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60米双链带滚轮固定式铸铁机扒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20804发布日期:2021-04-02 09:4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1.60米双链带滚轮固定式铸铁机扒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扒铁装置。



背景技术:

铸铁链带机是把高炉铁水铸成铁块,扒铁装置是将铸铁模里的铁块通过扒铁齿轮旋转与链带机行走有机结合完成铸铁块从铸铁模里脱落,为下一次接铁做准备。扒铁装置是双链带铸铁机整体设备中的工序间部件,该部件在生产中若出现异常或维护保养跟不上,铸铁块不能在扒铁工位从铸铁模中清除,将影响链带机的连续浇注,制约生产连续性和生产效率。

如图1所示,扒轮1的运动是靠铸铁模3的拨动而实现转动的,铸铁模3的内槽拨动扒轮圆周方向的齿转动,使后面的齿逐渐插入后一铸铁模的内部,并将铸铁模内残余的铁块脱模;扒轮在主轴2上旋转,主轴设置在固定座1上。

现有技术中,扒轮内侧轴孔处设置铜套,铜套在主轴上转动,铜套和主轴之间通过润滑油进行润滑,轴不动。在生产实际中,由于链带、铸铁模及铸铁块喷淋冷却后也有500℃左右的高温,高温把铜套里的润滑油很快蒸发掉,形成主轴和铜套间干磨的情况。而且在生产时此处不可进行注油润滑。这样连续工作几天后铜套和主轴将磨损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分析,扒铁装置由于铜套和主轴干磨造成的零件失效,可以认定铜套与传动轴组成的滑动传动形式不适合现有生产条件,因此,把滑动传动形式改成滚动传动形式,通过轴径选择相应的滚动轴承,这样的结构使得高温环境轴承内的油脂可以坚持到生产间隙的注油时间,从而延长扒铁装置的使用寿命。为提高扒铁效率,在轴上相应的位置增加一个扒轮,这样中间两列的模槽就有扒轮清理铁块,这样就既能清理铁块也能平衡扒轮受力点,延长扒轮的使用寿命。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1.60米双链带滚轮固定式铸铁机扒铁装置,包括扒轮、铸铁模,铸铁模带动扒轮转动,所述扒轮为2个,两个扒轮的外径相同;每个扒轮的内侧与两个滚动轴承的外侧抵接,滚动轴承的内侧固定在主轴上;滚动轴承的内侧间设置隔套,外侧的滚动轴承的外侧设置外盖板,内侧的滚动轴承的内侧设置内盖板,所述外盖板及内盖板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扒轮上。

所述主轴具有台肩,滚动轴承的侧面与所述台肩抵接。

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设置在主轴的外圈,衬套的外侧与滚动轴承的内侧抵接;衬套的一侧轴向端面与台肩抵接,另外一侧轴向端面与定位套抵接,定位套套装在主轴上,且由螺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原来生产几天就得停产检修更换铜套和传动轴,即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又制约有效的生产,到现在连续几个月生产且清理模槽的质量也大大提高。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工人检修次数和备件更换次数减少,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铸铁机扒铁装置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图2为图1的a-a方向视图;包括扒轮1、铸铁模3,铸铁模3带动扒轮1转动,所述扒轮为2个,两个扒轮的外径相同;每个扒轮的内侧与两个滚动轴承5的外侧抵接,滚动轴承的内侧固定在主轴4上;滚动轴承5的内侧间设置隔套6,外侧的滚动轴承的外侧设置外盖板7,内侧的滚动轴承的内侧设置内盖板8,所述外盖板及内盖板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扒轮上。

所述主轴具有台肩12,滚动轴承的侧面与所述台肩抵接。

还包括衬套9,所述衬套9设置在主轴4的外圈,衬套的外侧与滚动轴承的内侧抵接;衬套的一侧轴向端面与台肩12抵接,另外一侧轴向端面与定位套10抵接,定位套10套装在主轴4上,且由螺钉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1.60米双链带滚轮固定式铸铁机扒铁装置,包括扒轮、铸铁模,铸铁模带动扒轮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扒轮为2个,两个扒轮的外径相同;每个扒轮的内侧与两个滚动轴承的外侧抵接,滚动轴承的内侧固定在主轴上;滚动轴承的内侧间设置隔套,外侧的滚动轴承的外侧设置外盖板,内侧的滚动轴承的内侧设置内盖板,所述外盖板及内盖板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扒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60米双链带滚轮固定式铸铁机扒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具有台肩,滚动轴承的侧面与所述台肩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60米双链带滚轮固定式铸铁机扒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设置在主轴的外圈,衬套的外侧与滚动轴承的内侧抵接;衬套的一侧轴向端面与台肩抵接,另外一侧轴向端面与定位套抵接,定位套套装在主轴上,且由螺钉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1.60米双链带滚轮固定式铸铁机扒铁装置,包括扒轮、铸铁模,铸铁模带动扒轮转动,所述扒轮为2个,两个扒轮的外径相同;每个扒轮的内侧与两个滚动轴承的外侧抵接,滚动轴承的内侧固定在主轴上;滚动轴承的内侧间设置隔套,外侧的滚动轴承的外侧设置外盖板,内侧的滚动轴承的内侧设置内盖板,所述外盖板及内盖板均通过螺钉固定在扒轮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改善了润滑条件,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工人检修次数和备件更换次数减少,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朱元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8
技术公布日:2021.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