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壳装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4433发布日期:2018-08-10 21:4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凝壳装卸工具。



背景技术:

钛合金以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医疗等众多领域,由钛合金熔炼、铸造的产品也逐渐在众多行业中被使用。钛合金熔炼用凝壳炉重量一般都在500kg以上,凝壳炉中的凝壳重量大约为80-120kg,目前一般通过叉车或c形钩进行凝壳装卸。由于凝壳位于坩埚内,操作人员在操作货叉或c形钩向凝壳内部伸入时无法看到凝壳内部的情况,不能准确判断货叉或c形钩是否已经到达凝壳底部,一般是在听到“当”的一声后,操作人员才知道货叉或c形钩已经到达凝壳底部,可以开始操作使货叉或c形钩向背离坩埚底部的方向移动,使用较为不便。凝壳与坩埚内壁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货叉或c形钩与凝壳底部撞击时,较大的冲击力会使凝壳与坩埚内壁相碰撞并将冲击力传递到坩埚上,很容易造成坩埚损坏。同时由于叉车和操作c形钩的起吊装置的灵活度不够,因此,在将凝壳向外挑的过程中,货叉或c形钩很容易使凝壳与坩埚内壁之间摩擦接触,对坩埚内壁以及凝壳造成划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凝壳装卸工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凝壳装卸工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凝壳装卸工具包括长杆,长杆的一端具有手持部,另一端具有用于挑起凝壳的起挑部,长杆上在靠近起挑部位置设有用于供起吊装置钩挂的钩挂结构。

有益效果:起吊装置配合钩挂结构带着长杆移动过程中操作人员手握长杆手持部,当长杆的起挑部接触到凝壳底部时,操作人员感应到长杆与凝壳底部的撞击,此时起吊装置开始带着长杆向背离坩埚底部的方向移动,直到将凝壳挑出坩埚,避免了长杆与凝壳底部发生猛烈撞击,操作方便。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钩挂结构包括套在长杆上的套筒以及设在套筒外的吊环。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套筒通过沿轴向方向分布的多个连接钉连接在杆体上。连接牢靠,套筒不会轻易从长杆上脱落。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起挑部为耐高温的非刚性材料。非刚性材料与凝壳发生撞击时,可以卸去大部分撞击产生的力,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撞击力对凝壳及坩埚的破坏。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起挑部为木材。避免在挑起凝壳的过程中对凝壳造成划伤。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长杆为木材。木材重量较轻,隔热性能好,便于手持。

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1-6任意一项的基础上,长杆长度为2-5m。

技术方案8:在技术方案7的基础上,长杆长度为4m。这样的长度既能满足使用需求,将凝壳从坩埚内挑出,同时也不会因长度过短或过长而不便操作。

技术方案9:在技术方案1-6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所述钩挂结构与起挑部的距离为起挑部与手持部的距离的1/3。这样使手持部距离钩挂结构距离较大,增大了力臂,当需要实现同样的力矩时,更加省力,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凝壳装卸工具的具体实施例1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凝壳装卸工具的具体实施例2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凝壳装卸工具的具体实施例3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中:1、长杆;2、手持部、3、起挑部;4、吊环;5、凝壳;6、坩埚;7、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凝壳装卸工具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包括一根长杆1,长杆1的一端形成手持部2,另一端形成用于挑起凝壳的起挑部3,长杆1上在靠近起挑部3位置设有用于供起吊装置钩挂的钩挂结构。钩挂结构由套在长杆1上的套筒7以及设在套筒7外的吊环4组成,套筒7通过沿轴向方向分布的多个连接钉连接在杆体上,连接牢靠,套筒7不会轻易从长杆1上脱落。长杆1采用木质材料,木材重量较轻,隔热性能好,便于手持,同时可以避免在挑起凝壳的过程中对凝壳造成划伤。木质长杆1的总长度约为4m,这样的长度既能满足使用需求,将凝壳从坩埚内挑出,同时也不会因长度过短或过长而不便操作。钩挂结构与起挑部3的距离约为起挑部3与手持部2的距离的1/3,这样使手持部2距离钩挂结构距离较大,增大了力臂,当需要实现同样的力矩时,更加省力,便于操作。

本发明的凝壳装卸工具在使用时,起吊装置配合钩挂结构带着长杆移动过程中操作人员手握长杆手持部,当长杆的起挑部接触到凝壳底部时,操作人员感应到长杆与凝壳底部的撞击,此时起吊装置开始带着长杆向背离坩埚底部的方向移动,直到将凝壳挑出坩埚,避免了长杆与凝壳底部发生猛烈撞击,操作方便。当需要将凝壳装入坩埚内时,操作过程与挑出凝壳的操作过程相反。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钩挂结构为直接连接在长杆上的吊环,吊环通过螺钉拧紧在长杆上。

实施例3: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起挑部为木材,其他部分为金属。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套筒焊接或粘接在长杆上。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套筒焊接在长杆上,或者粘接在长杆上或采用其他固定方式。

实施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起挑部为刚性材料,缺点是起挑部与凝壳发生撞击时,撞击力不容易卸去。

实施例7: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长杆总长度不限定在4m,可以为2m或者3m或者5m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实施例8: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钩挂结构与起挑部的距离不限定在约为起挑部与手持部的距离的1/3,缺点是操作相对费力。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凝壳装卸工具。凝壳装卸工具包括长杆,长杆的一端具有手持部,另一端具有用于挑起凝壳的起挑部,长杆上在靠近起挑部位置设有用于供起吊装置钩挂的钩挂结构。起吊装置配合钩挂结构带着长杆移动过程中操作人员手握长杆手持部,当长杆的起挑部接触到凝壳底部时,操作人员感应到长杆与凝壳底部的撞击,此时起吊装置开始带着长杆向背离坩埚底部的方向移动,直到将凝壳挑出坩埚,避免了长杆与凝壳底部发生猛烈撞击,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波;戴宏;郑阳森;胡茂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鹏起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8
技术公布日:2018.08.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