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平板盖类镁合金压铸件浇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61607发布日期:2021-10-09 09:29阅读:41来源:国知局
薄壁平板盖类镁合金压铸件浇注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壁平板盖类镁合金压铸件浇注系统,用于压铸薄壁平板盖类镁合金压铸件。


背景技术:

2.压力铸造(简称压铸)是将液态熔融金属或半液态半固态金属在较高的压力下,以较高的速度填充入模具型腔内,并使金属在压力下凝固而形成铸件的方法。液态熔融金属的高压成形特性赋予压力铸造在相对低的成本下有大批量生产复杂铸件的独特能力,其中薄壁平板盖类压铸件因薄壁大平面的存在导致充型困难,压铸技术成为大批量生产这类零件的主要生产技术。
3.浇注系统是熔融金属在压力的作用下充填棋具型腔的通道,它对金属液流动方向、排气条件、模具的热分布、压力传递、填充速度、填充时间等起着控制与调节作用,对铸件质量、生产效率、模具寿命有较大影响。在压铸模的设计中,浇注系统的设计是极其关键的,其中内浇口的位置选择是设计浇注系统首先考虑的问题。在设计内浇口时要善于利用液态金属在型腔内流动的喷射流与压力流,使压铸件的重要部位少气孔或无气孔的同时保证外观无冷接痕和表面光滑完整。
4.浇注系统设计是压铸模设计中保证铸件浇注系统设计的优劣取决于流道的布局和成型零件的特点。在薄壁平板盖类镁合金压铸件生产时,通常金属液经内浇口直接进入压铸件的大平面,这种设计避免了内浇口去除时对产品表面的破坏。然而,压铸件极易产生变形;更为重要的是压铸生产过程中高速金属液的长期冲蚀不仅会严重降低产品的表面质量,而且会导致模具表面的logo等会变形甚至损坏而使压铸模具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薄壁平板盖类镁合金压铸件浇注系统,减少产品侧面冲刷,提高产品侧面的表面质量。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薄壁平板盖类镁合金压铸件浇注系统,该系统生产的压铸件具有盖板,所述盖板周围具有侧边;所述浇注系统包括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口,所述直浇道、横浇道位于压铸件边,所述内浇口位于压铸件侧边的上部边缘。
7.为了减少浇注流程,所述内浇口位于压铸件较长的侧边上部边缘。
8.作为优选,所述内浇口搭接在压铸件侧边的长度为10mm~30mm,所述内浇口倾斜角度为2
°
~5
°

9.本实用新型的浇注系统不仅避免了压铸生产过程中高速金属液的长期冲蚀导致模具表面的logo标识等变形甚至损坏而使压铸模具报废的问题,而且压铸件随后通过加工去除内浇口后能保证了产品的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1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浇注系统示意图。
12.图2为内浇口布置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如图1、2所示,薄壁平板盖类镁合金压铸件浇注系统,该系统生产的压铸件具有盖板4,所述盖板4周围具有侧边5;所述浇注系统包括直浇道1、横浇道2和内浇口3,所述内浇口3搭接在压铸件侧边的长度为10mm~30mm,所述内浇口3倾斜角度为2
°
~5
°
,所述直浇道1、横浇道2位于压铸件边,所述内浇口3位于压铸件侧边5的上部边缘,具体地,所述内浇口3位于压铸件较长的侧边5上部边缘,减少浇注流程。
14.生产时,本实用新型浇注系统不仅避免了压铸生产过程中高速金属液对产品侧面(侧边5)长期冲刷侵蚀导致模具表面的logo标识等变形甚至损坏而使压铸模具报废的问题,而且压铸件随后通过加工去除内浇口后能保证了产品的表面质量。
15.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薄壁平板盖类镁合金压铸件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生产的压铸件具有盖板(4),所述盖板(4)周围具有侧边(5);所述浇注系统包括直浇道(1)、横浇道(2)和内浇口(3),所述直浇道(1)、横浇道(2)位于压铸件边,所述内浇口(3)位于压铸件侧边(5)的上部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平板盖类镁合金压铸件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口(3)位于压铸件较长的侧边(5)上部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平板盖类镁合金压铸件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口(3)搭接在压铸件侧边(5)的长度为10mm~3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平板盖类镁合金压铸件浇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口(3)倾斜角度为2
°
~5
°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薄壁平板盖类镁合金压铸件浇注系统,生产的压铸件具有盖板,所述盖板周围具有侧边;所述浇注系统包括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口,所述直浇道、横浇道位于压铸件边,所述内浇口位于压铸件侧边的上部边缘;本实用新型的浇注系统不仅避免了压铸生产过程中高速金属液的长期冲蚀导致模具表面的LOGO标识等变形甚至损坏而使压铸模具报废的问题,而且压铸件随后通过加工去除内浇口后能保证了产品的表面质量。了产品的表面质量。了产品的表面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朱洪岚 朱伟平 刘希琴 李娟 刘子利 李健 刘思雨 王守维 曹清 王志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翼汽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0
技术公布日:2021/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