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品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6083发布日期:2023-04-19 12:2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造品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铸造抛光,具体涉及一种铸造品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1、铸件是用各种铸造方法获得的金属成型物件,即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它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后,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物件,其中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

2、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406555b,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抛光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表面设有抛光机构,所述承载板上表面且位于放置台前方设有立杆,所述立杆上表面设有竖直安装板,所述竖直安装板前表面设有控制器,所述承载板侧表面设有市电接口,所述控制器电源接线馐通过导线与市电接口相连接,所述控制器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一号电动小车、二号电动小车、液压缸、一号旋转电机和二号旋转电机相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半自动化固定旋转抛光处理,抛光速度快,抛光时可以抛光两个面,减少翻转次数,解放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体积适中。移动使捷,使用方便,新颖性强。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1、在使用者需要进行抛光时其抛光不够高效;

5、2、在使用者需要进行抛光时进行其铸造品的固定时其效果不够好;

6、3、在使用者需要进行抛光时进行物品的取拿时不够高效;

7、4、在使用者需要对抛光装置进行其抛光角度使用调节时其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铸造品抛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铸造品抛光装置,包括物件主体,所述物件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固定脚,所述物件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物件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护壳,所述第一保护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抛光块,所述第一保护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块,所述第一保护壳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开口,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物件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柱导杆,所述圆柱导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物件主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镂空开口,所述置物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长杆,所述延长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物件主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三镂空开口,所述物件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挡板的一侧开设有活动开口,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镂空开口。

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物件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固定脚,且防滑固定脚以物件主体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其能够便于使用者对物件主体进行稳定的放置。

6、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且第一限位块数量为多个。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其能够便于使用者进行高效的限位。

8、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置物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且第二限位块数量为多个并彼此之间相互平行。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其能够便于使用者对置物板进行限位连接。

1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镂空开口,且第二镂空开口和圆柱导杆之间大小相互匹配。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其能够便于使用者对第二限位块进行高效的活动。

12、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以限位杆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其能够便于使用者进行高效的推拉。

1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物件主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三镂空开口,且第三镂空开口和第二限位块之间结构相互契合。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其能够便于使用者对第二限位块进行高效的活动。

16、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数量为多个并彼此之间相互平行。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其能够便于使用者进行高效的复位夹持使用。

18、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挡板的一侧开设有活动开口,且活动开口和延长杆之间大小相互匹配。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其能够便于使用者对延长杆进行上下活动。

2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以电机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其能够便于使用者对电机进行稳定的连接。

2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3、1、本发明提供一种铸造品抛光装置,并通过设置的物件主体、拉块、置物板、第一镂空开口、固定板、拉环、挡板、限位杆、伸缩杆、第一限位块、抛光块、控制器、第一保护壳、连接块、防滑固定脚、第二镂空开口、第二限位块、圆柱导杆、第三镂空开口、电机、安装开口、保护块、夹持块、弹簧、活动开口和延长杆的相互配合和使用能够便于使用者进行高效的抛光,通过设置的连接块和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的电机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的抛光块能够在使用者打开电机后进行高效的抛光,满足了使用者能够进行高效抛光的使用需求;

24、2、本发明提供一种铸造品抛光装置,并通过设置的挡板以及设置的弹簧以及设置的夹持块能够便于使用者对铸造品进行高效的夹持,满足了使用者能够进行高效夹持的使用需求;

25、3、本发明提供一种铸造品抛光装置,并通过设置的第二限位块以及设置的圆柱导杆和置物板和拉块能够便于使用者进行高效的拿取,满足了使用者能够进行高效拿取的使用需求;

26、4、本发明提供一种铸造品抛光装置,并通过设置的物件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的限位杆和设置的固定板以及设置的伸缩杆以及第一限位块能够便于使用者进行高效的抛光角度的便捷调节,满足了使用者能够进行便捷角度使用调节的使用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铸造品抛光装置,包括物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件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固定脚(15),所述物件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件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固定脚(15),且防滑固定脚(15)以物件主体(1)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10),且第一限位块(10)数量为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17),且第二限位块(17)数量为多个并彼此之间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17)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镂空开口(16),且第二镂空开口(16)和圆柱导杆(18)之间大小相互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0)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杆(9),且伸缩杆(9)以限位杆(8)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件主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三镂空开口(19),且第三镂空开口(19)和第二限位块(17)之间结构相互契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24),且弹簧(24)数量为多个并彼此之间相互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的一侧开设有活动开口(25),且活动开口(25)和延长杆(26)之间大小相互匹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品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4),且连接块(14)以电机(20)的垂直中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品抛光装置,涉及铸造抛光技术领域,包括物件主体,所述物件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固定脚,所述物件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物件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护壳,所述第一保护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抛光块,所述第一保护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块。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连接块和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的电机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的抛光块能够在使用者打开电机后进行高效的抛光,满足了使用者能够进行高效抛光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霍庆,陶信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龙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