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裂耐用的RH炉槽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51965发布日期:2021-11-10 09:06阅读:49来源:国知局
耐裂耐用的rh炉槽砖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h炉中的槽砖。


背景技术:

2.传统rh炉中部槽砖结构,如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和图2所示,采用的是缺口较大的设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频繁,容易发生变形断裂情况,且在使用过程中易因温度变化而发生松动脱落现象,从而影响槽砖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裂耐用的rh炉槽砖。
4.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耐裂耐用的rh炉槽砖,包括rh炉槽砖本体,所述rh炉槽砖本体右侧上端部设置有斜角,右侧中部设置有楔形卡槽口,所述rh炉槽砖本体中部设置有水平通孔,所述rh炉槽砖本体的左侧面设有波浪状结构。
5.优选地,所述楔形卡槽口的下槽面为斜面。
6.优选地,所述波浪状结构的波距为5~30mm。
7.优选地,所述水平通孔穿连有耐高温绳。
8.优选地,所述耐高温绳的直径为8~16mm。
9.优选地,所述耐高温绳直径为10mm,所述水平通孔4的直径为12mm。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采用优化设计后的本实用新型产品,能更大程度地与炉壁接触,增加产品的受力面,从而能有效地避免发生变形断裂情况的产生;增加的楔形卡槽口又能起到很好固定砖头的作用,减少因温度变化而造成的移动,能很好地避免本实用新型产品的松动;波浪状结构有利于传热快速和加热均匀;水平通孔穿连有耐高温绳可以实现加固本实用新型产品之间的紧固度。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2.图1为传统rh炉的中部槽砖结构图。
13.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耐裂耐用的rh炉槽砖,包括rh炉槽砖本体1,所述rh炉槽砖本体1右侧上端部设置有斜角3,右侧中部设置有楔形卡槽口2,所述rh炉槽砖本体1中部设置有水平通孔4,所述rh炉槽砖本体1的左侧面设有波浪状结构5,所述楔形卡槽口2的下槽面为斜面,所述波浪状结构5的波距为20mm,所述水平通孔4穿连有耐高温绳。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耐裂耐用的rh炉槽砖采用以rh炉中心线为圆心等径竖立摆放于rh炉内炉壁圆周位置上,水平通孔4彼此相对应放置,通过耐高温绳将其捆绑紧固加强本实用新型产品之间的紧固度。在本实用新型中,耐高温绳的直径以10mm的耐高温绳配合直径为12mm的水平通孔4,这样,捆绑好的产品最紧固,同时耐高温绳的耐热效果也最好。
18.本实用新型能更大程度地与炉壁接触,增加产品的受力面,从而能有效地避免发生变形断裂情况的产生;增加的楔形卡槽口又能起到很好固定砖头的作用,减少因温度变化而造成的移动,能很好地避免本实用新型产品的松动;波浪状结构有利于传热快速和加热均匀;水平通孔4穿连有耐高温绳可以实现加固本实用新型产品之间的紧固度。
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耐裂耐用的rh炉槽砖,其特征在于,包括rh炉槽砖本体(1),所述rh炉槽砖本体(1)右侧上端部设置有斜角(3),右侧中部设置有楔形卡槽口(2),所述rh炉槽砖本体(1)中部设置有水平通孔(4),所述rh炉槽砖本体(1)的左侧面设有波浪状结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裂耐用的rh炉槽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卡槽口(2)的下槽面为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裂耐用的rh炉槽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状结构(5)的波距为5~3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裂耐用的rh炉槽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通孔(4)穿连有耐高温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裂耐用的rh炉槽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绳的直径为8~16m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裂耐用的rh炉槽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绳直径为10mm,所述水平通孔(4)的直径为12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裂耐用的RH炉槽砖,包括RH炉槽砖本体,所述RH炉槽砖本体右侧上端部设置有斜角,右侧中部设置有楔形卡槽口,所述RH炉槽砖本体中部设置有水平通孔,所述RH炉槽砖本体的左侧面设有波浪状结构,本实用新型能更大程度地与炉壁接触,增加产品的受力面,从而能有效地避免发生变形断裂情况的产生;增加的楔形卡槽口又能起到很好固定砖头的作用,减少因温度变化而造成的移动,能很好地避免本实用新型产品的松动;波浪状结构有利于传热快速和加热均匀;水平通孔穿连有耐高温绳可以实现加固本实用新型产品之间的紧固度。可以实现加固本实用新型产品之间的紧固度。可以实现加固本实用新型产品之间的紧固度。


技术研发人员:金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鑫驰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9
技术公布日:2021/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