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磁性粉末、复合磁性体和电子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58263发布日期:2023-10-26 07:3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金属磁性粉末、复合磁性体和电子部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含以co为主成分的金属纳米颗粒的金属磁性粉末、复合磁性体和电子部件。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在手机或无线lan设备等各种通信设备中所含的高频电路中,工作频率达到吉赫兹频带(例如3.7ghz频带(3.6~4.2ghz)、4.5ghz频带(4.4~4.9ghz频带))。作为搭载于这种高频电路的电子部件,举出例如:电感器、天线、应对高频噪声用的滤波器等。在内置于这种高频用途的电子部件的线圈中,通常使用具有非磁性的磁芯的空芯线圈,但为了提高电子部件的特性,要求开发能够应用到高频用途的电子部件的磁性材料。

2、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用于高频的磁性材料,公开了由金属纳米颗粒构成的磁性材料。金属纳米颗粒与微米级的金属磁性粒子相比,能够减少每单位粒子的磁畴数,能够降低高频段下的涡电流损耗。但是,即使是专利文献1的磁性材料,当工作频率超过1ghz时,磁导率也会极端地降低(专利文献1的图2),磁损耗增大。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032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2、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实际情况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吉赫兹频带的高频区域中,磁导率高且磁损耗低的金属磁性粉末和包含该金属磁性粉末的复合磁性体及电子部件。

3、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4、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磁性粉末,

5、主成分为co,

6、包含平均粒径(d50)为1nm以上100nm以下的金属纳米颗粒,

7、各个上述金属纳米颗粒的主相为hcp-co,

8、上述金属磁性粉末包含fcc-co或/和ε-co作为副相。

9、本发明的金属磁性粉末通过具有上述的特征,能够在吉赫兹频带的高频区域兼顾且得到高的磁导率和低的磁损耗。

10、将上述金属磁性粉末中的hcp-co的比例设为whcp,将fcc-co的比例设为wfcc,将ε-co的比例设为wε,

11、优选的是,whcp/(whcp+wfcc+wε)为70%以上99%以下。

12、优选的是,上述金属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d50)为1nm以上70nm以下。

13、优选的是,上述金属磁性粉末包含zn,

14、zn存在于纳米颗粒的表面或/和上述纳米颗粒的内部。

15、本发明的复合磁性体包含上述金属磁性粉末和树脂。

16、通过复合磁性体包含上述的金属磁性粉末,能够在吉赫兹频带的高频区域适当地兼顾高磁导率和低磁损耗。

17、优选的是,上述复合磁性体包含zn。

18、上述的金属磁性体及复合磁性体能够适用于高频电路中搭载的电感器、天线、滤波器等电子部件。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磁性粉末,其包含co作为主成分,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磁性粉末,其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磁性粉末,其中,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磁性粉末,其中,

5.一种复合磁性体,其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磁性粉末和树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磁性体,其包含zn。

7.一种电子部件,其包含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磁性粉末。

8.一种电子部件,其包含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复合磁性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磁性粉末,包含Co作为主成分,其中,金属磁性粉末包含平均粒径(D50)为1nm以上100nm以下的金属纳米颗粒。各金属纳米颗粒的主相为hcp-Co,金属磁性粉末包含fcc-Co或/和ε-Co作为副相。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恭平,伊藤宽史,金田功,吉留和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TDK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