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结构原料表面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6566发布日期:2023-05-28 00:27阅读:51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钢结构原料表面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表面处理装置附属装置的,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原料表面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众所周知,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钢结构容易锈蚀,一般钢结构要除锈、镀锌或涂料,且要定期维护,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度好、抵抗变形能力强,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建筑工期短;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钢结构应研究高强度钢材,大大提高其屈服点强度;此外要轧制新品种的型钢,例如h型钢(又称宽翼缘型钢)和t形钢以及压型钢板等以适应大跨度结构和超高层建筑的需要,另外还有无热桥轻钢结构体系,建筑本身是不节能的,本技术用巧妙的特种连接件解决了建筑的冷热桥问题;小桁架结构使电缆和上下水管道从墙里穿越,施工装修都方便。;

2、现有的钢结构在生产时,需要将钢板和型钢进行除锈,然后将除锈后的钢板和型钢进行焊接,之后在经过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

3、现有的钢板除锈中发现,现有的钢板除锈大多是通过人工手动除锈,从而导致钢板除锈的效率低下,因此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对钢板进行快速除锈,从而提高钢板除锈的工作效率,因此增强实用性的装配式钢结构原料表面处理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钢结构原料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还包括减速电机、多组第一转动轴、第一皮带、第二皮带、第一支撑板、两组步进电机、转动板和钢刷,工作台的顶端设置有两组支撑台,工作台的底端与减速电机的顶端连接,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轮,多组第一转动轴的右端分别与右侧支撑台的左端轴承连接,多组第一转动轴的左端轴承密封分别穿出左侧支撑台的左端,多组第一转动轴的左端均设置有第二传动轮,多组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一皮带进行连接,所述多组第一转动轴的中部外壁均设置有第一防滑橡胶辊,后侧第二传动轮的右端设置有第五传动轮,第一传动轮与第五传动轮通过第二皮带进行连接,第一支撑板通过第一升降组件滑动卡装在两组支撑台的中部,第一支撑板的顶端与两组步进电机的底端连接,两组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轴承密封穿出第一支撑板的底端,两组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转动板连接,两组转动板的底端分别与钢刷的顶端连接。

3、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钢结构原料表面处理装置,第二滑动组件,两组第二转动轴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固定组件轴承连接,所述两组第二转动轴的中部外壁均设置有第二防滑橡胶辊。

4、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钢结构原料表面处理装置,第一升降组件包括两组第一螺纹杆,两组支撑台的内端均设置有第一滑槽,两组第一滑槽的底端分别与第一螺纹杆的底端连接,两组支撑台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贯穿螺纹孔,两组第一贯穿螺纹孔分别与第一滑槽连通,两组第一贯穿螺纹孔分别与第一螺纹杆的顶部螺纹连接,两组第一螺纹杆的中部设置有两组螺纹连接的第一升降块,两组第一升降块的内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的左端和右端连接。

5、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钢结构原料表面处理装置,还包括四组第一滑块,两组第一滑槽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第一卡装滑槽,四组第一卡装滑槽分别与第一滑块滑动卡装,四组第一滑块分别与两组第一升降块的前端和后端连接。

6、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钢结构原料表面处理装置,第二升降组件包括四组第二螺纹杆和四组连接块,两组支撑台的前侧和后侧内端均设置有第二滑槽,四组第二滑槽的底端分别与第二螺纹杆的底端轴承连接,两组支撑台的前侧和后侧顶端均设置有第二贯穿螺纹孔,四组第二贯穿螺纹孔分别与第二滑槽连通,四组第二螺纹杆的顶部分别与第二贯穿螺纹孔螺纹连接,四组第二螺纹杆的上均设置有第二升降块,四组第二升降块的后端分别与连接块的前端连接,四组连接块的中部分别与两组第二转动轴的左端和右端轴承连接。

