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钨丝用钨粉生产工艺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65158发布日期:2023-11-09 04:33阅读:62来源:国知局
高强度钨丝用钨粉生产工艺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智能化生产,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钨丝用钨粉生产工艺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1、钨金属具有熔点高、比重大、导电性和耐磨性好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电子、机械加工、原子能等领域。然而,由于钨冶炼过程工序多、流程长,生产过程容易被污染,导致目前生产的钨粉末中夹杂有一些的杂质元素。这些杂质元素会影响钨粉末的质量和性能,使其在烧结成金属制品后结晶晶粒不均匀,产生脆性,无法适应现代高科技领域的广泛要求。

2、因此,期望一种优化的高强度钨丝用钨粉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强度钨丝用钨粉生产工艺及其方法,其对于酸洗后的钨粉在真空气氛和预定温度下进行烘干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和其他杂质,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这样,钨晶粒的结晶晶粒均匀性得到改善,脆性问题得到解决,使得钨金属制品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高科技领域的广泛要求。

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钨丝用钨粉生产方法,其包括:

3、将仲钨酸铵进行焙解处理以得到蓝色氧化钨后,再将所述蓝色氧化钨通过致密不锈钢筛网进行筛分处理以得到过筛后氧化钨;

4、将所述过筛后氧化钨进行还原处理以得到金属钨粉后,通过使用超声密封振动筛将所述金属钨粉进行筛分处理以得到过筛后金属钨粉;

5、将所述过筛后金属钨粉进行酸洗处理以得到酸洗后钨粉;

6、将所述酸洗后钨粉在真空气氛下以预定温度进行烘干处理以得到烘干钨粉;

7、通过使用超声密封振动筛将所述烘干钨粉进行筛分处理以得到超纯钨粉;

8、将所述超纯钨粉装入包装袋内,并将所述包装袋进行抽真空和填充惰性气体处理以得到成品。

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钨丝用钨粉生产工艺,其包括:

10、第一筛分处理模块,用于将仲钨酸铵进行焙解处理以得到蓝色氧化钨后,再将所述蓝色氧化钨通过致密不锈钢筛网进行筛分处理以得到过筛后氧化钨;

11、第二筛分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过筛后氧化钨进行还原处理以得到金属钨粉后,通过使用超声密封振动筛将所述金属钨粉进行筛分处理以得到过筛后金属钨粉;

12、酸洗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过筛后金属钨粉进行酸洗处理以得到酸洗后钨粉;

13、烘干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酸洗后钨粉在真空气氛下以预定温度进行烘干处理以得到烘干钨粉;

14、第三筛分处理模块,用于通过使用超声密封振动筛将所述烘干钨粉进行筛分处理以得到超纯钨粉;

15、成品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超纯钨粉装入包装袋内,并将所述包装袋进行抽真空和填充惰性气体处理以得到成品。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强度钨丝用钨粉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钨丝用钨粉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酸洗后钨粉在真空气氛下以预定温度进行烘干处理以得到烘干钨粉,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钨丝用钨粉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钨粉状态监控图像进行图像特征分析以得到钨粉状态特征,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度钨丝用钨粉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多个钨粉状态局部监控图像进行图像特征提取以得到多个钨粉状态局部特征向量,包括:将所述多个钨粉状态局部监控图像分别通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钨粉局部特征提取器以得到所述多个钨粉状态局部特征向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度钨丝用钨粉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多个钨粉状态局部特征向量进行相关性拓扑分析以得到邻域间相关性拓扑特征矩阵,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强度钨丝用钨粉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多个钨粉状态局部特征向量和所述邻域间相关性拓扑特征矩阵进行关联编码以得到全局拓扑钨粉状态特征矩阵作为所述钨粉状态特征,包括:将所述多个钨粉状态局部特征向量和所述邻域间相关性拓扑特征矩阵通过图神经网络模型以得到所述全局拓扑钨粉状态特征矩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强度钨丝用钨粉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钨粉状态特征,确定是否停止烘干,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强度钨丝用钨粉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全局拓扑钨粉状态特征矩阵进行特征分布优化以得到优化全局拓扑钨粉状态特征矩阵,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强度钨丝用钨粉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级联特征向量和所述第二级联特征向量进行非齐次希尔伯特面上空间自适应点学习以得到优化第二级联特征向量,包括:

10.一种高强度钨丝用钨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钨丝用钨粉生产工艺及其方法,其对于酸洗后的钨粉在真空气氛和预定温度下进行烘干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和其他杂质,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这样,钨晶粒的结晶晶粒均匀性得到改善,脆性问题得到解决,使得钨金属制品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高科技领域的广泛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何学文,曾祥鹏,刘星星,徐俊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赣州市光华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