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金属铸造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00001发布日期:2023-05-10 13:06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金属铸造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金属铸造,具体为一种新型金属铸造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1、金属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时间.铸造是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

2、现有技术公开了公开号为:cn110947944a一种新型金属铸造给料装置,属于金属铸造技术领域,新型金属铸造给料装置包括浇包、加热器、加热器设置在浇包底部,还包括绝热层、重力传感器、输料管道、气密保温套、电阻加热线、固定罩以及控制器。本申请公开的新型金属铸造给料装置能够通过电磁阀控制给料的量,使加入到铸件模具内的量更加精确,提高金属铸造的效果,同时还能防止在给料过程中,金属熔融液发生溅射,使铸造过程更加安全。

3、但是上述的新型金属铸造给料装置在控制进料时没法及时控制进料的启闭,没有设置有阻隔结构控制物料进入,导致在给料时容易出现过量的现象,在使用时的效果不好,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金属铸造给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金属铸造给料装置,包括浇包筒,所述浇包筒的表面设置有出料管,所述浇包筒的内部设置有给料装置,所述浇包筒的顶部设置有进料装置。

3、所述给料装置包括进料管、连接环架、连接板、步进电机、连接柱、连接杆、扇形挡板和接触橡胶垫,所述进料管固定连接于浇包筒的内顶部,所述连接环架固定连接于进料管的表面,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连接环架的侧面,所述步进电机固定连接于连接板的底部,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连接柱的底部,所述扇形挡板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左侧,所述接触橡胶垫固定连接于扇形挡板的左侧。

4、优选的,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限位环架、密封顶盖和对接块,所述进料斗固定连接于浇包筒的顶部,所述限位环架固定连接于进料斗的顶部,所述限位环架的顶部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块固定连接于密封顶盖的表面。

5、优选的,所述连接板、步进电机、连接柱、连接杆、扇形挡板和接触橡胶垫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步进电机、连接柱、连接杆、扇形挡板和接触橡胶垫对称分布在连接环架表面的左右两侧。

6、优选的,所述扇形挡板和接触橡胶垫的面积和与进料管的底面积相等,通过设置扇形挡板和接触橡胶垫,步进电机可以根据需求带动扇形挡板和接触橡胶垫转动,控制是否继续给料。

7、优选的,所述对接块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对接块等间距分布在限位环架的表面,通过设置有四个对接块,定位效果更好。

8、优选的,所述对接块与对接槽的大小适配,所述对接块插接于对接槽的内壁,通过设置有对接块和对接槽,起到定位的作用,便于将密封顶盖放回限位环架内,并进行限位,避免滑脱无法起到防溅的作用。

9、优选的,所述密封顶盖的直径与限位环架的内径适配,所述密封顶盖滑动连接于限位环架的内壁。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新型金属铸造给料装置,通过设置有给料装置,能够设置有阻隔结构控制物料进入,导致在给料时不易出现过量的现象,在使用时的效果好。

12、2、该新型金属铸造给料装置,通过设置有进料装置,可以将密封顶盖取下,然后可以开始给料,在给料完成后可以将密封顶盖侧面的对接块对准限位环架顶部的对接槽,将密封顶盖重新插入,能够将进料口重新遮挡住,避免在加工时金属铸造料从进料基于飞溅而出影响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金属铸造给料装置,包括浇包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包筒(1)的表面设置有出料管(2),所述浇包筒(1)的内部设置有给料装置(4),所述浇包筒(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金属铸造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3)包括进料斗(301)、限位环架(302)、密封顶盖(303)和对接块(304),所述进料斗(301)固定连接于浇包筒(1)的顶部,所述限位环架(302)固定连接于进料斗(301)的顶部,所述限位环架(302)的顶部开设有对接槽(305),所述对接块(304)固定连接于密封顶盖(303)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金属铸造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03)、步进电机(404)、连接柱(405)、连接杆(406)、扇形挡板(407)和接触橡胶垫(408)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板(403)、步进电机(404)、连接柱(405)、连接杆(406)、扇形挡板(407)和接触橡胶垫(408)对称分布在连接环架(402)表面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金属铸造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挡板(407)和接触橡胶垫(408)的面积和与进料管(401)的底面积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金属铸造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块(30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对接块(304)等间距分布在限位环架(302)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金属铸造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块(304)与对接槽(305)的大小适配,所述对接块(304)插接于对接槽(305)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金属铸造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顶盖(303)的直径与限位环架(302)的内径适配,所述密封顶盖(303)滑动连接于限位环架(302)的内壁。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金属铸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金属铸造给料装置,包括浇包筒,所述浇包筒的表面设置有出料管,所述浇包筒的内部设置有给料装置,所述浇包筒的顶部设置有进料装置,所述给料装置包括进料管、连接环架、连接板、步进电机、连接柱、连接杆、扇形挡板和接触橡胶垫,所述进料管固定连接于浇包筒的内顶部,所述连接环架固定连接于进料管的表面,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连接环架的侧面,所述步进电机固定连接于连接板的底部,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该新型金属铸造给料装置,通过设置有给料装置,能够设置有阻隔结构控制物料进入,导致在给料时不易出现过量的现象,在使用时的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范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高鑫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