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深度倒角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7692发布日期:2023-04-26 18:5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深度倒角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倒角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深度倒角工装。


背景技术:

1、中国专利cn201811466012.8--倒角机及倒角加工方法,其通过测量定位机构可以直接将待加工件位置至后续加工位置上,即可以实现位移测量一体化,既能快速测量又能保证测量数据和加工位置是直接对应的,使得产品实际大小可视化管理,为后续加工能提供数据支持,后续位移补偿件能准确使加工组件位移至加工位置,保证准确的加工,精度大大提高了。

2、但是该种倒角机在对非标产品进行加工时十分不便,而且成本十分高昂,为此申请人提供了一种新型加工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深度倒角工装。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自适应深度倒角工装,包括支撑架体,支撑架的上侧安装有倒角机构,倒角机构包括固定部和安装在固定中部内侧的转动部,转动部可以相对固定部转动,固定部可以相对支撑架体轴向运动,固定部轴向运动的同时可以带动转动部同步轴向运动,转动部的下端安装有倒角刀。该种加工机构具有加工简单可靠,操作方便等优点。

4、作为优选,支撑架体包括支撑环和支撑脚,支撑脚沿支撑环的圆周方向布置,支撑脚的内侧形成加工空间,支撑环上开设有导向孔,固定部为与支撑环之间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上套设有支撑弹簧,初始状态下,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支撑环以及固定部上。该种结构能够保持倒角的加工位置准确,避免出现晃动现象,保证打孔的精确度。

5、作为优选,支撑杆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绕支撑环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支撑环的环面上开设有与支撑杆对应数量的固定孔,支撑杆和固定孔为螺纹固定连接。

6、作为优选,导向孔的内部设置有直线轴承。直线轴轴承能够保证导向杆在滑动过程中不会出现卡滞现象,保证工作的稳定性。

7、作为优选,还包括限位柱,限位柱固定安装在固定部的圆周面上,且投影落在支撑环上。

8、作为优选,限位柱与固定部为可拆卸连接,限位柱的数量为3个,且沿固定部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9、作为优选,支撑脚的数量为3个,且沿支撑环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10、作为优选,导向杆上设置有刻度尺,转动部的上端开设有的安装孔,安装孔用于与电机连接。

11、作为优选,倒角刀通过连接杆与转动部固定连接。

12、作为优选,固定部和转动部形成轴承结构。

13、本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方案设计的倒角加工工装能够适配副车架等非标件孔的倒角加工,而且加工深度可控,同时加工的稳定性好,不会出现卡滞等现象,而且成本较低。



技术特征:

1.一种自适应深度倒角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体(1),支撑架的上侧安装有倒角机构(2),倒角机构(2)包括固定部(3)和安装在固定中部内侧的转动部(4),转动部(4)可以相对固定部(3)转动,固定部(3)可以相对支撑架体(1)轴向运动,固定部(3)轴向运动的同时可以带动转动部(4)同步轴向运动,转动部(4)的下端安装有倒角刀(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深度倒角工装,其特征在于:支撑架体(1)包括支撑环(6)和支撑脚(7),支撑脚(7)沿支撑环(6)的圆周方向布置,支撑脚(7)的内侧形成加工空间(8),支撑环(6)上开设有导向孔(9),固定部(3)为与支撑环(6)之间设置有导向杆(13),导向杆(13)上套设有支撑弹簧(10),初始状态下,支撑弹簧(10)的两端分别支撑在支撑环(6)以及固定部(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深度倒角工装,其特征在于:支撑杆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且绕支撑环(6)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深度倒角工装,其特征在于:导向孔(9)的内部设置有直线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深度倒角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柱(11),限位柱(11)固定安装在固定部(3)的圆周面上,且投影落在支撑环(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深度倒角工装,其特征在于:限位柱(11)与固定部(3)为可拆卸连接,限位柱(11)的数量为3个,且沿固定部(3)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深度倒角工装,其特征在于:支撑脚(7)的数量为3个,且沿支撑环(6)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深度倒角工装,其特征在于:导向杆(13)上设置有刻度尺,转动部(4)的上端开设有的安装孔,安装孔用于与电机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深度倒角工装,其特征在于:倒角刀(5)通过连接杆与转动部(4)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深度倒角工装,其特征在于:固定部(3)和转动部(4)形成轴承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深度倒角工装,包括支撑架体(1),支撑架的上侧安装有倒角机构(2),倒角机构(2)包括固定部(3)和安装在固定中部内侧的转动部(4),转动部(4)可以相对固定部(3)转动,固定部(3)可以相对支撑架体(1)轴向运动,固定部(3)轴向运动的同时可以带动转动部(4)同步轴向运动,转动部(4)的下端安装有倒角刀(5)。该倒角工装具有适用性强,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大,张昊,陈建龙,何照辉,王建林,张建,李幸福,王聪,王远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万安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3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