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铝脱氧工业纯铁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090934发布日期:2023-05-07 02:36阅读: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冶金,特别涉及一种非铝脱氧工业纯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工业纯铁是一种含碳量很低的金属材料,其化学成分主要是铁,其他合金元素越低越好。工业纯铁室温组织以铁素体为主,具有质地柔软、韧性大、延展性好、电磁性能优异等特点。原料纯铁中的al及al2o3类夹杂物在后续制备过程中容易导致喷嘴堵塞和甩带断裂,故炼钢过程无法采用铝脱氧;同时工业纯铁的锰含量极低,且要求硅含量不宜过高,冶炼过程的氧含量控制难度极大。钢水锰含量和氧含量控制,为该钢种冶炼的难点。

2、为了控制钢水锰含量,一般需采用低锰铁水和低锰废钢,低锰铁水可通过公司内部协调供应,但市面上收集的废钢或者本厂内部常规方式回收的废钢,锰含量相对比较高,低锰废钢难以获取。目前市面采购的废钢锰含量非常不稳定,分布在0.1~1.5%之间,均值约0.35%左右,并且低锰废钢和高锰废钢混合在一块难以区分;采用此类废钢结合转炉单渣法冶炼,转炉终点锰含量难以达到要求。

3、专利cn115261564 a公开了非晶软磁薄带用非铝脱氧原料纯铁及其制备方法,得到的工业纯铁按照质量百分比其组分含量为:[c]≤0.005%、[si]≤1.0%、[mn]≤0.06%、[p]≤0.015%、[s]≤0.010%、[al]≤0.005%、[ti]≤0.0040%、[n]≤0.0040%、t[o]≤0.007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si含量要求为≤1.0%,t[o]为≤0.0070%。采用脱硫、脱锰铁水,不添加废钢,并配合转炉双渣法冶炼控制转炉终点锰含量;同时在不采用铝脱氧的情况下,为了控制钢水氧含量,钢水中的硅含量在0.65%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铝脱氧工业纯铁的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该工业纯铁成分为:[c]≤0.01%、[si]≤0.50%、[mn]≤0.05%、[p]≤0.02%、[s]≤0.010%、[ti]≤0.005%、[al]≤0.005%、[o]≤0.002%,其余为fe。本发明生产过程采用内部生产的低锰、低硫渣钢作为专用废钢,可降低锰含量控制的难度;rh脱氧过程采用硅+石灰粉组合脱氧,可实现低硅钢水深脱氧。

2、工艺流程如下:

3、bof冶炼→lf精炼→rh脱碳脱氧→连铸,具体步骤及工艺参数为:

4、步骤一、bof冶炼,转炉冶炼采用铁水+专用废钢的冶炼方式,铁水比控制在70%~80%,专用废钢比控制在20%~30%,采用单渣法冶炼;终点温度控制在1620~1650℃,终点成分控制在[c]≤0.05%,[mn]≤0.05%,[p]≤0.015%,[s]≤0.025%,[ti]≤0.002%;出钢过程不加脱氧剂和合金,仅加入石灰和萤石,采用滑板+挡渣塞双挡操作。

5、步骤二、lf精炼,钢水到达精炼后通电升温,精炼处理结束后钢水温度控制在1640~1670℃,钢水成分为[c]≤0.05%、[mn]≤0.05%、[p]≤0.015%、[s]≤0.025%、[o]0.04-0.09%。

6、步骤三、rh脱碳脱氧,rh到站温度控制在1630~1660℃,钢水到达rh后进行循环脱碳处理,采用氩气作为提升气体,真空度控制在67~1000pa,脱碳处理后控制钢水碳含量≤0.002%,钢水氧含量0.02%~0.06%;之后加入低钛低铝硅铁和石灰进行脱氧处理;破空后加入碳含量≤2%的低碳钢包覆盖剂。

7、步骤四、连铸,连铸工序选用160mm×160mm断面生产,连铸中包采用整体式涂抹料塞棒中包,中包烘烤至1050~1150℃,开浇第一炉过热度控制在40~50℃,连浇炉过热度控制在25~35℃,拉速控制在2.1~2.5m/min;结晶器采用电磁搅拌和非正弦振动模式;二冷采用气雾冷却,弱冷配水;连铸过程使用含碳量≤2%的低碳中包覆盖剂和含碳量≤8%超低碳保护渣。

8、进一步,作为优选,步骤一中,转炉采用单渣法冶炼,铁水锰含量≤0.30%、硫含量≤0.03%,采用低硫钢种(如帘线钢)转炉冶炼回收的渣钢作为专用废钢,其成分为[c]≤0.15%、[mn]≤0.10%、[p]≤0.04%、[s]≤0.025%、[ti]≤0.005%。

