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开浇方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9538发布日期:2023-10-06 15:2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铸开浇方式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钢材加工,尤其是指一种连铸开浇方式。


背景技术:

1、连铸开浇是一种对金属的浇铸方式,而在进行连铸开浇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钢水包,钢水包是一种用于炼钢厂或铸造厂的装置,其可在平炉、电炉或转炉前承接钢水,并可将钢水运送至需要浇铸的地点,便于对钢水进行浇注作业。

2、现有的钢水包具有吊装支架、摇把和储存桶,吊装支架安装在储存桶的顶端,摇把设置在吊装支架的一侧,在需要进行浇铸作业时,可将钢水倒进储存桶内,并通过吊装支架来将储存桶运送至需要浇铸的地点,可通过摇把来改变储存桶的角度,便于将钢水倒出。

3、现有技术中,在需要将钢水包内的钢水进行倒出时,由于现有的通常是通过摇把来对钢水进行旋转,因此储存桶在进行倒出时,由于储存桶的倾斜角度有限,因此不便于将储存桶底部的钢水进行倒出,易使钢水在储存桶的底部积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连铸开浇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铸开浇方式,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

3、s1:将钢原料放入锅炉内加热,直至将钢融化成钢水,并将钢水倒入储存装置内,通过储存装置来将钢水运送至需要浇铸的地点;

4、s2:在将储存装置移动至需要浇铸的地点后,可将钢水倒入结晶器内,并通过结晶器来将钢水进行冷却;

5、s3:在结晶器的底部设置塞棒,并将塞棒的高度抬升至10-12mm,时间持续2-8秒,确保有足够钢水包裹;

6、s4:将引锭件的位置抬升至8mm,持续时间10秒,可减少钢水流动,并确保钢铸充分凝固,防止起步漏钢;

7、s5:将引锭件的位置抬升位置6mm,直至起步拉浇,起步后塞棒控制切换到自动调节模式,控制钢水的流动防止钢流过大起步溢钢。

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1中的储存装置具体为:所述储存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形状为门字形,所述支架设置在罐体的顶端,所述支架顶端固接有挂环,所述支架一侧固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罐体一侧设置有倒出组件;

9、所述倒出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接在罐体一侧的内壁,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壁滑动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一侧固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形状为门字形,所述连接杆一侧伸入罐体的内壁,所述连接杆远离螺母的一侧底部固接有推板,所述推板呈倾斜设置,所述罐体内壁底部设置有斜坡,所述斜坡倾斜角度与推板的倾斜角度一致,所述推板设置在斜坡的顶端。

1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罐体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形状为方形,所述推板外壁固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壁,所述滑块远离推板的一侧固接有刮齿,所述刮齿形状为锥形,所述滑块、刮齿和滑槽均设置有六组,并呈圆周分布于罐体的内壁。

1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内壁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底部设置在推板的内部,所述连接杆顶端固接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一侧固接有传输杆,所述传输杆设置在放置槽的内壁,所述传输杆底部固接在推板的内壁。

1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板底部固接有刷齿,所述刷齿材质为镍基合金,所述刷齿设置有多组,并呈圆周分布于推板的底部,所述刷齿的底部紧贴斜坡的顶端。

1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接有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罐体的顶端,所述盖板形状为圆形,所述盖板顶端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固接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形状为漏斗状。

1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一侧底部固接有侧板,所述侧板旋转为弧形,所述侧板远离连接杆的一侧固接有滑框,所述滑框设置在罐体与支架之间,所述滑框远离侧板的一侧固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侧板内壁均设置有刷板,所述侧板、滑框和连接板均设置有两组,并呈对称分布于罐体的两侧。

1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罐体底部固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两侧开设有侧槽,所述侧槽的宽度大于滑框的宽度。

1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罐体一侧顶端固接有倒出口,所述倒出口设置在罐体远离连接杆的一端,所述倒出口远离罐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倒出口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延长片,所述倒出口远离罐体的一侧顶端固接有凸块,所述延长片靠近倒出口的一侧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凸块设置在凹槽的顶端,所述凸块底部固接有第一磁铁,所述凹槽顶端固接有第一铁块,所述第一磁铁的底部紧贴在第一铁块的底部。

1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延长片底部固接有第二磁铁,所述倒出口底部固接有第二铁块。

18、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9、1.本发明通过吊装设备来将挂环进行吊起,随后可通过吊装设备带动支架底部设置的罐体进行移动,并将罐体移动至需要浇铸的地点,随后可启动第一电机,使第一电机带动一侧设置的罐体进行倾斜,可通过罐体的倾斜来将罐体内的钢水向下方进行倒出,同时可启动第二电机,使第二电机带动顶端设置的螺纹杆进行转动,并通过螺纹杆的转动来带动其外壁设置的螺母进行滑动,而螺母在进行滑动时,可带动一侧设置连接杆向上方进行移动,由于连接杆形状为门字形,因此在连接杆在移动时,可带动罐体内壁设置的推板向上方进行移动,由于推板设置在罐体的内壁底部,可通过推板的向上移动来带动罐体内部的钢水向一侧进行倒出,解决了钢水在倒出时易积存在罐体底部的问题。

