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车载玻璃表面镀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15406发布日期:2023-05-10 23:4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3D车载玻璃表面镀膜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车载玻璃,具体涉及一种3d车载玻璃表面镀膜工艺。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互联网化等趋势日益在汽车市场渗透发展,中高档汽车触摸屏对3d车载玻璃的需求日益快速增长,3d车载玻璃正在成为车载玻璃市场的蓝海。

2、3d车载玻璃的生产工序包括开料-cnc1(玻璃铣削)-热弯-cnc2-抛光-丝印/黄光-镀膜-包装。其中,镀膜工艺是3d车载玻璃制造中的重点工序,3d车载玻璃表面需要镀设ar镀膜(减光学反射镀膜)和af镀膜(抗指纹镀膜),玻璃表面镀膜技术包括溶胶-凝胶覆膜、磁控溅射镀膜、化学气相沉积镀膜。

3、现有的ar镀膜工艺中,一般采用辊涂镀膜工艺或者采用化学气相沉积镀膜工艺,制备的ar镀膜玻璃通过多孔s io2溶胶成膜,膜层显示深蓝紫色,中国专利cn101885586b公开一种光伏玻璃表面减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无机-有机杂化硅溶胶:涂膜:疏水处理:固化处理。其优点在于:减反射膜与衬底光伏玻璃之间的膜基结合力较强,从而提高了镀膜光伏玻璃表面减反膜的耐擦拭性能。溶胶凝胶法制备减反膜尽管生产成本较低,但工艺稳定性不足,控制难度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车载玻璃表面镀膜工艺,本发明拟采用磁控溅射镀膜工艺,磁控溅射镀膜是利用荷能粒子去轰击靶材,把部分能量传给靶材原子,靶材原子从靶材中溅射出来在基体表面沉积,并形成薄膜。磁控溅射镀膜分为直流磁控溅射、中频磁控溅射、射频磁控溅射。磁控溅射镀膜玻璃常用于高端领域,除了电致变色膜,还可用于制备光热控制膜、增透减反射膜等常见玻璃表面功能膜。本发明旨在通过改进磁控溅射镀膜工艺,提供一种3d车载玻璃表面ar镀膜和af镀膜的整体镀设工艺,最终得到一种耐光学反射和抗指纹性能俱佳的3d车载玻璃,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3d车载玻璃表面镀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s1、抽真空:将3d车载玻璃置于磁控溅射沉积系统的镀膜室的溅射样品台上,将镀膜室内的真空度调整至0.0035-0.005pa;

5、s2、预溅射:在室温条件下,调控磁控溅射沉积系统的靶基距为70-80mm,溅射气氛为高纯度的保护气,溅射气压为1.2-1.4pa,靶功率为85-110w,溅射时间为5-8min,完成3d车载玻璃的预溅射;

6、s3、溅射镀膜:在3d车载玻璃的镀膜基面上,从里到外依次镀设高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和抗指纹层,调控溅射气压为1.0-1.2pa,靶功率为70-95w,溅射时间为55-85min,溅射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得复合层镀膜玻璃,完成3d车载玻璃的表面镀膜工艺。

7、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气为氩气或氮气。

8、进一步地,所述高折射率层的靶材为tio2、nb2o5和zro中的一种,所述高折射率层的镀膜厚度为30nm-75nm。

9、进一步地,所述低折射率层的靶材为sio2和alf3中的一种,所述低折射率层的镀膜厚度为35nm-90nm。

10、进一步地,所述抗指纹层的靶材为混合靶材,所述混合靶材的制备过程:将钛粉和聚四氟乙烯微粉按照质量比1.25-1.3:1充分搅拌混合后压块,得所述混合靶材。

11、进一步地,所述抗指纹层的镀膜厚度为45nm-150nm。

12、进一步地,所述3d车载玻璃在镀膜前需经预处理:利用无水乙醇对3d车载玻璃的镀膜基面进行超声清洗15min,接着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15min,再置于80℃条件的烘干室内干燥30min,完成3d车载玻璃的预处理。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3d车载玻璃表面镀膜工艺,通过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交替层形成了耐光学反射层,通过所述耐光学反射层能够有效减少外部光线在3d车载玻璃表面的反射光;在进行抗指纹层的镀设过程中,采用了钛和聚四氟乙烯作为混合靶材,同时采用了氮气和氩气作为溅射气氛进行磁控溅射,在3d车载玻璃表面形成氮化钛和聚四氟乙烯的抗指纹镀层,该抗指纹镀层具有较好的抗水抗油特性,能够有效避免指纹对3d车载玻璃表面的污染。



技术特征:

1.一种3d车载玻璃表面镀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车载玻璃表面镀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为氩气或氮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车载玻璃表面镀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折射率层的靶材为tio2、nb2o5和zro中的一种,所述高折射率层的镀膜厚度为30nm-75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车载玻璃表面镀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折射率层的靶材为sio2和alf3中的一种,所述低折射率层的镀膜厚度为35nm-9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车载玻璃表面镀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指纹层的靶材为混合靶材,所述混合靶材的制备过程:将钛粉和聚四氟乙烯微粉按照质量比1.25-1.3:1充分搅拌混合后压块,得所述混合靶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车载玻璃表面镀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指纹层的镀膜厚度为45nm-15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车载玻璃表面镀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3d车载玻璃在镀膜前需经预处理:利用无水乙醇对3d车载玻璃的镀膜基面进行超声清洗15min,接着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15min,再置于80℃条件的烘干室内干燥30min,完成3d车载玻璃的预处理。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车载玻璃表面镀膜工艺,属于车载玻璃技术领域,包括玻璃基面预处理、抽真空、预溅射和溅射镀膜过程,溅射镀膜过程中在3D车载玻璃的镀膜基面上,从里到外依次镀设高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和抗指纹层,本发明通过高折射率层和低折射率层交替设置形成了耐光学反射层,耐光学反射层能够有效减少外部光线在3D车载玻璃表面的反射光;在进行抗指纹层的镀设过程中,采用了钛和聚四氟乙烯作为混合靶材,同时采用了氮气和氩气作为溅射气氛进行磁控溅射,在3D车载玻璃表面形成氮化钛和聚四氟乙烯的抗指纹镀层,该抗指纹镀层具有较好的抗水抗油特性,能够有效避免指纹对3D车载玻璃表面的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张少波,陈诚,杨金发,樊黎虎,胡克军,罗丹,杨波,张中启,董艳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蚌埠华益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