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移坯轨道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72597发布日期:2022-11-22 21:4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铸移坯轨道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铸移坯轨道梁。


背景技术:

2.原移坯车梁轨道为60*60方钢满焊到轨道梁上,使用时间短,最长在线时间为一年,磨损需更换,更换时需全部割除,打磨焊点,满焊方钢,检修更换时间长,超72小时,主体大梁受长期高温变形,导致轨道、齿条变形,移坯车运行啃轨,故此我们需要一种连铸移坯轨道梁;
3.传统设备在使用中,不便于对装置进行降温,轨道不耐磨损,使用寿命,降温效率低,容易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铸移坯轨道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铸移坯轨道梁,该连铸移坯轨道梁,轨道耐磨损,降温效率高,避免梁长时间高温变形,改变轨道结构形式,延长使用寿命。
5.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连铸移坯轨道梁,包括轨道本体,所述轨道本体的外壁设置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的一侧设置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的一侧设置有注水头,所述注水头的外壁贴合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框,所述注水头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卡环,所述第一卡环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内壁螺钉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壁安装有第二卡环,所述第二卡环的一端设置有转杆。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杆的外壁设置有连接架,且连接架的一端设置有防滑片,所述防滑片的内壁螺钉连接有限位杆。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轨道本体的下端均设置有卡块,且卡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轨道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头。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轨道本体的内壁与散热鳍片的外壁紧密贴合,且轨道本体的内壁长度大于散热鳍片的外壁长度。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散热鳍片内壁与水冷管的外壁紧密贴合,且散热鳍片内壁长度大于水冷管的外壁长度。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注水头与过滤框卡合连接,且过滤框以轨道本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卡环通过转杆与第二卡环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二卡环的一端内壁为开孔式设计。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杆对连接架起到螺纹固定作用,在使用装置时,连接架的设置便于对装置零件进行连接,通过设置轨道本体与卡块对第一固定块起到卡合固定作用,在使用装置时,第一固定块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固定,通过
设置轨道本体对散热鳍片起到紧密贴合作用,在使用装置时,散热鳍片的设置便于对装置增加了吸热面积,加快了散热效率,通过设置散热鳍片对水冷管起到紧密贴合作用,在使用装置时,水冷管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快速水冷,避免梁长时间高温变形,通过设置注水头对过滤框起到卡合固定作用,在使用装置时,过滤框的设置便于对冷却水进行过滤,防止堵塞,通过设置转杆与第二卡环对第一卡环起到旋转作用,在使用装置时,第一卡环的设置便于对装置零件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卡环零件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卡环与转杆零件组合结构示意图。
17.其中:1、轨道本体;2、散热鳍片;3、水冷管;4、注水头;5、密封圈;6、过滤框;7、第一卡环;8、定位套;9、定位杆;10、第二卡环;11、转杆;12、连接架;13、防滑片;14、限位杆;15、卡块;16、第一固定块;17、第二固定块;18、出水头。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19.根据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铸移坯轨道梁,包括轨道本体1,轨道本体1的外壁设置有散热鳍片2,散热鳍片2的一侧设置有水冷管3,水冷管3的一侧设置有注水头4,注水头4的外壁贴合有密封圈5,密封圈5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框6,注水头4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卡环7,第一卡环7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套8,定位套8的内壁螺钉连接有定位杆9,定位杆9的外壁安装有第二卡环10,第二卡环10的一端设置有转杆11。
20.转杆11的外壁设置有连接架12,且连接架12的一端设置有防滑片13,防滑片13的内壁螺钉连接有限位杆14,通过设置限位杆14对连接架12起到螺纹固定作用,在使用装置时,连接架12的设置便于对装置零件进行连接。
21.轨道本体1的下端均设置有卡块15,且卡块1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6,第一固定块1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7,轨道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头18,通过设置轨道本体1与卡块15对第一固定块16起到卡合固定作用,在使用装置时,第一固定块16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固定。
