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RH浸渍管和环流管砌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86622发布日期:2022-05-11 13:19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RH浸渍管和环流管砌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新型rh浸渍管和环流管砌筑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耐火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rh浸渍管和环流管砌筑结构。


背景技术:

2.传统的rh浸渍管及环流管砖之间是一个贯通的环缝,浸渍管一般是整体结构,通常是事先由耐材厂家生产制作好发往钢厂和rh精炼炉颈圈对接并最终焊接在rh精炼炉的最下端,接着在浸渍管砖的上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火泥,然后把rh环流管砖置于浸渍管砖的上面和浸渍管砖进行对接,保证和浸渍管砖的同轴度,一圈间隙均匀,对接好之后在其周围填充自流料,从而完成浸渍管和环流管的砌筑工作,这样在浸渍管及环流管之间形成一个贯通的环缝。
3.这种砌筑结构的缺点是:在浸渍管及环流管使用过程中,由于火泥本身抗侵蚀性能差,浸渍管和环流管之间的环缝处更加容易被钢液侵蚀,火泥环缝处的侵蚀会逐渐发展扩大为耐火砖的损毁;同时由于浸渍管及环流管是间歇式使用,浸渍管及环流管内部温度波动很大,火泥与耐火砖的膨胀系数不同,火泥环缝处会产生应力集中,耐火砖会在贯穿的环缝处最先剥落,从而降低了浸渍管及环流管的使用寿命,另外rh精炼炉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受到高温钢水间歇性大温差的作用,炉底钢壳产生严重下沉变形,变形量往往在100mm以上,势必导致浸渍管下沉,使得浸渍管及环流管之间的环缝加大,从而造成侵蚀严重甚至穿钢问题,直接影响rh精炼炉的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rh浸渍管和环流管砌筑结构,浸渍管和环流管砖对接面之间形成交错咬合式环缝,提高rh浸渍管及环流管的使用寿命。
5.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6.一种新型rh浸渍管和环流管砌筑结构,包括rh浸渍管和环流管,在浸渍管和环流管砖的对接面上设置有匹配的凹凸结构,浸渍管和环流管砖的对接面之间形成交错咬合式环缝,在浸渍管和环流管砖的对接面上设有子母扣。
7.进一步地,浸渍管上环砖的对接面是锯齿状结构,环流管下环砖对接面的结构与浸渍管上环砖锯齿状结构匹配,浸渍管和环流管砖的对接面之间形成锯齿式环缝。
8.进一步地,在浸渍管上环砖上沿和环流管下环砖下沿对接处外侧分别设置有缺角,在所述缺角处填充有自流料。
9.进一步地,在环流管下环砖的对接面上设置有纵切面为半圆形、三角形、矩形、梯形或燕尾形的凸榫,在浸渍管上环砖的对接面上设置有与凸榫匹配的凹槽。
10.进一步地,在浸渍管上环砖上沿和环流管下环砖下沿对接处外侧分别设置有纵切面为半圆形、三角形、矩形、梯形或燕尾形的缺角,在所述缺角处填充自流料增加自流料的
厚度。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rh浸渍管和环流管砌筑结构,通过将传统的贯穿环缝改为相互交错咬合的环缝,使原来浸渍管和环流管之间的贯穿环缝相对分散,易蚀损部位不致过度集中,避免了浸渍管及环流管使用时环缝的出现,从而提高了rh浸渍管及环流管的使用寿命,同时,相互交错咬合结构增加砖与砖之间的摩擦力,减缓因钢壳变形造成的浸渍管下沉,同时因字母扣的存在,有效延长了砖缝的长度,使钢水沿砖缝渗人的难度大大增加,从而降低浸渍管下沉的风险,保证其使用寿命;
13.2、本实用新型rh浸渍管和环流管砌筑结构,浸渍管和环流管砖的对接面之间形成交错咬合式环缝,改为交错咬合砌筑结构后,环流管砖需要单砖砌筑,不仅有效保证了砌筑质量,同时环流管砖无需整体粘接及钢带打结,从而使得环流管砖的砌筑及制作工艺简单,节省了相应成本;
14.3、本实用新型rh浸渍管和环流管砌筑结构,在浸渍管上环砖上沿处和环流管下环砖下沿处外侧设置缺角,并在缺角处填充自流料,增加了自流料的厚度,因自流料是浇注的,其整体性更好,减少了浸渍管和环流管接触面砖缝的长度,阻碍了钢水进入砖缝的深度,从而降低穿钢的风险,提高了浸渍管及环流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图1中子母扣的构示意图一;
17.图3是图1中子母扣的构示意图二;
