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Ni低温型钢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96388发布日期:2024-01-23 12:1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5Ni低温型钢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冶金,具体为5ni低温型钢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1、耐低温结构用h型钢主要应用高寒地区的建筑、船舶、桥梁、电站设备、水利、能源、化工、起重运输机械及其他较高载荷的钢结构件,此钢材夹杂的非金属材质少,具有在低温条件下耐冲击力的特点,5ni低温型钢保证低温冲击韧性的技术手段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轧钢过程中控轧控冷实现细晶强化,达到保证低温冲击韧性的目的,另一种是通过添加保证低温冲击韧性的镍、钼等合金成分达到低温冲击韧性高目的,这两种途径都存在明显不足,控轧控冷细晶强化工艺在生产中非常难以控制,对轧机要求高,温度控制难以实现而且合格率较低,同时对生产节奏影响大,不适合连续批量生产。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5ni低温型钢生产工艺,具备抗低温效果好、低温冲击韧性好、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抗抗低温效果好、低温冲击韧性好、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高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5ni低温型钢,其化学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3、c0.05-0.15%,mn0.8-1.2%,ni4.5-5.5%,s0.002-0.006%,cr0.15-0.25,w0.2-0.5%,ti0.008-0.016%,si0.2-0.4%,mo0.015-0.065,其余为铁和杂质。

4、上述5ni低温型钢中,其化学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还含有以下成分:zr0.006-0.016%,p0.004-0.008%。

5、本发明还提出5ni低温型钢生产工艺,上述5ni低温型钢由下述步骤制得:

6、s1、铁水处理:铁水罐中加入脱硫剂进行脱硫处理,将铁水硫含量进行调控,并在脱硫完毕后扒净铁水表面的渣;

7、s2、铁水转炉冶炼:将混匀后的铁水加入转炉内部,对铁水依次进行酸性吹炼和碱性吹炼,再向钢水中加入脱氧剂进行脱氧;

8、s3、钢水lf精炼:保持钢水中氧含量控制在40ppm以下,采用吹氩搅拌对钢水进行精炼,精炼后期加入钨铁和钛铁,然后将钢水中w的含量进行调整,将钢水中ti的含量进行调整;

9、s4、异型胚连铸:使用连铸机,并采用中间包氩气保护浇注,得到无裂纹缺陷表面良好的连铸坯;

10、s5、型钢热轧成型:将得到的连铸坯进行缓冷后,再将连铸坯进行加热,使用初轧开坯机对连铸坯进行初轧,再使用万能精轧机对连铸坯进行复扎,轧件自然冷却后进行立冷,制得热轧型钢;

11、s6、型钢保护处理:将制得的低温型钢进行矫正、切割、打磨和防锈保护。

12、根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步骤s1具体为,铁水罐中加入脱硫剂进行脱硫处理,脱硫处理时间保持在20-25min,将铁水硫含量控制在0.002wt%以下,并扒净铁水表面的渣,其中脱硫剂具体为mg和cac2,且mg和cac2的添加比例按照质量百分比计为1:2。

13、根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步骤s2具体为,将多个铁水罐中的铁水加入混铁炉中,混匀铁水成份及均匀温度,将混匀后的铁水加入转炉内部,对铁水依次进行酸性吹炼和碱性吹炼,随后向钢水中加入脱氧剂进行脱氧,使得钢水出炉温度达到1600℃以上。

14、根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步骤s3具体为,保持钢水中氧含量控制在40ppm以下,全程对钢水进行底吹氩搅拌,将吹氩搅拌处理时间保持为15-20min,使得钢水中大于20μm的铝元素杂质基本全部去除,精炼后期加入钨铁和钛铁,然后将钢水中w的含量和ti的含量进行调整,并扒渣去除90-95%的氧化性渣。

15、根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步骤s3中,精炼后期向钢水中加入钨铁和钛铁后,钢水中w的含量具体调整至0.2-0.5wt%,钢水中ti的含量具体调整至0.008-0.016wt%。

16、根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步骤s4具体为,使用连铸机,在浇注前往型腔中缓慢充入氩气,置换出型腔中的空气,向管内通入压力≥0.4mpa的氩气,隔绝钢水注流与大气的接触,得到无裂纹缺陷表面良好的连铸坯。