9、进一步,作为优选,步骤一中,转炉终点钢水氧含量控制在0.05%~0.10%,终点炉渣碱度控制在3.0~3.5,炉渣feo控制在15%~25%。

10、进一步,作为优选,步骤一中,石灰加入量为3~6kg/t,萤石加入量为1~3kg/t。

11、进一步,作为优选,步骤三中,循环脱碳的氩气流量为100~150nm3/h,循环时间控制在3~8min。

12、进一步,作为优选,步骤三中,脱氧处理中低钛低铝硅铁加入量为3.0~6.5kg/t,石灰加入量为2.5~4.5kg/t,脱氧处理后钢水硅含量控制在0.15%~0.45%,硫含量控制在≤0.01%,炉渣碱度>3.0。

13、进一步,作为优选,步骤三中,低钛低铝硅铁的成分为[si]:70~80%、[al]≤0.03%、[ti]≤0.02%、[p]≤0.02%、[s]≤0.010%,其余为铁。

14、进一步,作为优选,步骤三中,脱氧处理后钢水氧含量≤0.002%。

15、进一步,作为优选,步骤四中,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为120~180a,频率为2.2~2.8hz;结晶器振幅控制在-2.5~2.5mm,频率控制在130+40v opm。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7、1、转炉冶炼回收的渣钢,该渣钢为低锰的废钢,更有利于控制钢水锰含量,转炉无需采用全铁水、双渣法冶炼,降低了转炉冶炼难度。

18、2、rh采用硅脱氧处理,且喷入石灰粉,脱氧产物sio2与石灰粉中的cao结合,生成稳定的2cao·sio2,促进脱氧反应的进行,通过炉渣碱度的控制,实现低硅条件下(0.15%~0.30%)的深脱氧处理,脱氧后的钢水氧含量可控制在20ppm以内。

19、3、rh处理过程造高碱度、低氧化性炉渣,具备脱硫条件,处理后钢水硫含量能稳定控制在0.01%以内,无需额外进行铁水脱硫处理。



技术特征:

1.一种非铝脱氧工业纯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工艺流程为:bof冶炼→lf精炼→rh脱碳脱氧→连铸,具体步骤及工艺参数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铝脱氧工业纯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单渣法冶炼,铁水中锰含量≤0.30%、硫含量≤0.03%,采用的专用废钢为低硫钢种转炉冶炼回收的渣钢,其成分为[c]≤0.15%、[mn]≤0.10%、[p]≤0.04%、[s]≤0.025%、[ti]≤0.00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铝脱氧工业纯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转炉终点钢水氧含量控制在0.05%~0.10%,终点炉渣碱度控制在3.0~3.5,炉渣feo控制在15%~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铝脱氧工业纯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石灰加入量为3~6kg/t,萤石加入量为1~3kg/t。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铝脱氧工业纯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循环脱碳的氩气流量为100~150nm3/h,循环时间控制在3~8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铝脱氧工业纯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脱氧处理中低钛低铝硅铁加入量为3.0~6.5kg/t,石灰加入量为2.5~4.5kg/t,脱氧处理后钢水硅含量控制在0.15%~0.45%,硫含量控制在≤0.01%,炉渣碱度>3.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铝脱氧工业纯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低钛低铝硅铁的成分为[si]70~80%、[al]≤0.03%、[ti]≤0.02%、[p]≤0.02%、[s]≤0.010%,其余为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铝脱氧工业纯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脱氧处理后钢水氧含量≤0.00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铝脱氧工业纯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为120~180a,频率为2.2~2.8hz;结晶器振幅控制在-2.5~2.5mm,频率控制在130+40vopm。

10.一种非铝脱氧工业纯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纯铁按重量百分比其成分为:[c]≤0.01%、[si]≤0.50%、[mn]≤0.05%、[p]≤0.02%、[s]≤0.010%、[ti]≤0.005%、[al]≤0.005%、[o]≤0.002%,其余为fe。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铝脱氧工业纯铁的制备方法,该材料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算为,[C]≤0.01%、[Si]≤0.50%、[Mn]≤0.05%、[P]≤0.02%、[S]≤0.010%、[Ti]≤0.005%、[Al]≤0.005%、[O]≤0.002%,其余为Fe;具体工艺流程为:BOF冶炼;LF精炼;RH脱碳脱氧;连铸。本发明采用转炉冶炼回收的专用低锰废钢,降低了锰含量控制的难度,同时RH脱氧过程采用硅+石灰粉组合脱氧工艺,实现低硅条件下的深脱氧处理,钢水氧含量能稳定控制在0.002%以内,且RH处理后钢水硫含量能稳定控制在0.01%以内,无需额外进行铁水脱硫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管挺,刘宇龙,于飞,周淼,杨成威,孟晓玲,屈志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