22.轨道本体1的内壁与散热鳍片2的外壁紧密贴合,且轨道本体1的内壁长度大于散热鳍片2的外壁长度,通过设置轨道本体1对散热鳍片2起到紧密贴合作用,在使用装置时,散热鳍片2的设置便于对装置增加了吸热面积,加快了散热效率。
23.散热鳍片2内壁与水冷管3的外壁紧密贴合,且散热鳍片2内壁长度大于水冷管3的外壁长度,通过设置散热鳍片2对水冷管3起到紧密贴合作用,在使用装置时,水冷管3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快速水冷,避免梁长时间高温变形。
24.注水头4与过滤框6卡合连接,且过滤框6以轨道本体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设置注水头4对过滤框6起到卡合固定作用,在使用装置时,过滤框6的设置便于对冷却水进行
过滤,防止堵塞。
25.第一卡环7通过转杆11与第二卡环10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二卡环10的一端内壁为开孔式设计,通过设置转杆11与第二卡环10对第一卡环7起到旋转作用,在使用装置时,第一卡环7的设置便于对装置零件进行固定。
26.使用时,当需要对装置进行使用时,将第一固定块16与第二固定块17进行预留固定,再将轨道本体1与卡块15对第一固定块16进行卡合固定,再将散热鳍片2对水冷管3进行紧密贴合,再将轨道本体1对散热鳍片2进行紧密贴合,将限位杆14对防滑片13进行卡合固定,再将限位杆14对连接架12进行螺纹固定在轨道本体1两侧,再将转杆11与第二卡环10对第一卡环7进行旋转关闭,再将定位杆9对第一卡环7与第二卡环10进行螺纹固定,再将密封圈5对注水头4进行贴合安装,再将过滤框6对注水头4与出水头18进行卡合安装,再将水循环装置对注水头4与出水头18进行螺纹固定,最后再将移坯车对轨道本体1进行移动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连铸移坯轨道梁,包括轨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本体(1)的外壁设置有散热鳍片(2),所述散热鳍片(2)的一侧设置有水冷管(3),所述水冷管(3)的一侧设置有注水头(4),所述注水头(4)的外壁贴合有密封圈(5),所述密封圈(5)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框(6),所述注水头(4)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卡环(7),所述第一卡环(7)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套(8),所述定位套(8)的内壁螺钉连接有定位杆(9),所述定位杆(9)的外壁安装有第二卡环(10),所述第二卡环(10)的一端设置有转杆(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移坯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11)的外壁设置有连接架(12),且连接架(12)的一端设置有防滑片(13),所述防滑片(13)的内壁螺钉连接有限位杆(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移坯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本体(1)的下端均设置有卡块(15),且卡块(1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6),所述第一固定块(1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块(17),所述轨道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头(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移坯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本体(1)的内壁与散热鳍片(2)的外壁紧密贴合,且轨道本体(1)的内壁长度大于散热鳍片(2)的外壁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移坯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2)内壁与水冷管(3)的外壁紧密贴合,且散热鳍片(2)内壁长度大于水冷管(3)的外壁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移坯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头(4)与过滤框(6)卡合连接,且过滤框(6)以轨道本体(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移坯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环(7)通过转杆(11)与第二卡环(10)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二卡环(10)的一端内壁为开孔式设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连铸移坯轨道梁,包括轨道本体,所述轨道本体的外壁设置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的一侧设置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的一侧设置有注水头,所述注水头的外壁贴合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一侧设置有过滤框,所述注水头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卡环,所述第一卡环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内壁螺钉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壁安装有第二卡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轨道本体对散热鳍片起到紧密贴合作用,在使用装置时,散热鳍片的设置便于对装置增加了吸热面积,加快了散热效率,通过设置散热鳍片对水冷管起到紧密贴合作用,在使用装置时,水冷管的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快速水冷,避免梁长时间高温变形。避免梁长时间高温变形。避免梁长时间高温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柴东卫 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31
技术公布日:2022/1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