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模手工抛光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6064发布日期:2023-06-09 23:24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模手工抛光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抛光工装,具体涉及一种车模手工抛光工装。


背景技术:

1、汽车模型,简称车模,是一种产品,其种类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种汽车模型是铝板整体冲压成型出来了,这样加工出来的模型表面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拉伸纹、压痕等瑕疵,且铝板本身不够光亮美观。为了使产品外表光亮美观,通常需进行抛光处理。

2、传统的车模外表面抛光工序中,操作工人戴着防护手套,直接手持车模进行抛光,手和手臂非常靠近抛光机,容易因操作不当而受伤,存在安全隐患。并且,直接用手拿产品进行抛光,无法可靠有效握持,抛光加工时握持困难,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便于抛光加工时握持、避免安全隐患的车模手工抛光工装。

2、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车模手工抛光工装,包括:

4、安装基座,其上表面为产品安装面,所述产品安装面至少设有两个开槽,且所述开槽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产品可沿着前后方向插入所述开槽内,同时所述开槽对产品的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进行限位;

5、限位凸台,其设置于所述产品安装面;

6、限位组件,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产品安装面,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限位组件分别位于所述产品安装面的前后两侧,当产品沿着所述开槽插入所述产品安装面后,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限位组件对产品的前后方向进行限位;

7、手柄,其与所述安装基座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基座用于安装所述限位组件的位置开设有竖向开孔以及横向开孔,所述竖向开孔贯穿所述安装基座,所述横向开孔与所述竖向开孔相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10、限位插销,其插设于所述竖向开孔;

11、球头柱塞,其插设于所述横向开孔并与所述限位插销抵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插销沿周向一圈开设有球面凹槽,当所述限位插销插入所述竖向开孔内后,所述球面凹槽与所述横向开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头柱塞的插入端设有球头,当所述球头柱塞插入所述横向开孔后,所述球头与所述球面凹槽抵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安装基座的下表面。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在安装产品时,先将产品沿着开槽插入,直至产品与限位凸台抵接,再将限位组件安装到安装基座上,此时限位凸台与限位组件即可对产品的前后方向进行限位,而同时开槽已经对产品的左右方向与上下方向进行限位,由此即可确保产品始终处于固定位置,进而保证在后续的抛光作业中,产品不会移位,确保抛光质量良好,也提高了抛光效率。

17、2、手柄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握持,并且在后续的抛光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手和手臂可远离抛光机,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意外受伤的情况,降低安全风险。

18、3、限位插销沿周向一圈开设有球面凹槽,当限位插销插入竖向开孔内后,再将球头柱塞插入横向开孔,此时球头与球面凹槽抵接,由此即可确保限位插销在受外力作用下也不会脱离竖直开孔,进而保证产品可始终位于固定位置,确保抛光作业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车模手工抛光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模手工抛光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用于安装所述限位组件的位置开设有竖向开孔以及横向开孔,所述竖向开孔贯穿所述安装基座,所述横向开孔与所述竖向开孔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模手工抛光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模手工抛光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插销沿周向一圈开设有球面凹槽,当所述限位插销插入所述竖向开孔内后,所述球面凹槽与所述横向开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模手工抛光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柱塞的插入端设有球头,当所述球头柱塞插入所述横向开孔后,所述球头与所述球面凹槽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模手工抛光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安装基座的下表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模手工抛光工装,属于抛光工装技术领域。其包括:安装基座,其上表面为产品安装面,产品安装面至少设有两个开槽,产品可沿着前后方向插入开槽内,开槽对产品的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进行限位;限位凸台,其设置于产品安装面;限位组件,其可拆卸地设置于产品安装面,限位凸台与限位组件分别位于产品安装面的前后两侧,当产品沿着开槽插入产品安装面后,限位凸台与限位组件对产品的前后方向进行限位;手柄,其与安装基座连接。通过抛光工装的设置,一方面保证在抛光作业中,产品不会移位,确保抛光质量良好,提高了抛光效率,另一方面操作人员的手和手臂可远离抛光机,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意外受伤的情况,降低安全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蒋金,袁志权,施显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安和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