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有效提高光泽度的铝型材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92552发布日期:2023-11-18 12:0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设计铝型材加工,具体涉及一种可有效提高光泽度的铝型材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1、随着铸造业的持续发展,先进设备固然是保证产品质量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模具在铸造中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尤其对铝合金,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来说,模具的精确度和耐久性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铸件形状复杂程度不同,铝合金成型铸造工艺也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零件,采用不同的铸造工艺,模具形式也往往不同,但不管怎样,铝合金重力铸造模具还是有其共性的,必须选择合适的铸造工艺,铸造工艺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铸件质量和工艺出品率的高低。

2、铝型材抛光处理一般分为两种,即机械抛光与化学抛光。其中,机械抛光通过砂轮、布轮等的反复打磨,去除表面的纹路,达到镜面的效果。但是机械抛光费时费力,要达到高光泽度还需要长时间多次的打磨工序,而且在抛光打磨的过程中会产生细小的铝灰粉末,存在易爆的安全隐患,也容易进入人体造成职业病伤害。化学抛光一般是三酸抛光,但是硝酸分解太快,产生大量黄烟污染严重,处理成本昂贵,有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被大部分地区列为禁止使用的处理工艺,而且经过三酸抛光后虽然光泽度得到提升,但是挤压纹路更加明显,严重影响铝型材的外观质量。目前也有开发一些其他的抛光方式,但是都存在成本高,或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光泽度的铝型材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2、s1、制备铝合金铸锭:将配制好的铝合金原料加入熔炼炉中熔解为铝液、搅拌均匀后使用精炼剂进行精炼除气并静置一段时间,然后过滤铝液中杂质,再将铝液铸造为铝合金铸锭;使用精炼剂进行精炼除气后静置40~70分钟沉淀杂质;

3、s2、均质化处理:将铸造后的铝合金铸锭均质化处理一段时间,冷却;

4、s3、刷棒:对均质后的铝合金铸锭表面进行刷棒或剥皮处理,去除铝合金铸锭的部分表皮;

5、s4、挤压成型:将刷棒或剥皮后的铝合金铸锭进行头中尾分段加热,然后放入挤压机中进行挤压、获得挤压型材产品;头中尾分段加热的温度分别为:棒头温度450~510℃、棒中温度420~480℃、棒尾温度410~470℃;挤压型材产品的挤出速度为8~16m/mi n,挤压盛锭筒温度控制在410~470℃;挤压获得的挤压型材产品使用变频风机进行冷却处理。

6、优选地,所述铝合金原料按照如下重量份数比配制:si:0.32~0.45%,fe:≤0.11%,cu:0.02~0.04%,mn:≤0.004%,mg:0.52~0.61%,zn:≤0.03%,b:0.04~0.09%,ti:≤0.005%,单个杂质≤0.01%,杂质合计≤0.05%,余量为纯度≥99.8%的al。

7、优选地,在步骤s4之后,还包括步骤s5、矫正:挤压型材产品冷却后进行矫正。

8、优选地,挤压型材产品冷却后进行矫正,矫正量≤0.2%。

9、优选地,在步骤s5之后,还包括步骤s6、矫正时效处理:将挤压型材产品进行人工时效。

10、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6中,时效温度为200~220℃,时效保温时间为6~8h。

11、本发明的一种可有效提高光泽度的铝型材的制备工艺,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2、(1)通过调整合金成分及熔炼工艺,使铝合金在熔炼阶段内部的细小夹杂物尽量被去除干净,使铝合金在经过挤压成型后表面光泽度高,达到类似抛光后的表面效果。这样,直接省略后续抛光的工序,既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也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加快产品交付。经实际试验,利用本发明制得的挤压铝型材坯料,在使用60°光泽度仪测量其光泽度达到750~900gu,超过大部分机械抛光后的光泽度;

13、(2)成型后的铝型材具备比较高的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有效提高光泽度的铝型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有效提高光泽度的铝型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原料按照如下重量份数比配制:si:0.32~0.45%,fe:≤0.11%,cu:0.02~0.04%,mn:≤0.004%,mg:0.52~0.61%,zn:≤0.03%,b:0.04~0.09%,ti:≤0.005%,单个杂质≤0.01%,杂质合计≤0.05%,余量为纯度≥99.8%的al。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有效提高光泽度的铝型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之后,还包括步骤s5、矫正:挤压型材产品冷却后进行矫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有效提高光泽度的铝型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挤压型材产品冷却后进行矫正,矫正量≤0.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有效提高光泽度的铝型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之后,还包括步骤s6、矫正时效处理:将挤压型材产品进行人工时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有效提高光泽度的铝型材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6中,时效温度为200~220℃,时效保温时间为6~8h。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有效提高光泽度的铝型材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铝合金铸锭:将配制好的铝合金原料加入熔炼炉中熔解为铝液、搅拌均匀后使用精炼剂进行精炼除气并静置一段时间,然后过滤铝液中杂质,再将铝液铸造为铝合金铸锭;使用精炼剂进行精炼除气后静置40~70分钟沉淀杂质;S2、均质化处理;S3、刷棒;S4、挤压成型。本发明通过调整合金成分及熔炼工艺,使铝合金在熔炼阶段内部的细小夹杂物尽量被去除干净,使铝合金在经过挤压成型后表面光泽度高,达到类似抛光后的表面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潘伟津,袁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伟业铝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