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集中沉降的无芯磨磨削液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34738发布日期:2023-05-05 12:5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集中沉降的无芯磨磨削液收集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刀具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集中沉降的无芯磨磨削液收集器。


背景技术:

1、在刀具加工时,需要使用无心磨来对产品削磨,削磨过程中,砂轮与产品会产生大量的磨削热,因此需要使用大量的磨削液来进行冷却和润滑,以防止材料的变形和烧伤,同时也能够提高产品的表面光洁度。使用后的磨削液需要去除在削磨时产生的削磨屑,才能够让削磨液重复利用。

2、现有技术中的大部分沉降过滤,都为将削磨液排入沉降池后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完成沉降,且进水口流入的削磨液可直接到达出水口,导致削磨液中的杂质也会沉淀在出水口位置,在排出削磨液时带动下方沉降的杂质,使沉降效果降低,降低了削磨液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采用集中沉降的无芯磨磨削液收集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箱体,用于装载需要过滤的削磨液;

3、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用于削磨液的流入和流出;

4、流向挡板,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所述流向挡板,用于改变削磨液的流向。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箱体为长方体。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两端。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有所述流向挡板阻挡,使削磨液在所述箱体内经过最大的流动路径。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沉降板,用于沉降削磨液中的杂质。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流向挡板为l形挡板。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每两个l形的所述流向挡板组成一组。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每组中的两个所述的流向挡板设置在所述箱体两侧,并朝向另一个所述流向挡板设置,用以形成细窄的流通通道。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每两组所述流向挡板呈对称设置。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流向挡板,改变了削磨液的流动方向,避免了削磨液未经沉降过滤直接从出水口流出的情况,保证了削磨液的有效过滤。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l形的流向挡板组成一组,极大的减缓了削磨液的流动速度,延长了削磨液的流动路径,使杂质在出水口位置的沉降率降低,提高了削磨液的利用率。

16、3、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连接多台削磨机床,用以集中收集削磨液,后续更换削磨液时更加方便,收集后的削磨液能够将钨钢废屑集中沉降在收集器箱体底部,便于废屑的集中处理。



技术特征:

1.一种采用集中沉降的无芯磨磨削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用于装载需要过滤的削磨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集中沉降的无芯磨磨削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为长方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集中沉降的无芯磨磨削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2)和所述出水口(4)设置于所述箱体(1)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集中沉降的无芯磨磨削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2)和所述出水口(4)之间有所述流向挡板(3)阻挡,使削磨液在所述箱体(1)内经过最大的流动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集中沉降的无芯磨磨削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设置有沉降板(5),用于沉降削磨液中的杂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集中沉降的无芯磨磨削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向挡板(3)为l形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采用集中沉降的无芯磨磨削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每两个l形的所述流向挡板(3)组成一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采用集中沉降的无芯磨磨削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每组中的两个所述的流向挡板(3)设置在所述箱体(1)两侧,并朝向另一个所述流向挡板(3)设置,用以形成细窄的流通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采用集中沉降的无芯磨磨削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每两组所述流向挡板(3)呈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集中沉降的无芯磨磨削液收集器,包括箱体,用于装载需要过滤的削磨液,箱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用于削磨液的流入和流出,流向挡板,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流向挡板,用于改变削磨液的流向;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长方体箱体的两端,由多个流向挡板阻挡,每组的L形流向挡板形成流向通道,每两组流向挡板对称设置,以延长削磨液的流动路径,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沉降过滤,沉降下来的杂质粉末多数堆积在沉降板的前部和中部,后部出水口周围几乎没有粉末沉降,在放出削磨液时流向挡板也能够阻挡粉末的流出,使削磨液得到有效的过滤和沉降,提高了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向常洪,王赛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万羽精密制造(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