件,所述喷头组件上的送丝装置通过轴承组件由电机驱动;所述轴承组件包括主动齿轮1、从动齿轮2、内轴承3、滚动体5和外轴承6 ;所述主动齿轮I由电机驱动;所述从动齿轮2被法面分为两个端面,一个端面设有第一轮齿7,另一个端面设有第二轮齿8 ;所述内轴承3中心设有第一圆柱形腔体9,一侧设有传动轴10 ;所述内轴承3上的第一圆柱形腔体9侧壁设有齿圈;所述外轴承6中心设有第二圆柱形腔体11 ;所述外轴承6中的第二圆柱形腔体11底部中心设有输出孔12 ;所述滚动体5位于外轴承6的第二圆柱形腔体11内壁与内轴承3的外壁之间;所述主动齿轮I的一部分轮齿与从动齿轮2的第一轮齿7啮合;所述从动齿轮2的第二轮齿8与第一圆柱形腔体9侧壁的齿圈P齿合;所述第一轮齿7通过中心轴固定在内轴承3的第一圆柱形腔体9内,第一齿轮7的齿顶圆直径小于第二轮齿8的齿顶圆直径;所述内轴承3 —侧的传动轴10套结在轴承4内穿出所述输出孔12驱动喷头组件上的送丝装置。这里的的轴承4为自润滑轴承。
[00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外轴承6为圆柱形结构,端面四周设有固定孔13。这里的外轴承6也可以设计为方形或其他几何形状。
[001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3D打印机的电机驱动主动齿轮I转动,由于主动齿轮I的一部分轮齿与从动齿轮2的第一轮齿7啮合,则从动齿轮2在主动齿轮I的驱动下转动,又由于第一齿轮7的齿顶圆直径小于第二齿轮8的齿顶圆直径,则第一齿轮7不会与内轴承3的第一圆柱形腔体9接触;由于从动齿轮2的第二齿轮8与第一圆柱形腔体9侧壁的齿圈啮合,则从动齿轮2会在内轴承3上的第一圆柱形腔体9内驱动内轴承3转动;夕卜轴承6通过固定孔13进行固定,由于内轴承3通过转动体5与外轴承6的第二圆柱形腔体11组成完整轴承,因此内轴承3通过转动体5在外轴承6的第二圆柱形腔体11内转动,传动轴10套结在自润滑轴承4内穿出输出孔12,驱动喷头组件上送丝装置相关的齿轮转动,从而使内轴承3上的传动轴10得到大扭力的减速输出,并通过设定主动齿轮I与从动齿轮2的直径的不同比值,实现了特定级数的传动比,提升了 3D打印机喷头组件的稳定性,改善了打印精度。
[0014]本实用新型的轴承组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解决了小电机扭力不足的问题,满足了对喷头组件的驱动输出。
[0015]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3D打印机,包括喷头组件和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组件,所述喷头组件上的送丝装置通过轴承组件由电机驱动;所述轴承组件包括主动齿轮(I)、从动齿轮(2)、内轴承(3)、滚动体(5)和外轴承(6);所述主动齿轮⑴由电机驱动;所述从动齿轮⑵被法面分为两个端面,一个端面设有第一轮齿(7),另一个端面设有第二轮齿(8);所述内轴承(3)中心设有第一圆柱形腔体(9),一侧设有传动轴(10);所述内轴承(3)上的第一圆柱形腔体(9)侧壁设有齿圈;所述外轴承¢)中心设有第二圆柱形腔体(11);所述外轴承(6)中的第二圆柱形腔体(11)底部中心设有输出孔(12);所述滚动体(5)位于外轴承(6)的第二圆柱形腔体(11)内壁与内轴承(3)的外壁之间;所述主动齿轮(I)的一部分轮齿与从动齿轮(2)的第一轮齿(7)啮合;所述从动齿轮(2)的第二轮齿(8)与第一圆柱形腔体(9)侧壁的齿圈啮合;所述第一轮齿(7)通过中心轴固定在内轴承(3)的第一圆柱形腔体(9)内,第一齿轮(7)的齿顶圆直径小于第二轮齿(8)的齿顶圆直径;所述内轴承(3) —侧的传动轴(10)套结在轴承(4)内穿出所述输出孔(12)驱动喷头组件上的送丝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4)为自润滑轴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轴承(6)为圆柱形结构,端面周边设有固定孔(13)。
【文档编号】B22F3/115GK204109382SQ201420640249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0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成都金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