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抽真空功能的自动给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74881发布日期:2022-05-11 11:5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抽真空功能的自动给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机自动给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抽真空功能的自动给汤装置


背景技术:

2.压铸机就是用于压力铸造的机器。包括热压室及冷压室两种。后都又分为直式和卧式两种类型。压铸机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可以得到固体金属铸件,最初用于压铸铅字。压铸生产不仅在有色合金铸造中占主导地位,而且已成为现代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些国家由于依靠技术进步促使铸件薄壁化、轻量化,因而导致以往用铸件产量评价一个国家铸造技术发展水平的观念改变为用技术进步的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铸造水平的重要依据。
3.现有的压铸机自动给汤大多数无法实现自动给汤,而在在给压铸机模具给汤的时候,由于金属熔融液有着过高的温度,导致工作人员在操作机器时容易被烫伤,不利于工作人员更好地操控给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隔热、且具有自动化的抽真空功能的自动给汤装置。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抽真空功能的自动给汤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第一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一侧的第二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的储汤室,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的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储汤室一侧的气泵;所述储汤室包括内胆,设置在所述内胆外面的外壳,设置在所述内胆和外壳之间的真空层,设置在所述内胆和外壳上方的进液阀口组,设置在所述内胆和外壳下方的出液阀口。
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架下端的第一多级伸缩缸,设置在所述第一多级伸缩缸上方的横向转动电机。
7.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柱包括第二支撑柱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柱架下端的第二多级伸缩缸,设置在所述第二多级伸缩缸上方的真空泵。
8.作为优选,所述真空泵和储汤室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道。
9.作为优选,所述出液阀口为耐高温蝶阀。
10.作为优选,所述进液阀口组包括入气孔,设置在所述入气孔一侧的入液口。
11.作为优选,所述气泵与储汤室之间设置有通气管道。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金属熔融液放置在储汤室内部,由所述控制器启动所述真空泵对储汤室的真空层进行抽空,进而使储汤室实现隔热,所述外壳热度趋于常温,方便工作人员靠近给汤装置操控;再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中的第一多级伸缩缸和第二多级伸缩缸将储汤室升高,所述横向转动电机转动储汤室
的角度,使得出液阀口能对准压铸机,再开启气泵通过对密封的储汤室内部加压使得金属熔融液能全部从出液阀口流出,实现自动给汤的功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种具有抽真空功能的自动给汤装置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的工作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16.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7.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18.一种具有抽真空功能的自动给汤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方的第一支撑柱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2一侧的第二支撑柱3,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3之间的储汤室4,设置在所述底座1一侧的控制器5,设置在所述储汤室4一侧的气泵6;所述储汤室4包括内胆41,设置在所述内胆41外面的外壳42,设置在所述内胆41和外壳42之间的真空层43,设置在所述内胆41和外壳42上方的进液阀口组44,设置在所述内胆41和外壳42下方的出液阀口45。具体的,将金属熔融液通过所述进液阀口组44倒入所述内胆41中,所述真空泵33对真空层43进行抽真空,使得金属熔融液的热度无法传出外壳42,保证储汤室4的温度不会太高,方便工作人员在旁边操作。
19.所述第一支撑柱2包括第一支撑柱架21,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架21下端的第一多级伸缩缸22,设置在所述第一多级伸缩缸22上方的横向转动电机23。所述第一多级伸缩缸22用于驱动第一支撑柱2升降,所述横向转动电机23用于转动储汤室4的倾斜角度。
20.所述第二支撑柱3包括第二支撑柱架31,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柱架31下端的第二多级伸缩缸32,设置在所述第二多级伸缩缸32上方的真空泵33。所述第二多级伸缩缸32用于启动第二支撑柱3升降。
21.所述真空泵33和储汤室4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道101。
22.所述出液阀口45为耐高温蝶阀。
23.所述进液阀口组44包括入气孔441,设置在所述入气孔441一侧的入液口442。
24.所述气泵6与储汤室4之间设置有通气管道102。所述气泵6通过通气管道102对储汤室4的内部进行加压,使得储汤室4的金属熔融液能全部从出液阀口45排出。
25.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5的型号为s7-200的plc控制器;所述气泵6的型号为e30la-550w;所述第一多级伸缩缸22和第二多级伸缩缸32的型号为qf;所述真空泵33的型号为ra0100f;所述出液阀口45的型号为d943h电磁耐高温蝶阀;所述横向转动电机23的型
号为lc57h2112的三相异步电机。
26.工作原理:首先将金属熔融液放置在储汤室4内部,由所述控制器5启动所述真空泵33对储汤室4的真空层43进行抽空,进而使所述储汤室4实现隔热;其次,再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3中的第一多级伸缩缸21和第二多级伸缩缸31将所述储汤室4升高,所述横向转动电机23转动储汤室4的角度,使得出液阀口45能对准压铸机,所述控制器5控制出液阀口45打开,进行给汤;最后,再开启气泵6通过对密封的储汤室4内部加压使得金属熔融液能全部从出液阀口45流出。
27.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金属熔融液放置在储汤室内部,由所述控制器启动所述真空泵对储汤室的真空层进行抽空,进而使储汤室实现隔热,所述外壳热度趋于常温,方便工作人员靠近给汤装置操控;再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中的第一多级伸缩缸和第二多级伸缩缸将储汤室升高,所述横向转动电机转动储汤室的角度,使得出液阀口能对准压铸机,再开启气泵通过对密封的储汤室内部加压使得金属熔融液能全部从出液阀口流出,实现自动给汤的功能。
28.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抽真空功能的自动给汤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第一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一侧的第二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的储汤室,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的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储汤室一侧的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汤室包括内胆,设置在所述内胆外面的外壳,设置在所述内胆和外壳之间的真空层,设置在所述内胆和外壳上方的进液阀口组,设置在所述内胆和外壳下方的出液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抽真空功能的自动给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架下端的第一多级伸缩缸,设置在所述第一多级伸缩缸上方的横向转动电机。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抽真空功能的自动给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包括第二支撑柱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柱架下端的第二多级伸缩缸,设置在所述第二多级伸缩缸上方的真空泵。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具有抽真空功能的自动给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和储汤室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道。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抽真空功能的自动给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阀口为耐高温蝶阀。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抽真空功能的自动给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阀口组包括入气孔,设置在所述入气孔一侧的入液口。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抽真空功能的自动给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与储汤室之间设置有通气管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抽真空功能的自动给汤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储汤室、控制器和气泵;所述储汤室包括内胆、外壳、真空层、进液阀口组和出液阀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金属熔融液放置在储汤室内部,由所述控制器启动所述真空泵对储汤室的真空层进行抽空,进而使储汤室实现隔热,所述外壳热度趋于常温,方便工作人员靠近给汤装置操控;再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中的第一多级伸缩缸和第二多级伸缩缸将储汤室升高,所述横向转动电机转动储汤室的角度,使得出液阀口能对准压铸机,再开启气泵通过对密封的储汤室内部加压使得金属熔融液能全部从出液阀口流出,实现自动给汤的功能。实现自动给汤的功能。实现自动给汤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梁应高 叶伟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捷劲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7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