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精密软态不锈钢带的退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07152发布日期:2023-07-27 18:53阅读:28来源:国知局
超薄精密软态不锈钢带的退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不锈钢带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薄精密软态不锈钢带的退火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石油化工、精密医疗器械、电子信息、通讯、仪器仪表、环保能源、轻工纺织等高新技术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提高。这些行业对软态不锈钢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厚度规格进一步减小,同时需要保证尺寸精度、平整度及表面质量。在保证表面装饰性和耐腐蚀性不变的情况下,不锈钢产品厚度减小,幅宽增大,可减少不锈钢材用量,实现节能、减材、减排。

2、在软态不锈钢带的制作过程中,常常需要退火炉进行退火。退火,是将金属机件放在不同的退火炉内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通常是自然冷却,有时是控制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目的是使经过铸造、锻轧、焊接或切削加工的材料或工件软化,降低硬度改善塑性和韧性,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去除残余应力,或得到预期的物理性能。

3、但是在退火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反复对退火炉内的加热区域进行升温,能耗较高,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软态不锈钢带退火过程中能耗较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超薄精密软态不锈钢带的退火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超薄精密软态不锈钢带的退火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超薄精密软态不锈钢带的退火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进料的进料口及用于出料的出料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一端位于进料口处,另一端位于出料口处,所述循环管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鼓风风机,所述鼓风风机设置于所述循环管道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侧壁上,所述鼓风风机朝向所述进料口的方向设置。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退火炉对软态不锈钢带进行退火的过程中,由于循环管道的存在,且循环管道靠近冷却区域的侧壁上安装有鼓风风机,鼓风风机朝向加热区域的方向鼓风,从而在进行冷却时,多余的热气可以从循环管道内在鼓风风机的吹动下朝向加热区域的方向移动,以快速对加热区域内的温度进行增加,降低了加热区域内的能源消耗。

5、可选的,所述循环管道的顶部侧壁上开设有换气孔,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换气孔的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所述换气孔之间设置有连通管道,所述换气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对换气孔进行封盖的封盖板。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本申请中的退火装置在使用时,当热气无需进入到加热区域内时,可以从换气孔及散热孔内逸散至壳体外部,并由连通管道对热气进行束缚,使得热气不易进入到壳体内部,从而不易使得壳体的外表面升温。

7、可选的,所述封盖板的侧壁上设置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位于所述循环管道内,所述联动板远离所述封盖板的一端与所述循环管道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封盖板靠近所述联动板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带动所述封盖板及所述联动板转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通过驱动电机对换气孔及封盖板的整体角度进行控制,换气孔及封盖板的转动角度不同,其散热的效率及热循环的效率均会产生改变,提升了系统整体的适用性。

9、可选的,所述循环管道内设置有限制风机,所述限制风机设置于所述循环管道的侧壁上,所述限制风机朝向所述联动板远离所述封盖板的一端,所述限制风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电性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风机安装于循环管道的顶壁上,且朝向正下方鼓气,限制风机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当驱动电机带动封盖板封盖住换气孔时,则限制风机启动,将热气从联动板及循环管道的缝隙中吹入到加热区域内,提高了换热效率。

11、可选的,所述循环管道内设置有启闭板,所述启闭板设置于所述循环管道靠近所述进料口的一端,所述启闭板用于对所述循环管道进行封闭。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闭板可以转动至与循环管道的端壁贴合,从而对循环管道进行封盖,从而对循环管道是否进行热循环进行选择。

13、可选的,所述启闭板的侧壁开设有启闭滑槽,所述启闭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启闭滑块,所述启闭滑块上转动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设置于所述启闭板靠近所述启闭板的侧壁上,所述联动杆远离所述启闭板的一端与所述联动板转动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故而当无需散热时,则驱动电机带动封盖板将换气孔封盖,则此时联动板朝向靠近启闭板的方向转动,联动杆将启闭板从循环管道的端壁上顶起,以实现通过循环管道的热交换。

15、可选的,所述启闭板远离所述联动杆的侧壁上设置有复位块,所述复位块设置于所述启闭板靠近所述循环管道顶壁的位置,所述壳体的内侧顶壁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复位块的侧壁相抵,所述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电机需要带动联动板朝向远离启闭板的方向转动时,则此时复位弹簧的弹性可以快速对启闭板进行推动,从而降低了驱动电机的运转功率,降低了能耗。

