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铸造线铸件冷却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07474发布日期:2020-06-05 23:1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铸造线铸件冷却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铸造线铸件冷却车。



背景技术:

铸造完成的铸件需要铸件进行冷却,现有技术中自动铸造线铸造完成的铸件,在进行冷却和输送时,自动化程度低,无法有效保证自动铸造线中铸件的冷却和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有效保证铸件的冷却和输送效率的自动铸造线铸件冷却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铸造线铸件冷却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左车架和右车架,所述左车架和所述右车架上分别安装有车轮,所述左车架和所述右车架上分别铰接有左底板和右底板,所述左车架上固定安装有左侧板,所述右车架上固定安装有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左底板和所述右底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左底板和所述右底板与所述车体之间设有翻转驱动机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底板和所述右底板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水平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活动安装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和所述导向槽之间设有复位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复位装置包括设在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左底板的伸缩板之间以及所述右侧板和所述右底板的伸缩板之间的复位弹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铰接在所述左侧板的左驱动油缸,所述左驱动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所述右底板的伸缩板的上表面,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还包括铰接在所述右侧板的右驱动油缸,所述右驱动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所述左底板的伸缩板的上表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板和所述导向槽之间设有导向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自动铸造线铸件冷却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左车架和右车架,所述左车架和所述右车架上分别安装有车轮,所述左车架和所述右车架上分别铰接有左底板和右底板,所述左车架上固定安装有左侧板,所述右车架上固定安装有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左底板和所述右底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左底板和所述右底板与所述车体之间设有翻转驱动机构;在翻转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左底板和右底板能够实现同步下翻,这样随着左底板和右底板的下翻,左底板和右底板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铸件便能够从间隙落下,便于进行冷却完成的铸件的转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自动铸造线铸件冷却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左车架1和右车架2,所述左车架1和所述右车架2上分别安装有车轮3,所述左车架1和所述右车架2上分别铰接有左底板4和右底板5,所述左车架1上固定安装有左侧板6,所述右车架2上固定安装有右侧板7,所述左侧板6和所述右侧板7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左底板4和所述右底板5之间设有间隙15,所述左底板4和所述右底板5与所述车体之间设有翻转驱动机构。在翻转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左底板和右底板能够实现同步下翻,这样随着左底板和右底板的下翻,左底板和右底板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铸件便能够从间隙15落下,便于进行冷却完成的铸件的转运。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左底板和所述右底板均包括底板8,所述底板8上设有水平延伸的导向槽9,所述导向槽9内活动安装有伸缩板10,所述伸缩板10和所述导向槽9之间设有复位装置。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铰接在所述左侧板的左驱动油缸12,所述左驱动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所述右底板的伸缩板10的上表面,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还包括铰接在所述右侧板的右驱动油缸13,所述右驱动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所述左底板的伸缩板10的上表面。

左驱动油缸和所述右驱动油缸在带动所述左底板和右底板下翻的过程中带动所述伸缩板收回,进一步增大了左底板和右底板之间的间隙,便于尺寸较大的铸件从间隙放下。

所述复位装置包括设在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左底板的伸缩板之间以及所述右侧板和所述右底板的伸缩板之间的复位弹簧11。

所述伸缩板和所述导向槽之间设有导向轮1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铸造线铸件冷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左车架和右车架,所述左车架和所述右车架上分别安装有车轮,所述左车架和所述右车架上分别铰接有左底板和右底板,所述左车架上固定安装有左侧板,所述右车架上固定安装有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左底板和所述右底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左底板和所述右底板与所述车体之间设有翻转驱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铸造线铸件冷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底板和所述右底板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水平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活动安装有伸缩板,所述伸缩板和所述导向槽之间设有复位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铸造线铸件冷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包括设在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左底板的伸缩板之间以及所述右侧板和所述右底板的伸缩板之间的复位弹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铸造线铸件冷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铰接在所述左侧板的左驱动油缸,所述左驱动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所述右底板的伸缩板的上表面,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还包括铰接在所述右侧板的右驱动油缸,所述右驱动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所述左底板的伸缩板的上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铸造线铸件冷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板和所述导向槽之间设有导向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铸造线铸件冷却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左车架和右车架,所述左车架和所述右车架上分别安装有车轮,所述左车架和所述右车架上分别铰接有左底板和右底板,所述左车架上固定安装有左侧板,所述右车架上固定安装有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左底板和所述右底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左底板和所述右底板与所述车体之间设有翻转驱动机构;在翻转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左底板和右底板能够实现同步下翻,这样随着左底板和右底板的下翻,左底板和右底板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铸件便能够从间隙落下,便于进行冷却完成的铸件的转运。

技术研发人员:冯凯;姜超;张福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