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铸造射蜡模具抽芯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63445发布日期:2022-07-23 08:44阅读:67来源:国知局
精密铸造射蜡模具抽芯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精密铸造射蜡模具抽芯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2.精密铸造生产首先用射蜡模具制作蜡件,再通过硅溶胶工艺除去砂模内的蜡件,以获得与蜡件形状相同的型腔,精密铸造件的成型质量完全取决于蜡件的制造质量。现有技术的解决形状复杂模芯的问题时,由于实际操作难度较大,过程较为繁琐,且在看不见抽芯的情况下仅凭手感操作,容易造成已成型蜡件的损坏。为此,业内人士对此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精密铸造射蜡模具抽芯定位结构,专利号为:200920043840.0。
3.但是,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采用永磁材料制成的塞铁,上模、左抽芯和右抽芯在取出时,均要克服磁性力,特别是上模的取出,要克服磁性力,需要使用较大的力,这样容易使得左抽芯和右抽芯发生震动并产生移动(微微移动),对已经成型的蜡件容易造成损伤(蜡件为蜡液铸造,其硬度较弱,触碰后容易损伤,损伤后形状可能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后续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密铸造射蜡模具抽芯定位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6.精密铸造射蜡模具抽芯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上模的底面连接有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右侧设置有注蜡口,所述下模的顶面设置有射蜡模腔,所述上模的底面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左抽芯和右抽芯,所述左抽芯和右抽芯之间的顶部设置有粘接孔,所述上模的顶面且位于粘接孔的上方设置有注胶孔。
7.进一步的,所述注蜡口截面呈矩形。
8.进一步的,所述左抽芯和右抽芯的底部延伸至射蜡模腔内。
9.进一步的,所述粘接孔和注胶孔连通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粘接孔和注胶孔的孔径大小相同。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粘接孔和注胶孔,通过注入胶水使得左抽芯、右抽芯和上摸之间粘接固定,待蜡件固化后,再通过加热使得胶水融化,进而取出上模、左抽芯和右抽芯,该过程不用外力,不会损伤到蜡件,使得蜡件能够完整取出,有效确保蜡件的生产质量,进而确保蜡件后续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下模;2、上模;3、注蜡口;4、射蜡模腔;5、左抽芯;6、右抽芯;7、粘接孔;8、注胶孔。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15.如图1所示,精密铸造射蜡模具抽芯定位结构,它包括下模1和上模2,所述上模2的底面连接有下模1,所述上模2和下模1之间的右侧设置有注蜡口3,所述下模1的顶面设置有射蜡模腔4,所述上模2的底面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左抽芯5和右抽芯6,所述左抽芯5和右抽芯6之间的顶部设置有粘接孔7,所述上模2的顶面且位于粘接孔7的上方设置有注胶孔8。
16.所述注蜡口3截面呈矩形。
17.所述左抽芯5和右抽芯6的底部延伸至射蜡模腔4内。
18.所述粘接孔7和注胶孔8连通设置。
19.所述粘接孔7和注胶孔8的孔径大小相同。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先通过注胶孔8注入胶水,胶水一并落入粘接孔7中,待胶水凝固,可使得左抽芯5、右抽芯6和上模2之间粘接固定,接着,注蜡口3向射蜡模腔4注入蜡液,待其凝固后,采用加热器对注胶孔8和粘接孔7内的胶水进行加热,待其融化后,将上模2取出,再将左抽芯5和右抽芯6依次取出,该过程不用外力,不会损伤到蜡件,使得蜡件能够完整取出,有效确保蜡件的生产质量,进而确保蜡件后续的生产质量。
21.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精密铸造射蜡模具抽芯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模(1)和上模(2),所述上模(2)的底面连接有下模(1),所述上模(2)和下模(1)之间的右侧设置有注蜡口(3),所述下模(1)的顶面设置有射蜡模腔(4),所述上模(2)的底面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左抽芯(5)和右抽芯(6),所述左抽芯(5)和右抽芯(6)之间的顶部设置有粘接孔(7),所述上模(2)的顶面且位于粘接孔(7)的上方设置有注胶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铸造射蜡模具抽芯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蜡口(3)截面呈矩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密铸造射蜡模具抽芯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抽芯(5)和右抽芯(6)的底部延伸至射蜡模腔(4)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密铸造射蜡模具抽芯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孔(7)和注胶孔(8)连通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密铸造射蜡模具抽芯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孔(7)和注胶孔(8)的孔径大小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精密铸造射蜡模具抽芯定位结构,它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上模的底面连接有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右侧设置有注蜡口,所述下模的顶面设置有射蜡模腔,所述上模的底面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左抽芯和右抽芯,所述左抽芯和右抽芯之间的顶部设置有粘接孔,所述上模的顶面且位于粘接孔的上方设置有注胶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粘接孔和注胶孔,通过注入胶水使得左抽芯、右抽芯和上摸之间粘接固定,待蜡件固化后,再通过加热使得胶水融化,进而取出上模、左抽芯和右抽芯,该过程不用外力,不会损伤到蜡件,使得蜡件能够完整取出,有效确保蜡件的生产质量,进而确保蜡件后续的生产质量。量。量。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威林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30
技术公布日:2022/7/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