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钒钛矿冶炼的高炉出铁口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99098发布日期:2023-02-28 22:19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钒钛矿冶炼的高炉出铁口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冶炼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钒钛矿冶炼的高炉出铁口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各种冶炼工艺的不断发展成熟,我国冶金工作者根据钒钛磁铁矿特性及综合利用钒钛磁铁矿资源,利用多种不同工艺路线及设备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国内采用高炉冶炼工艺处理钒钛磁铁矿的主要有中国的攀钢、承钢等,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和独具特色的冶炼工艺和提钒产线,成为业界的标杆。当然,近几年也出现了几家行业新秀,比如四川威远、德胜钢铁等,他们在指标进步方面显现出更强的竞争力。另外,由于钒钛磁铁矿的资源优势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四川达钢、云南玉钢以及甘肃酒钢也在努力追赶。
3.高炉冶炼工艺具有技术成熟可靠、生产效率高、且能够实现钒钛磁铁矿的规模化利用等诸多优点。由于高炉冶炼工艺需要合适的炉渣粘度以确保炉内透气性和炉渣流动性,入炉原料中通常要配入30%左右的普通铁矿。即便如此,高炉顺行和炉缸活跃度仍然是高炉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尤其是炉温过高和过低都可能会出现铁口渣铁排放困难的情况,甚至出现停炉扒料的恶劣状态。因此,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钒钛矿冶炼的高炉出铁口保温装置,解决了铁口渣铁排放困难的问题。
5.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基于钒钛矿冶炼的高炉出铁口保温装置,包括氧气总管,所述氧气总管的侧部设有输氧支管,且二者之间依次设有手动调节阀、快速切断阀和流量表,所述输氧支管的另一端依次设有输氧胶管、吹氧管套筒和吹氧管,所述吹氧管套筒和吹氧管之间具有15-30度夹角。
7.进一步地,所述吹氧管套筒上设有旋塞阀。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9.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在钒钛矿冶炼高炉内的出铁口区域的有效保温和区域活跃化保持,即在高炉渣铁排放间隔期内,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持续的热量补偿和活跃度干预,确保该区域达到随时满足渣铁排放条件,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为推进钒钛矿高炉高效化冶炼提供了技术保证。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中,1-氧气总管,2-输氧支管,3-手动调节阀,4-快速切断阀,5-流量表,6-输氧胶管,7-吹氧管套筒,8-吹氧管,9-旋塞阀。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相关说明。
13.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钒钛矿冶炼的高炉出铁口保温装置,包括氧气总管1,氧气总管1的侧部设有输氧支管2,且二者之间依次设有手动调节阀3、快速切断阀4和流量表5,其中,氧气总管1提供压力应不低于0.80mpa、手动调节阀3能够实现必要的流量控制,一般情况下,流量控制范围为300—1000m3/h,快速切断阀4完成应急状况的快速切断,保证供氧系统安全;输氧支管2的另一端依次设有输氧胶管6、吹氧管套筒7和吹氧管8,
14.吹氧管套筒7和吹氧管8之间具有15-30度夹角,具体地,吹氧管套筒7上设有旋塞阀9,在手动调节阀3和快速切断阀4处于打开状态下,开启吹氧管套筒7上的旋塞阀9即可实现高炉内出铁口区域的温度和活跃度保持。
1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如下,待上一次出铁结束,即封堵铁口5—8min内,用开口机钻至铁口眼发红,再将吹氧管8连接到吹氧管套筒7上,开启旋塞阀9并配合操作手动调节阀3至流量达到300—1000m3/h,将吹氧管8的端部对中铁口眼发红点,点燃的吹氧管8将铁口出铁通道烧通,再用专用工具由人工对铁口进行封堵,即将吹氧管8的端部埋在铁口出铁通道中,并保持持续的向炉内供氧,下一次出铁前再用开口机进行开口,出铁结束后用泥炮进行打泥封堵,如此周而复始。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钒钛矿冶炼的高炉出铁口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总管,所述氧气总管的侧部设有输氧支管,且二者之间依次设有手动调节阀、快速切断阀和流量表,所述输氧支管的另一端依次设有输氧胶管、吹氧管套筒和吹氧管,所述吹氧管套筒和吹氧管之间具有15-30度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钒钛矿冶炼的高炉出铁口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氧管套筒上设有旋塞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钒钛矿冶炼的高炉出铁口保温装置,包括氧气总管,所述氧气总管的侧部设有输氧支管,且二者之间依次设有手动调节阀、快速切断阀和流量表,所述输氧支管的另一端依次设有输氧胶管、吹氧管套筒和吹氧管。本实用新型能够在高炉渣铁排放间隔期内,将炉内出铁口区域进行热量补偿和活跃度干预,确保该区域达到随时满足渣铁排放条件,避免渣铁排放困难的恶劣状态出现。免渣铁排放困难的恶劣状态出现。免渣铁排放困难的恶劣状态出现。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里 赵亚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3/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