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同辊径板坯连铸机包晶钢液面波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509257发布日期:2022-06-25 01:2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14区水流量分别由170l/min、15l/min提升至225l/min、45l/min,将弧形4-5段内弧中心及边缘的loop15-16区水流量分别由27l/min、10l/min提升至105l/min、15l/min,将弧形4-5段外弧中心及边缘的loop17-18区水流量分别由35l/min、20l/min提升至142l/min、76l/min,通过增加二冷水流量的方式,增加铸坯出结晶器后的凝固坯壳厚度,以抑制包晶钢铸坯在同辊径铸机辊间发生的鼓肚现象;
8.3)微调包晶钢种碳含量,将其碳质量分数范围由0.1%-0.13%调整至0.12%-0.14%,使其尽可能避开碳质量分数0.1%-0.12%的区间,因为在此区间内包晶钢的包晶相变反应最为强烈,凝固坯壳的相变收缩也最大,从而造成结晶器内包晶钢的初生凝固坯壳不均匀;
9.4)增加结晶器窄面倒锥度,在生产包晶钢时,将结晶器窄面倒锥度由原来的1.05%增加至1.2%,以提升结晶器内的热流密度,通过观察,结晶器热流密度普遍由原来的1.1mw/m2左右提升至了1.23mw/m2左右,有效缓解了包晶钢初生凝固坯壳在结晶器内的收缩,从而减少气隙,提高凝固坯壳均匀性;
10.5)生产包晶钢时,通过一级系统投用pfc高频补偿塞棒控制程序;
11.6)更换四号连铸机的1-8段驱动辊连接轴,并要求生产包晶钢浇次开浇前,通过模拟,人工检查1-6段扇形段内外弧驱动辊连接轴万向节十字包轴承,若存在间隙大、异响、转动不良,立即进行紧固处理,防止驱动辊转动不良带来的拉矫力波动,从而加剧包晶钢液面波动;
12.7)通过辊缝仪及人工复测的方法,实时监控连铸机0-6段扇形段顺弧精度,防止段间、段内出现顺弧不良情况,从而加剧包晶钢液面波动。
13.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结晶器冷却水优化、扇形段二冷水优化、包晶钢种碳质量分数优化、结晶器窄面倒锥度调整、扇形段顺弧及驱动辊设备精度检测等步骤,有效改善铸机在生产包晶钢时的结晶器液面波动情况,可以将液面波动由正负15mm控制在正负3mm以内,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包晶钢的表面纵裂,对于铸机的生产稳定顺行、铸坯质量以及前后工序衔接有很大帮助作用,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发明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5.一种改善同辊径板坯连铸机包晶钢液面波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1)优化结晶器冷却水量,将结晶器内外弧宽面的水流量由4200l/min降低至3800l/min,将结晶器左右窄面的水流量由420l/min降低至380l/min,以减缓结晶器内传热效果,有效改善包晶钢初生凝固坯壳不均匀情况;
17.2)优化二冷区配水,将宽面足辊loop01区水流量由400l/min提升至660l/min,将窄面足辊loop02区水流量由144l/min提升至178l/min,将弯曲段loop03-06区水流量分别由575l/min、710l/min、441l/min、40l/min提升至744l/min、827l/min、466l/min、141l/min,将弧形1段内弧中心及边缘的loop07-08区水流量分别由130l/min、15l/min提升至165l/min、65l/min,将弧形1段外弧中心及边缘的loop09-10区水流量分别由140l/min、
17l/min提升至210l/min、75l/min,将弧形2-3段内弧中心及边缘的loop11-12区水流量分别由152l/min、27l/min提升至173l/min、35l/min,将弧形2-3段外弧中心及边缘的loop13-14区水流量分别由170l/min、15l/min提升至225l/min、45l/min,将弧形4-5段内弧中心及边缘的loop15-16区水流量分别由27l/min、10l/min提升至105l/min、15l/min,将弧形4-5段外弧中心及边缘的loop17-18区水流量分别由35l/min、20l/min提升至142l/min、76l/min,通过增加二冷水流量的方式,增加铸坯出结晶器后的凝固坯壳厚度,以抑制包晶钢铸坯在同辊径铸机辊间发生的鼓肚现象;
18.3)微调包晶钢种碳含量,将其碳质量分数范围由0.1%-0.13%调整至0.12%-0.14%,使其尽可能避开碳质量分数0.1%-0.12%的区间,因为在此区间内包晶钢的包晶相变反应最为强烈,凝固坯壳的相变收缩也最大,从而造成结晶器内包晶钢的初生凝固坯壳不均匀;
