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阴极保护电位自动采集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1293发布日期:2023-06-29 12:39阅读:16来源:国知局

所属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阴极保护电位自动采集仪,尤其是既不需要外接电源,又不靠自带的一次性电池,而仅依靠阴极保护内部系统供电,就能永久正常工作的管道阴极保护电位自动采集仪。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油气管道阴极保护系统中,管道阴极保护电位自动采集仪自备的电源是一次性电池,由于一次性电池容量的限制,电位自动采集仪采集的阴极保护参数和腐蚀数据的频次、连续工作的时间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经常更换电池增加了检修和维护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管道阴极保护电位自动采集仪需要经常更换电池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由阴极保护系统内部自供电的管道阴极保护电位自动采集仪,该阴极保护电位自动采集仪,不仅能完成管道阴极保护电位和腐蚀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传输,尤其是能在没有外部电源和内置一次性电池的条件下,实现对管道阴极保护电位自动采集仪提供充足且永久的供电。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包括基墩和桩体下部埋入地下的测试桩,埋入测试桩外土壤下的传感器模块和已经阴极保护的埋地管道,从测试桩体用接地导线连接埋入地下的接地体,装入测试桩体内的接线板和数据采集仪,安装在测试桩体上端的通讯天线或者是安装在测试桩外的采集仪光缆接续盒和主光缆接续盒;前述埋入土壤中的传感器模块,可以是参比管、极化探头、参比电极中的一种。

4、用导线顺序电连接已阴极保护的管道、接线板到数据采集仪的阴保信号测试输入端;用导线顺序电连接传感器模块、接线板到数据采集仪的参比输入端;再由导线顺序电连接的数据采集仪的输出端子到通讯天线,或者再由数据采集仪的输出导线尾缆电连接入采集仪光缆接续盒,并由采集仪光缆接续盒输出光纤尾缆输出。

5、当阴极保护电位自动采集仪为无线通讯型时,由传感器模块和阴极保护管道采集的阴极保护参数和腐蚀数据输入数据采集仪,经采集、储存、数据变换后通过通讯天线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

6、当阴极保护电位自动采集仪为光纤通讯型时,由传感器模块和阴极保护管道采集的阴极保护参数和腐蚀数据输入数据采集仪,经采集、储存、数据变换后通过采集仪光缆接续盒转换为光通讯信号,并由光缆接续盒光纤尾缆输出;

7、在测试桩内设置的电源电路包括dc/dc升压模块、蓄电池组和二极管;各模块和元件间电连接关系是:dc/dc升压模块的输出端正、负极分别对应电连接到蓄电池组的正、负极;蓄电池组的正、负极电连接数据采集仪电源输入端相应的正、负极端口;dc/dc升压模块输入端的正极电连接测试桩的金属桩体,并通过接地导线与接地体电连接;dc/dc升压模块输入端的负极依序按正极、负极方向串联二极管后再与已保护管道电连接。

8、管道阴极保护电位自动采集仪的电源电路方案是:

9、采集管道的阴极保护负电位与大地电位之间的直流负电位差作为dc/dc升压模块的输入电压,由dc/dc升压模块的直流/直流升压方法进行升压,升压后的正压直流电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蓄电池组对数据采集仪和各用电电路供电;

10、在dc/dc升压模块的输入端负极电路采用设置二极管的止逆单向电路,避免电源电路输入端电位对管道断电电位测试准确性造成影响。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无外接电源和未安装一次性电池的情况下,利用管道自身的阴极保护电流作为电源,经直流升压后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为管道阴极保护电位自动采集仪的正常工作提供充足且长期的供电。



技术特征:

1.一种管道阴极保护电位自动采集仪,包括:基墩和桩体下部埋入地下的测试桩,埋入测试桩外土壤下的传感器模块和已经阴极保护的埋地管道,从测试桩体用接地导线连接并埋入地下的接地体,装入测试桩体内的接线板和数据采集仪,安装在测试桩体外上端的通讯天线或者是安装在测试桩外的采集仪光缆接续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阴极保护电位自动采集仪,其特征是:所述的测试桩的桩体外形,是由钢管制成的桩型结构,或者是由金属制成的箱型结构。

3.一种管道阴极保护电位自动采集仪的电源电路方法,其特征是:采集管道的阴极保护负电位与大地电位之间的直流负电位差作为dc/dc升压模块的输入电压,由dc/dc升压模块的直流/直流升压方法进行升压,升压后的正压直流电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蓄电池组对数据采集仪和各用电电路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是:在dc/dc升压模块的输入端负极电路采用设置二极管的止逆单向电路,避免电源电路输入端电位对管道断电电位测试准确性造成影响。


技术总结
一种管道阴极保护电位自动采集仪,采集仪中增加DC/DC升压模块和蓄电池组,DC/DC升压模块以地电位与管道的阴极保护负电位间的直流电压差作为输入电压进行升压,升压后的直流电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蓄电池组对采集仪的各用电电路和电路模块提供了充足、连续且长期的供电,避免经常更换内置电池的不足。

技术研发人员:吴发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任连富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