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碎炉加热筒体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66957发布日期:2022-04-14 21:01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氢碎炉加热筒体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钕铁硼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氢碎炉加热筒体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氢碎炉也称氢破炉,是钕铁硼合金材料的加工设备,其原理是利用稀土永磁合金在吸氢和脱氢过程中合金本身所产生的晶界断裂和穿晶界断裂的特性导致合金粉化,从而得到一定粒度的合金粉末。使钕铁硼锭材经过氢碎炉加工后直接进入下道工序-气流磨粉碎,可有效减少材料的氧化几率。
3.加热筒体是氢碎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待加工物料(钕铁硼合金材料)的吸氢和脱氢过程就是在加热筒体中进行的。如图1所示,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各类氢碎炉,其加热筒体通常都是采用水平安装底座上。这种水平安装方式的缺陷在于:为了防止在对加热筒体抽真空时物料被抽出,同时,也为了防止加热筒体在转动加热过程中物料从加热筒体的端部溢出(溢出的物料由于远离加热筒体的加热腔,会造成该部分物料因温度无法达到加工要求而变为不良品),因此,这种水平安装的加热筒体的有效容积通常比较小(图1中加热筒体的有效容积仅为s1),导致氢碎炉的加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氢碎炉加热筒体的安装结构,其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有效提升了储料量,提高了加工效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氢碎炉加热筒体的安装结构,包括底座、机架及筒体,所述筒体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筒体上分别设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底座的上端呈倾斜设置,所述机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端的斜面上,所述机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机架的另一端通过顶升油缸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进料管和所述出料管均位于所述筒体的倾斜向上的一端。
7.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油缸的缸体与所述底座通过第一连接轴铰接,所述顶升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机架通过第二连接轴铰接。
8.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与所述底座之间连接有两个所述顶升油缸,两个所述顶升油缸分别位于所述机架的两侧。
9.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转动轮,所述机架通过所述转动轮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设置有设置有滚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滚轮对应配合的滚轮槽。
10.进一步地,所述出料管相对于所述进料管呈倾斜向下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相对于水平面的安装夹角为5-20
°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氢碎炉加热筒体
的安装结构,通过对机架采用倾斜式安装结构,使得筒体在对物料进行氢破加工过程中处于倾斜状态,能够有效增加筒体的储料量,提高了筒体的有效容积和加工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13.图1是现有技术中氢碎炉加热筒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图2的立体图。
16.图2-3中:1、底座;11、滚轮槽;2、机架;21、第一转轴;22、第二转轴;23、转动轮;24、滚轮;3、筒体;31、进料管;32、出料管;4、顶升油缸;5、第一连接轴;6、第二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8.如图2、3所示的一种氢碎炉加热筒体的安装结构,包括底座1、机架2及筒体3,筒体3转动设置于机架2上,筒体3上分别设有进料管31和出料管32。底座1的上端呈倾斜设置,机架2设置于底座1上端的斜面上,优选地,机架2相对于水平面的安装夹角a为5-20
°
,这样既能够提升筒体3的储物量,同时也可以避免因机架2过于倾斜而造成物料朝筒体3的同一侧聚集,有利于保证产品的加工品质。
19.机架2的一端与底座1转动连接,机架2的另一端通过顶升油缸4与底座1连接。当顶升油缸4作顶升动作时,机架2带动筒体3同步相对于底座1转动。具体地说,本实施例中,顶升油缸4的缸体与底座1通过第一连接轴5铰接,顶升油缸4的活塞杆与机架2通过第二连接轴6铰接。
20.优选地,为了提高机架2与底座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机架2与底座1之间连接有两个顶升油缸4,两个顶升油缸4分别位于机架2的两侧。
21.优选地,机架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分别位于机架2底部的两端,第一转轴21上设置有转动轮23,机架2通过转动轮23与底座1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22与第一连接轴5呈同轴设置,第二转轴22设置有设置有滚轮24,底座1上设置有与滚轮24对应配合的滚轮槽11。
22.本实施例中,进料管31和出料管32均位于筒体3的倾斜向上的一端,为了使进、出料更为方便,出料管32相对于进料管31呈倾斜向下设置。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氢碎炉加热筒体的安装结构,工作过程中,当进行上料以及对物料进行氢破加工时,筒体3均倾斜置于底座1的斜面上,此时,筒体3的靠近进料管31的一端倾斜向上,而当氢破完成后,启动顶升油缸4,在第一连接轴5和第二连接轴6的作用下,机架2以转动轮23为转动支点,带动筒体3相对于底座1转动,转动过程中,滚轮24在滚轮槽11中相应运动,直至筒体3的靠近进料管31的一端倾斜向下,使筒体3内的物料经出料管32落入相应的收料装置,从而实现对筒体3的出料操作,出料完成后,顶升油缸4再驱动机架2及筒体3旋转复位,并由加料小车通过进料管31对筒体3进行加料操作,以进行下一次的加工。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筒体通过采用倾斜式安装结构,并将进料管31和出料管32均设置于筒体3的倾斜向上的一端,不仅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而且在确保产
品加工品质的前提下,可以大大提高筒体3的储料量,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筒体3的有效容积为s2(本实用新型中,物料投放的高度只要不超过筒体3的位于出料管32一端的管口处即可),从而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
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氢碎炉加热筒体的安装结构,包括底座、机架及筒体,所述筒体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筒体上分别设有进料管和出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端呈倾斜设置,所述机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端的斜面上,所述机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机架的另一端通过顶升油缸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进料管和所述出料管均位于所述筒体的倾斜向上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碎炉加热筒体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油缸的缸体与所述底座通过第一连接轴铰接,所述顶升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机架通过第二连接轴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碎炉加热筒体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与所述底座之间连接有两个所述顶升油缸,两个所述顶升油缸分别位于所述机架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碎炉加热筒体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转动轮,所述机架通过所述转动轮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设置有设置有滚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滚轮对应配合的滚轮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碎炉加热筒体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相对于所述进料管呈倾斜向下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碎炉加热筒体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相对于水平面的安装夹角为5-20
°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氢碎炉加热筒体的安装结构,包括底座、机架及筒体,筒体转动设置于机架上,筒体上分别设有进料管和出料管,底座的上端呈倾斜设置,机架设置于底座上端的斜面上,机架的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机架的另一端通过顶升油缸与底座连接;进料管和出料管均位于筒体的倾斜向上的一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有效提升了储料量,提高了加工效率。工效率。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杰 周年生 王晗权 朱雄鹏 郑科琦 黄岳明 周文忠 方辉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百琪达智能科技(宁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8
技术公布日:2022/4/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