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风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7737发布日期:2023-04-19 21:39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风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热风炉,尤其涉及一种热风管结构。


背景技术:

1、钢铁工业的高炉炼铁工艺中需要使用到热风炉,热风炉的主要作用就是向高炉提供高温热空气。高炉和热风炉之间存在高度差,由于作业场地的空间限制,作业人员多采用竖管来连接高炉和热风炉之间的存在高差的热风管道,竖管位置可根据场地布置情况设置在热风炉热风出口与高炉的热风围管之间,但由于热风管内输送的热风温度多高达1000摄氏度以上,热风管受热后膨胀,结构稳定性变差,三岔口、补偿器等部位易出现掉转、裂缝、过热等问题,进而导致热风管管体的密封性能下降,影响管道安全输送高风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的热风管容易受到热风影响导致热风管的密封性能下降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风管结构。

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热风管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竖管和水平设置的水平管,所述水平管设置于所述竖管的中部,所述水平管上设置有补偿器和热风阀,所述补偿器设置于所述热风阀与所述竖直管道之间。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竖管的底端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的顶板,所述底板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竖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组件以使所述顶板相较于所述底板沿所述竖管的轴向往复移动。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套筒的顶端与所述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套接在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套筒内。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至少一根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所述第二限位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壁,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限位杆的轴线与所述竖管的轴线平行,所述限位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通孔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的通孔中,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堵头,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两个所述堵头之间。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杆的两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堵头为螺母。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的内径等于所述限位杆的直径。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均呈圆环状,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一套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第二套筒同轴设置。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座包括至少五个支撑组件,一个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底板同轴设置,其余所述支撑组件绕所述底板的轴线等间隔设置。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设置有滑动副。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竖管上设置有人孔,所述人孔设置于所述水平管的上方。

13、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公开的热风管结构通补偿器吸收水平管的横向位移,且将补偿器设置于热风阀与竖直管道之间,热风阀与高炉的进风口连接,经过补偿器对横向位移的吸收,热风阀位移的可能性低,即使发生位移,热风阀的位移幅度也较小,降低了热风阀的故障率,相应地降低了水平管上安装热风阀处的管体松动或开缝的可能性,提高了热风管的密封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热风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竖管和水平设置的水平管,所述水平管设置于所述竖管的中部,所述水平管上设置有补偿器和热风阀,所述补偿器设置于所述热风阀与所述竖直管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的底端与地面之间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方的顶板,所述底板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竖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组件以使所述顶板相较于所述底板沿所述竖管的轴向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风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套筒的顶端与所述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筒套接在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套筒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风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和至少一根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所述第二限位板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壁,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限位杆的轴线与所述竖管的轴线平行,所述限位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通孔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的通孔中,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堵头,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两个所述堵头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风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的两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堵头为螺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风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内径等于所述限位杆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风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均呈圆环状,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一套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第二套筒同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风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至少五个支撑组件,一个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底板同轴设置,其余所述支撑组件绕所述底板的轴线等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风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设置有滑动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上设置有人孔,所述人孔设置于所述水平管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风管结构,属于热风炉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热风管容易受到热风影响导致热风管的密封性能下降的技术问题。热风管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竖管和水平设置的水平管,水平管设置于竖管的中部,水平管上设置有补偿器和热风阀,补偿器设置于热风阀与竖直管道之间。本申请能降低热风管结构的管体松动或开缝的可能性,提高热风管的密封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乃尧,李恩友,赵君岩,银光宇,梅丛华,章启夫,侯健,陈江伟,孟玉杰,闫方兴,兰吉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