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8978发布日期:2023-05-17 16:57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结构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压力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钢结构抛光机。


背景技术:

1、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单,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钢结构容易锈蚀,一般钢结构要除锈、镀锌或涂料,且要定期维护,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机上的海绵或羊毛抛光盘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和抛光剂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抛光盘的转速一般在1500-3000r/min,多为无级变速,施工时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该装置是对钢结构进行抛光的机器。

2、经检索,现有专利(公开号:cn211414747u)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抛光装置,包括加工槽,加工槽的端口处均竖直向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立板,水平移动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t型滑轨和液压缸,第一t型滑轨的外壁滑动穿接有升降板,活动板的侧壁开设有条形孔,以及靠近底部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基面滑动穿接有t型杆,t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抛光头,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对钢结构进行抛光时,通常需要工作人员手持抛光机进行抛光,抛光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不断的走动对不同位置进行抛光,效率非常低,同时手持抛光机需要工作人员紧握抛光机,力度非常不好控制的问题;

3、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传统的钢结构抛光机在进行抛光钢结构时,需要人工将钢结构进行推进,从而费时费力,长时间的推动钢结构会使人们的手臂出现酸胀,从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钢结构抛光机。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结构抛光机,能够对钢结构进行自动上料和抛光的优点。

3、(二)技术方案

4、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抛光机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体和自动上料机构,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自动上料机构,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升降套、弹簧孔、弹簧、按钮、升降杆、第一电动推杆、圆体、螺纹孔、固定块、第一轴承、螺纹杆和拧块,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套,所述升降套的外壁开设有弹簧孔,所述弹簧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钮,所述升降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体,所述圆体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圆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拧块。

5、作为优选的,所述弹簧孔通过弹簧与按钮之间构成复位结构,且弹簧孔的内壁尺寸与弹簧的外壁尺寸相吻合。

6、作为优选的,所述升降套与升降杆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升降套与主体为垂直分布。

7、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与圆体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圆体与第一电动推杆为水平分布。

8、作为优选的,所述固定块通过螺纹杆与拧块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升降套的内壁尺寸与升降杆的外壁尺寸相吻合。

9、作为优选的,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抛光机构,所述抛光机构包括第二电动推杆、圆槽、第一铁块、固定板、电机、转轴、旋转杆、第二轴承、抛光片、第三轴承和第二铁块,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槽。

10、作为优选的,所述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铁块,所述第一铁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旋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抛光片,所述抛光片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铁块。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结构抛光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自动上料机构的设置,在对钢结构进行自动上料的过程中,首先按压按钮,按钮带动弹簧在弹簧孔内下压,然后将升降杆从升降套内部拉出,到达钢结构所需的高度,此时弹簧会从弹簧孔内部弹出,从而为升降杆的固定起到了有效的保障,然后将钢结构卡入圆体中,此时顺时针旋转拧块,拧块通过第一轴承带动螺纹杆进行下降,使固定块与钢结构表面贴合,从而为钢结构的固定起到了有效的保障,然后启动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带动圆体缓缓向前推进,从而为钢结构的自动上料起到了有效的保障。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结构抛光机,包括主体(1)和自动上料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自动上料机构(2),所述自动上料机构(2)包括升降套(201)、弹簧孔(202)、弹簧(203)、按钮(204)、升降杆(205)、第一电动推杆(206)、圆体(207)、螺纹孔(208)、固定块(209)、第一轴承(210)、螺纹杆(211)和拧块(212),所述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套(201),所述升降套(201)的外壁开设有弹簧孔(202),所述弹簧孔(2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203),所述弹簧(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按钮(204),所述升降套(2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升降杆(205),所述升降杆(2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206),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体(207),所述圆体(207)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208),所述圆体(20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09),所述固定块(20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10),所述第一轴承(2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11),所述螺纹杆(2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拧块(2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孔(202)通过弹簧(203)与按钮(204)之间构成复位结构,且弹簧孔(202)的内壁尺寸与弹簧(203)的外壁尺寸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套(201)与升降杆(205)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升降套(201)与主体(1)为垂直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206)与圆体(207)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圆体(207)与第一电动推杆(206)为水平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09)通过螺纹杆(211)与拧块(212)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升降套(201)的内壁尺寸与升降杆(205)的外壁尺寸相吻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抛光机构(3),所述抛光机构(3)包括第二电动推杆(301)、圆槽(302)、第一铁块(303)、固定板(304)、电机(305)、转轴(306)、旋转杆(307)、第二轴承(308)、抛光片(309)、第三轴承(310)和第二铁块(311),所述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301),所述第二电动推杆(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槽(3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铁块(303),所述第一铁块(30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04),所述固定板(3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05),所述电机(305)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306),所述转轴(30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307),所述旋转杆(30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308),所述旋转杆(30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抛光片(309),所述抛光片(30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310),所述第三轴承(310)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铁块(31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抛光机,具体涉及钢结构加工技术领域,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升降套、弹簧孔、弹簧、按钮、升降杆、第一电动推杆、圆体、螺纹孔、固定块、第一轴承、螺纹杆和拧块。本技术通过自动上料机构的设置,在对钢结构进行自动上料的过程中,首先按压按钮,按钮带动弹簧在弹簧孔内下压,然后将升降杆从升降套内部拉出,到达钢结构所需的高度,此时弹簧会从弹簧孔内部弹出,然后将钢结构卡入圆体中,此时顺时针旋转拧块,拧块通过第一轴承带动螺纹杆进行下降,使固定块与钢结构表面贴合,从而为钢结构的固定起到了有效的保障,然后启动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带动圆体缓缓向前推进,从而为钢结构的自动上料起到了有效的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汪俊峰,刘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杰峰网架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