18.上述图中:1-环流管下环砖;2-子母扣;2.1-凸榫a;2.2-凹槽a;2.3-凸榫b;2.4-凹槽b;3-缺角;4-浸渍管上环砖。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20.附图1是沿 rh精炼炉的轴向切剖得到rh浸渍管和环流管砌筑结构的纵切面图,结合附图1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rh浸渍管和环流管砌筑结构,包括rh浸渍管和环流管,在浸渍管和环流管砖的对接面上设置有匹配的凹凸结构,使浸渍管和环流管之间的环缝相对分散,易蚀损部位不致过度集中,避免了浸渍管及环流管使用时环缝的出现,从而提高rh浸渍管及环流管的使用寿命,浸渍管和环流管砖的对接面之间形成交错咬合式环缝,交错咬合砌筑结构,环流管砖需要单砖砌筑,不仅有效保证了砌筑质量,同时环流管砖无需整体粘接及钢带打结,从而使得环流管砖的砌筑及制作工艺简单,节省了相应成本,同时,在浸渍管和环流管砖的对接面上设有子母扣2,在环流管下环砖1的对接面上设置有半圆形、三角形、矩形、梯形或燕尾形的凸榫,在浸渍管上环砖4的对接面上设置有与凸榫匹配的凹槽,如附图2所示,在环流管下环砖1的对接面上设置有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凸榫a2.1,在浸渍管上环砖4的对接面上设置有与凸榫a2.1匹配的凹槽a2.2,如附图3所示,在环流管下环砖1的对接面上设置有横截面为燕尾形的凸榫b2.3,在浸渍管上环砖4的对接面上设置有与
凸榫b2.3匹配的凹槽b2.4,相互交错咬合结构增加了砖与砖之间的摩擦力,减缓了因钢壳变形造成的浸渍管下沉,同时因字母扣2的存在,有效延长了砖缝的长度,使钢水沿砖缝渗入的难度大大增加,从而降低浸渍管下沉的风险,保证其使用寿命。
21.作为可选设计,优选浸渍管上环砖4的对接面是锯齿状结构,环流管下环砖1对接面的结构与浸渍管上环砖4锯齿状结构匹配,浸渍管和环流管砖的对接面之间形成锯齿式环缝,使浸渍管和环流管之间的贯穿环缝相对分散,易蚀损部位不致过度集中,避免浸渍管及环流管使用时贯穿环缝的出现,从而提高了rh浸渍管及环流管的使用寿命。
22.作为可选设计,优选在浸渍管上环砖4上沿和环流管下环砖1下沿对接处外侧分别设置有缺角3,缺角3的横截面是半圆形、三角形、矩形、梯形或燕尾形的结构,在所述缺角3处填充有自流料增加自流料的厚度,因自流料是浇注的,其整体性更好,减少了浸渍管和环流管接触面砖缝的长度,阻碍了钢水进入砖缝的深度,从而降低穿钢的风险,提高了浸渍管及环流管的使用寿命。
23.以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等效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rh浸渍管和环流管砌筑结构,包括rh浸渍管和环流管,其特征是:在浸渍管和环流管砖的对接面上设置有匹配的凹凸结构,浸渍管和环流管砖的对接面之间形成交错咬合式环缝,在浸渍管和环流管砖的对接面上设有子母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rh浸渍管和环流管砌筑结构,其特征是:浸渍管上环砖的对接面是锯齿状结构,环流管下环砖对接面的结构与浸渍管上环砖锯齿状结构匹配,浸渍管和环流管砖的对接面之间形成锯齿式环缝。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新型rh浸渍管和环流管砌筑结构,其特征是:在浸渍管上环砖上沿和环流管下环砖下沿对接处外侧分别设置有缺角,在所述缺角处填充有自流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rh浸渍管和环流管砌筑结构,其特征是:在环流管下环砖的对接面上设置有纵切面为半圆形、三角形、矩形、梯形或燕尾形的凸榫,在浸渍管上环砖的对接面上设置有与凸榫匹配的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rh浸渍管和环流管砌筑结构,其特征是:在浸渍管上环砖上沿和环流管下环砖下沿对接处外侧分别设置有纵切面为半圆形、三角形、矩形、梯形或燕尾形的缺角,在所述缺角处填充自流料增加自流料的厚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耐火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RH浸渍管和环流管砌筑结构,包括RH浸渍管和环流管,在浸渍管和环流管砖的对接面上设置有匹配的凹凸结构,浸渍管和环流管砖的对接面之间形成交错咬合式环缝,在浸渍管和环流管砖的对接面上设有子母扣,相互交错咬合结构增加砖与砖之间的摩擦力,减缓因钢壳变形造成的浸渍管下沉,同时因字母扣的存在,有效延长了砖缝的长度,使钢水沿砖缝渗人的难度大大增加,从而降低浸渍管下沉的风险,保证其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杰 崔庆阳 焦智宇 杨付乾 谢国锋 刘雷 高耸 吴林林 侯耀仲 赵保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利尔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3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