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57631发布日期:2023-06-28 09:11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砂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木板加工,特别涉及一种砂光机。


背景技术:

1、木板在切割完成后需要进行砂光处理,一般是将木板放置在运动的传送带上,在传送带的作用下移动到高速转动的砂轮的下方,进而对木板与砂轮接触的表面进行砂光处理,由于木板的厚度是多样的,在对不同厚度的木板进行砂光处理时,需要改变砂轮与传送带的高度来适应不同厚度的木板,且在木板移动过程中,倘若木板发生碰撞可能会导致木板的移动轨道发生改变,影响后续的砂光处理,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砂光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砂光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砂光机,包括传输带、砂轮、底座以及液压杆,所述底座的前侧与后侧分别焊接有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焊接有顶板,两个相对的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砂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有一个固定板,两个相对的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压辊;

3、所述底座上端表面前侧、后侧均安装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液压杆,所述传输带通过多个液压杆安装在底座上,且所述传输带置于砂轮下方;

4、所述传输带的框架左侧与右侧上端表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动块,左侧与右侧相对应的所述滑动块之间固定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不与传输带接触。

5、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的后端左侧安装有升降台,外接的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升降台上,所述传输带与驱动装置连接。

6、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砂轮的转轴均穿过支撑板置于支撑板的后侧,多个所述砂轮的转轴之间通过链轮、链条与驱动电机连接。

7、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多个所述压辊的下端表面与砂轮的外圈表面下端处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导向条不与压辊接触。

8、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传输带的框架左侧、右侧朝外一端均开设有连通孔,且所述连通孔与滑动槽连通。

9、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动块的朝外一侧表面固定有螺纹杆,且所述螺纹杆穿过连通孔置于外部,所述螺纹杆上连接有固定螺母。

10、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液压缸、升降台,能够根据需要快速对传输带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适用于对多种不同厚度的木板砂光处理,配合设置的导向条,能够对木板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木板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置的偏移。



技术特征:

1.一种砂光机,包括传输带(5)、砂轮(6)、底座(1)以及液压杆(4),所述底座(1)的前侧与后侧分别焊接有多个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上焊接有顶板(3),其特征在于,两个相对的所述支撑板(2)之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砂轮(6),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支撑板(2)之间固定有一个固定板,两个相对的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压辊(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后端左侧安装有升降台,外接的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升降台上,所述传输带(5)与驱动装置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轮(6)的转轴均穿过支撑板(2)置于支撑板(2)的后侧,多个所述砂轮(6)的转轴之间通过链轮、链条与驱动电机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砂光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压辊(7)的下端表面与砂轮(6)的外圈表面下端处于同一平面上,且所述导向条(8)不与压辊(7)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5)的框架左侧、右侧朝外一端均开设有连通孔(10),且所述连通孔(10)与滑动槽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砂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9)的朝外一侧表面固定有螺纹杆,且所述螺纹杆穿过连通孔(10)置于外部,所述螺纹杆上连接有固定螺母(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砂光机,两个相对的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砂轮,所述底座上端表面前侧、后侧均安装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液压杆,所述传输带通过多个液压杆安装在底座上,且所述传输带置于砂轮下方,所述传输带的框架左侧与右侧上端表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动块,左侧与右侧相对应的所述滑动块之间固定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不与传输带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液压缸、升降台,能够根据需要快速对传输带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适用于对多种不同厚度的木板砂光处理,配合设置的导向条,能够对木板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木板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置的偏移。

技术研发人员:丁培东,陈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富源木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