17、可选的,所述复位弹簧靠近所述复位块的一端上设置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与所述复位块的侧壁相抵。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块与复位块相抵,从而提升了复位弹簧在对启闭板进行复位时的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复位弹簧内插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抵接块靠近所述限位杆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插设于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杆通过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抵接块滑动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内插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一端与壳体的内侧壁连接,抵接块靠近限位杆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杆插设于限位槽内,从而降低了限位弹簧过度扭曲的可能性。

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2、1、在通过退火炉对软态不锈钢带进行退火的过程中,由于循环管道的存在,且循环管道靠近冷却区域的侧壁上安装有鼓风风机,鼓风风机朝向加热区域的方向鼓风,从而在进行冷却时,多余的热气可以从循环管道内在鼓风风机的吹动下朝向加热区域的方向移动,以快速对加热区域内的温度进行增加,降低了加热区域内的能源消耗。

23、2、本申请中的退火装置在使用时,当热气无需进入到加热区域内时,可以从换气孔及散热孔内逸散至壳体外部,并由连通管道对热气进行束缚,使得热气不易进入到壳体内部,从而不易使得壳体的外表面升温。

24、3、当无需散热时,则驱动电机带动封盖板将换气孔封盖,则此时联动板朝向靠近启闭板的方向转动,联动杆将启闭板从循环管道的端壁上顶起,以实现通过循环管道的热交换。



技术特征:

1.一种超薄精密软态不锈钢带的退火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进料的进料口(11)及用于出料的出料口(1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循环管道(13),所述循环管道(13)一端位于进料口(11)处,另一端位于出料口(12)处,所述循环管道(1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鼓风风机(14),所述鼓风风机(14)设置于所述循环管道(13)靠近所述出料口(12)的侧壁上,所述鼓风风机(14)朝向所述进料口(11)的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精密软态不锈钢带的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13)的顶部侧壁上开设有换气孔(2),所述壳体(1)靠近所述换气孔(2)的侧壁上开设有散热孔(21),所述散热孔(21)与所述换气孔(2)之间设置有连通管道(22),所述换气孔(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对换气孔(2)进行封盖的封盖板(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精密软态不锈钢带的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板(23)的侧壁上设置有联动板(3),所述联动板(3)位于所述循环管道(13)内,所述联动板(3)远离所述封盖板(23)的一端与所述循环管道(13)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封盖板(23)靠近所述联动板(3)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电机(31),所述驱动电机(31)用于带动所述封盖板(23)及所述联动板(3)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精密软态不锈钢带的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13)内设置有限制风机(32),所述限制风机(32)设置于所述循环管道(13)的侧壁上,所述限制风机(32)朝向所述联动板(3)远离所述封盖板(23)的一端,所述限制风机(32)与所述驱动电机(31)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精密软态不锈钢带的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13)内设置有启闭板(4),所述启闭板(4)设置于所述循环管道(13)靠近所述进料口(11)的一端,所述启闭板(4)用于对所述循环管道(13)进行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薄精密软态不锈钢带的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板(4)的侧壁开设有启闭滑槽(41),所述启闭滑槽(41)内滑动连接有启闭滑块(42),所述启闭滑块(42)上转动连接有联动杆(43),所述联动杆(43)设置于所述启闭板(4)靠近所述启闭板(4)的侧壁上,所述联动杆(43)远离所述启闭板(4)的一端与所述联动板(3)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薄精密软态不锈钢带的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板(4)远离所述联动杆(43)的侧壁上设置有复位块(5),所述复位块(5)设置于所述启闭板(4)靠近所述循环管道(13)顶壁的位置,所述壳体(1)的内侧顶壁上设置有复位弹簧(51),所述复位弹簧(51)与所述复位块(5)的侧壁相抵,所述复位弹簧(51)处于压缩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薄精密软态不锈钢带的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51)靠近所述复位块(5)的一端上设置有抵接块(52),所述抵接块(52)与所述复位块(5)的侧壁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薄精密软态不锈钢带的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51)内插设有限位杆(54),所述限位杆(54)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抵接块(52)靠近所述限位杆(54)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53),所述限位杆(54)插设于限位槽(53)内,所述限位杆(54)通过所述限位槽(53)与所述抵接块(52)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薄精密软态不锈钢带的退火装置,涉及不锈钢带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进料的进料口及用于出料的出料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一端位于进料口处,另一端位于出料口处,所述循环管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鼓风风机,所述鼓风风机设置于所述循环管道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侧壁上,所述鼓风风机朝向所述进料口的方向设置。本申请具有快速对加热区域内的温度进行增加,降低了加热区域内的能源消耗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蔡大祥,冯振军,宋胜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贯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