20、2.本发明通过在罐体的一侧设置倒出口,可便于将钢水进行倒出,而在需要对较小的浇筑口进行浇铸处理时,可将延长片进行翻转,并通过转轴来使延长片翻转至倒出口的一侧,直至延长片一侧顶端的凹槽设置在倒出口一侧的凸块底部,可使凹槽顶端设置的第一铁块被凸块底部设置的第一磁铁所吸引,从而可将延长片安装在倒出口的一侧,可便于通过延长片来将钢水倒出处进行限定,从而便于将钢水倒入较小的浇筑口内,通过在倒出口的底部设置第二铁块,可在需要将延长片收回时,便于将延长片通过转轴进行翻转,直至将延长片底部设置的第二磁铁吸附在第二铁片的底部,从而可将延长片固定在倒出口的底部。



技术特征:

1.一种连铸开浇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开浇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储存装置具体为:所述储存装置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形状为门字形,所述支架(2)设置在罐体(1)的顶端,所述支架(2)顶端固接有挂环(3),所述支架(2)一侧固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罐体(1)一侧设置有倒出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铸开浇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壁开设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形状为方形,所述推板(10)外壁固接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滑动连接在滑槽(11)的内壁,所述滑块(12)远离推板(10)的一侧固接有刮齿(13),所述刮齿(13)形状为锥形,所述滑块(12)、刮齿(13)和滑槽(11)均设置有六组,并呈圆周分布于罐体(1)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铸开浇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9)内壁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底部设置在推板(10)的内部,所述连接杆(9)顶端固接有振动电机(14),所述振动电机(14)一侧固接有传输杆(15),所述传输杆(15)设置在放置槽的内壁,所述传输杆(15)底部固接在推板(10)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铸开浇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0)底部固接有刷齿(16),所述刷齿(16)材质为镍基合金,所述刷齿(16)设置有多组,并呈圆周分布于推板(10)的底部,所述刷齿(16)的底部紧贴斜坡(5)的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铸开浇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9)的顶端固接有盖板(18),所述盖板(18)设置在罐体(1)的顶端,所述盖板(18)形状为圆形,所述盖板(18)顶端远离连接杆(9)的一侧固接有进料口(22),所述进料口(22)形状为漏斗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铸开浇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9)一侧底部固接有侧板(19),所述侧板(19)旋转为弧形,所述侧板(19)远离连接杆(9)的一侧固接有滑框(20),所述滑框(20)设置在罐体(1)与支架(2)之间,所述滑框(20)远离侧板(19)的一侧固接有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和侧板(19)内壁均设置有刷板,所述侧板(19)、滑框(20)和连接板(21)均设置有两组,并呈对称分布于罐体(1)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铸开浇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底部固接有底座(17),所述底座(17)两侧开设有侧槽,所述侧槽的宽度大于滑框(20)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连铸开浇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一侧顶端固接有倒出口(23),所述倒出口(23)设置在罐体(1)远离连接杆(9)的一端,所述倒出口(23)远离罐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24),所述转轴(24)远离倒出口(2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延长片(25),所述倒出口(23)远离罐体(1)的一侧顶端固接有凸块(26),所述延长片(25)靠近倒出口(23)的一侧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凸块(26)设置在凹槽的顶端,所述凸块(26)底部固接有第一磁铁(27),所述凹槽顶端固接有第一铁块(28),所述第一磁铁(27)的底部紧贴在第一铁块(28)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连铸开浇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片(25)底部固接有第二磁铁(29),所述倒出口(23)底部固接有第二铁块(3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开浇方式;包括以下步骤:将钢原料放入锅炉内加热,直至将钢融化成钢水,并将钢水倒入储存装置内;本发明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罐体倾斜,可通过罐体的倾斜来将罐体内的钢水向下方进行倒出,同时可启动第二电机,使第二电机带动顶端设置的螺纹杆进行转动,并通过螺纹杆的转动来带动其外壁设置的螺母进行滑动,而螺母在进行滑动时,可带动一侧设置连接杆向上方进行移动,由于连接杆形状为门字形,因此在连接杆在移动时,可带动罐体内壁设置的推板向上方进行移动,由于推板设置在罐体的内壁底部,可通过推板的向上移动来带动罐体内部的钢水向一侧进行倒出,解决了钢水在倒出时易积存在罐体底部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施军贤,陈宏,黄春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