7、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钢结构原料表面处理装置,还包括四组第二滑块,右侧两组第二滑槽的右端均设置有第二卡装滑槽,左侧两组第二滑槽的左侧均设置有第二卡装滑槽,四组第二卡装滑槽分别与第二滑块滑动卡装,四组第二滑块的内的分别与连接块的外端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钢结构原料表面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三皮带、转动轮和三组旋转轴,两组第一螺纹杆和四组第一卡装滑槽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三传动轮,两组支撑台之间设置有三组第二支撑板,三组第二支撑板的顶端分别与旋转轴的底端轴承连接,旋转轴的底部设置有第四传动轮,三组旋转轴的顶端分别与转动轮的底端连接,三组第四传动轮分别与两组第三传动轮通过第三皮带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钢结构原料表面处理装置,所述三组第二支撑板的顶端均设置有防护罩。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将工作台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通过第一升降组件调整两组步进电机的高度,然后启动减速电机和两组步进电机,之后将钢板放置在多组第一转动轴上,然后减速电机带动后侧第一转动轴进行旋转,之后通过第二皮带带动多组第一转动轴进行同步旋转,然后多组第一转动轴带动钢板向前移动,第一防滑橡胶辊增加第一转动轴对钢板摩擦力,之后通过步进电机带动其输出端的两组钢刷进行钢板表面的除锈,除锈后的钢板通过多组第一转动轴移动到工作台的前侧,然后工人将除锈后的钢板取下,从而提高钢板除锈的工作效率,因此增强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原料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速电机(4)、多组第一转动轴(6)、第一皮带(8)、第二皮带(10)、第一支撑板(11)、两组步进电机(12)、转动板(13)和钢刷(14),工作台(1)的顶端设置有两组支撑台(3),工作台(1)的底端与减速电机(4)的顶端连接,减速电机(4)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轮(5),多组第一转动轴(6)的右端分别与右侧支撑台(3)的左端轴承连接,多组第一转动轴(6)的左端轴承密封分别穿出左侧支撑台(3)的左端,多组第一转动轴(6)的左端均设置有第二传动轮(7),多组第二传动轮(7)通过第一皮带(8)进行连接,所述多组第一转动轴(6)的中部外壁均设置有第一防滑橡胶辊(30),后侧第二传动轮(7)的右端设置有第五传动轮(9),第一传动轮(5)与第五传动轮(9)通过第二皮带(10)进行连接,第一支撑板(11)通过第一升降组件滑动卡装在两组支撑台(3)的中部,第一支撑板(11)的顶端与两组步进电机(12)的底端连接,两组步进电机(12)的输出端轴承密封穿出第一支撑板(11)的底端,两组步进电机(12)的输出端分别与转动板(13)连接,两组转动板(13)的底端分别与钢刷(14)的顶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原料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第二转动轴(15),两组支撑台(3)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第二滑动组件,两组第二转动轴(15)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固定组件轴承连接,所述两组第二转动轴(15)的中部外壁均设置有第二防滑橡胶辊(3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原料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升降组件包括两组第一螺纹杆(17),两组支撑台(3)的内端均设置有第一滑槽(16),两组第一滑槽(16)的底端分别与第一螺纹杆(17)的底端连接,两组支撑台(3)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贯穿螺纹孔,两组第一贯穿螺纹孔分别与第一滑槽(16)连通,两组第一贯穿螺纹孔分别与第一螺纹杆(17)的顶部螺纹连接,两组第一螺纹杆(17)的中部设置有两组螺纹连接的第一升降块(18),两组第一升降块(18)的内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11)的左端和右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原料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第一滑块(20),两组第一滑槽(16)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第一卡装滑槽(19),四组第一卡装滑槽(19)分别与第一滑块(20)滑动卡装,四组第一滑块(20)分别与两组第一升降块(18)的前端和后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原料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升降组件包括四组第二螺纹杆(22)和四组连接块(24),两组支撑台(3)的前侧和后侧内端均设置有第二滑槽(21),四组第二滑槽(21)的底端分别与第二螺纹杆(22)的底端轴承连接,两组支撑台(3)的前侧和后侧顶端均设置有第二贯穿螺纹孔,四组第二贯穿螺纹孔分别与第二滑槽(21)连通,四组第二螺纹杆(22)的顶部分别与第二贯穿螺纹孔螺纹连接,四组第二螺纹杆(22)的上均设置有第二升降块(23),四组第二升降块(23)的后端分别与连接块(24)的前端连接,四组连接块(24)的中部分别与两组第二转动轴(15)的左端和右端轴承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原料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第二滑块(27),右侧两组第二滑槽(21)的右端均设置有第二卡装滑槽(26),左侧两组第二滑槽(21)的左侧均设置有第二卡装滑槽(26),四组第二卡装滑槽(26)分别与第二滑块(27)滑动卡装,四组第二滑块(27)的内的分别与连接块(24)的外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原料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皮带(32)、转动轮(34)和三组旋转轴(33),两组第一螺纹杆(17)和四组第一卡装滑槽(19)的顶端均设置有第三传动轮(28),两组支撑台(3)之间设置有三组第二支撑板(29),三组第二支撑板(29)的顶端分别与旋转轴(33)的底端轴承连接,旋转轴(33)的底部设置有第四传动轮(36),三组旋转轴(33)的顶端分别与转动轮(34)的底端连接,三组第四传动轮(36)分别与两组第三传动轮(28)通过第三皮带(32)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原料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组第二支撑板(29)的顶端均设置有防护罩(35)。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表面处理装置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原料表面处理装置,可以自动对钢板进行快速除锈,从而提高钢板除锈的工作效率,因此增强实用性的装配式钢结构原料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还包括减速电机、多组第一转动轴、第一皮带、第二皮带、第一支撑板、两组步进电机、转动板和钢刷,工作台的顶端设置有两组支撑台,工作台的底端与减速电机的顶端连接,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轮,多组第一转动轴的右端分别与右侧支撑台的左端轴承连接,多组第一转动轴的左端轴承密封分别穿出左侧支撑台的左端,多组第一转动轴的左端均设置有第二传动轮。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勇,刘金兴,徐琛,杨书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聊城科创钢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