19.4)增加结晶器窄面倒锥度,在生产包晶钢时,将结晶器窄面倒锥度由原来的1.05%增加至1.2%,以提升结晶器内的热流密度,通过观察,结晶器热流密度普遍由原来的1.1mw/m2左右提升至了1.23mw/m2左右,有效缓解了包晶钢初生凝固坯壳在结晶器内的收缩,从而减少气隙,提高凝固坯壳均匀性;
20.5)生产包晶钢时,通过一级系统投用pfc高频补偿塞棒控制程序;
21.6)更换四号连铸机的1-8段驱动辊连接轴,并要求生产包晶钢浇次开浇前,通过模拟,人工检查1-6段扇形段内外弧驱动辊连接轴万向节十字包轴承,若存在间隙大、异响、转动不良,立即进行紧固处理,防止驱动辊转动不良带来的拉矫力波动,从而加剧包晶钢液面波动;
22.7)通过辊缝仪及人工复测的方法,实时监控连铸机0-6段扇形段顺弧精度,防止段间、段内出现顺弧不良情况,从而加剧包晶钢液面波动。
23.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4.本发明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改善同辊径板坯连铸机包晶钢液面波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优化结晶器冷却水量,将结晶器内外弧宽面的水流量由4200l/min降低至3800l/min,将结晶器左右窄面的水流量由420l/min降低至380l/min;2)优化二冷区配水,通过增加二冷水流量的方式,增加铸坯出结晶器后的凝固坯壳厚度;3)微调包晶钢种碳含量,将其碳质量分数范围由0.1%-0.13%调整至0.12%-0.14%;4)增加结晶器窄面倒锥度,在生产包晶钢时,将结晶器窄面倒锥度由原来的1.05%增加至1.2%,以提升结晶器内的热流密度;5)生产包晶钢时,通过一级系统投用pfc高频补偿塞棒控制程序;6)更换四号连铸机的1-8段驱动辊连接轴,并要求生产包晶钢浇次开浇前,通过模拟,人工检查1-6段扇形段内外弧驱动辊连接轴万向节十字包轴承,若存在间隙大、异响、转动不良,立即进行紧固处理;7)通过辊缝仪及人工复测的方法,实时监控连铸机0-6段扇形段顺弧精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同辊径板坯连铸机包晶钢液面波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优化二冷区配水的具体操作如下:将宽面足辊loop01区水流量由400l/min提升至660l/min,将窄面足辊loop02区水流量由144l/min提升至178l/min,将弯曲段loop03-06区水流量分别由575l/min、710l/min、441l/min、40l/min提升至744l/min、827l/min、466l/min、141l/min,将弧形1段内弧中心及边缘的loop07-08区水流量分别由130l/min、15l/min提升至165l/min、65l/min,将弧形1段外弧中心及边缘的loop09-10区水流量分别由140l/min、17l/min提升至210l/min、75l/min,将弧形2-3段内弧中心及边缘的loop11-12区水流量分别由152l/min、27l/min提升至173l/min、35l/min,将弧形2-3段外弧中心及边缘的loop13-14区水流量分别由170l/min、15l/min提升至225l/min、45l/min,将弧形4-5段内弧中心及边缘的loop15-16区水流量分别由27l/min、10l/min提升至105l/min、15l/min,将弧形4-5段外弧中心及边缘的loop17-18区水流量分别由35l/min、20l/min提升至142l/min、76l/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同辊径板坯连铸机包晶钢液面波动的方法,通过结晶器冷却水优化、扇形段二冷水优化、包晶钢种碳质量分数优化、结晶器窄面倒锥度调整、扇形段顺弧及驱动辊设备精度检测等步骤,有效改善铸机在生产包晶钢时的结晶器液面波动情况,可以将液面波动由正负15mm控制在正负3mm以内,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包晶钢的表面纵裂,对于铸机的生产稳定顺行、铸坯质量以及前后工序衔接有很大帮助作用,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陈耀 王学新 佟圣刚 胡勤东 王玉民 胡德军 高龙永 刘建伟 张兆柱 张波 刘拓 张立标 季伟烨 刘光光 刘斌 徐道玮 杨得福 李庆明 孙存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8
技术公布日:2022/6/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