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银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方法

文档序号:36697488发布日期:2024-01-16 11:3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湿法冶金综合回收,尤其涉及一种铅银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1、通常,锌精矿的冶炼除锌以外还伴生数量可观的铅、银、铜、锗、铟等有价金属,加强伴生元素的综合回收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2、当前,85%以上的锌采用焙烧-浸出-净化-电积的湿法艺流程生产,由于浸出工序产出浸出渣的处理方法不同,使得锌冶炼工艺又分为常规工艺和热酸浸出工艺。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热酸浸出工艺产生的大量危废铁矾渣、针铁矿渣需进行高温无害化处理,不仅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且加工成本也会增大。而采用常规工艺处理锌浸出渣时得到的玻璃相铁渣性质稳定,无需二次无害化处理,同时浸出渣中的锌、铅、银、铟、锗、铜等富集于氧化锌烟尘中;在氧化锌烟尘的湿法处理过程中,锌、铜、铟、锗等会进入浸出液,铅、银则富集于铅银渣中。

3、铅银渣一般含铅20~30%、银0.025~0.08%、锌6~15%、铜0.3~1.5%、锗0.03~0.09%、铟0.025~0.08%、铁1~14%,而铅银渣的处理通常是返回火法炼铅系统中搭配处理,导致锌、铜、锗、铟等金属的回收流程复杂,且回收效率不高等技术问题。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的有价金属回收方法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银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方法,该方法利用铁的变价行为可强化铅银渣浸出过程,实现铅银渣中有价金属复杂物相的高效溶解,有效解决了现有铅银渣处理工艺中存在的锌、铜、锗、铟回收工艺流程冗长以及有价金属回收效率不高等技术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银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铅银渣、木质素和酸液混合后进行预热,得到预热矿浆;

5、s2、在氧气氛围中,预热矿浆经浸出反应得到反应矿浆;

6、s3、反应矿浆经固液分离得到浸出液和浸出渣;

7、s4、浸出渣经洗涤后得到洗水和高铅银渣。

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铅银渣和木质素的总质量与酸液的体积比为1kg:4~7l,铅银渣与木质素的质量比为1:0.001~0.005。

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的酸液包含废电解液。

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预热的终止温度为70~90℃。

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浸出反应的温度为120~170℃,时间为60~180min,氧分压为0.1~0.6mpa。

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浸出液中fe总量为2~22g/l,其中,fe3+的含量为1.7~19g/l。

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洗涤的方式为淋洗或者搅拌洗涤。

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的浸出液利用氧化锌烟尘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15、所述步骤s4中的高铅银渣利用火法炼铅系统进行处理。

16、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7、在本发明中,利用本发明的回收方法可综合高效回收锌、铜、锗、铟,并提升铅、银品位,并显著降低铅银渣中有价金属回收利用的成本;本发明在高温氧化条件下通过控制铁的氧化程度,并利用其变价行为实现了铅银渣中有价金属复杂物相的高效溶解,显著提升了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铅银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铅银渣和木质素的总质量与酸液的体积比为1kg:4~7l,铅银渣与木质素的质量比为1:0.001~0.0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酸液包含废电解液。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预热的终止温度为70~9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浸出反应的温度为120~170℃,时间为60~180min,氧分压为0.1~0.6mpa。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浸出液中fe总量为2~22g/l,其中,fe3+的含量为1.7~19g/l。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5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洗涤的方式为淋洗或者搅拌洗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浸出液利用氧化锌烟尘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综合回收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铅银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铅银渣、木质素和酸液混合后进行预热,得到预热矿浆;S2、在氧气氛围中,预热矿浆经浸出反应得到反应矿浆;S3、反应矿浆经固液分离得到浸出液和浸出渣;S4、浸出渣经洗涤后得到洗水和高铅银渣。本发明在高温氧化条件下通过控制铁的氧化程度,并利用其变价行为实现了铅银渣中有价金属复杂物相的高效溶解,显著提升了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存兄,刘强,戴兴征,陈春发,张兆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