17、根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步骤s5具体为,将得到的连铸坯进行缓冷后,将连铸坯加热至1300~1350℃,并进行均热,使用初轧开坯机对连铸坯进行初轧,再使用万能精轧机对连铸坯进行复扎,将复扎温度控制在820~880℃之间;轧件自然冷却至700~730℃后,对扎件进行立冷,制得热轧型钢。

18、根据上述技术特征,所述步骤s6具体为,将制得的低温型钢进行测量,并使用矫正机对低温型钢进行矫正,再将低温型钢进行切割,并将低温型钢的切割部位进行打磨,并将低温型钢表面喷涂防锈处理液进行防锈保护。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5ni低温型钢生产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1、从成分上本工艺保证了5ni低温型钢内硫含量低于0.002%,避免型钢内部金属的结晶颗粒彼此分离引起裂纹,也保证了型钢不会产生热脆的情况,且生产出型钢的防锈性能好,同时也能保证型钢的抗疲劳性能。

21、2、本发明在转炉冶炼中,将多个铁水罐中的铁水加入混铁炉中,混匀铁水成份及均匀温度,将混匀后的铁水加入转炉内部,对铁水依次进行酸性吹炼和碱性吹炼,并向钢水中加入脱氧剂进行脱氧,多效降低了铁水转炉吹炼时钢水内部的杂质,保证了低温型钢的整体强度。

22、3、采用本工艺制备得到的5ni低温型钢,具备良好的耐低温能力,并且保证了5ni低温型钢在低温状态下的抗冲击能力,也保证了5ni低温型钢在低温环境下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5ni低温型钢,其化学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5ni低温型钢,其特征在于,上述5ni低温型钢中,其化学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还含有以下成分:zr0.006-0.016%,p0.004-0.008%。

3.5ni低温型钢生产工艺,上述5ni低温型钢由下述步骤制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5ni低温型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铁水罐中加入脱硫剂进行脱硫处理,脱硫处理时间保持在20-25min,将铁水硫含量控制在0.002wt%以下,并扒净铁水表面的渣,其中脱硫剂具体为mg和cac2,且mg和cac2的添加比例按照质量百分比计为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5ni低温型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为,将多个铁水罐中的铁水加入混铁炉中,混匀铁水成份及均匀温度,将混匀后的铁水加入转炉内部,对铁水依次进行酸性吹炼和碱性吹炼,随后向钢水中加入脱氧剂进行脱氧,使得钢水出炉温度达到160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5ni低温型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为,保持钢水中氧含量控制在40ppm以下,全程对钢水进行底吹氩搅拌,将吹氩搅拌处理时间保持为15-20min,使得钢水中大于20μm的铝元素杂质基本全部去除,精炼后期加入钨铁和钛铁,然后将钢水中w的含量和ti的含量进行调整,并扒渣去除90-95%的氧化性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5ni低温型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精炼后期向钢水中加入钨铁和钛铁后,钢水中w的含量具体调整至0.2-0.5wt%,钢水中ti的含量具体调整至0.008-0.016wt%。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5ni低温型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为,使用连铸机,在浇注前往型腔中缓慢充入氩气,置换出型腔中的空气,向管内通入压力≥0.4mpa的氩气,隔绝钢水注流与大气的接触,得到无裂纹缺陷表面良好的连铸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5ni低温型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为,将得到的连铸坯进行缓冷后,将连铸坯加热至1300~1350℃,并进行均热,使用初轧开坯机对连铸坯进行初轧,再使用万能精轧机对连铸坯进行复扎,将复扎温度控制在820~880℃之间;轧件自然冷却至700~730℃后,对扎件进行立冷,制得热轧型钢。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5ni低温型钢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具体为,将制得的低温型钢进行测量,并使用矫正机对低温型钢进行矫正,再将低温型钢进行切割,并将低温型钢的切割部位进行打磨,并将低温型钢表面喷涂防锈处理液进行防锈保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5Ni低温型钢,其化学成分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05‑0.15%,Mn0.8‑1.2%,Ni4.5‑5.5%,S0.002‑0.006%,Cr0.15‑0.25,W0.2‑0.5%,Ti0.008‑0.016%,Si0.2‑0.4%,Mo0.015‑0.065,其余为铁和杂质,本发明还提出5Ni低温型钢生产工艺,本工艺从成分上保证了5Ni低温型钢内硫含量低于0.002%,避免型钢内部金属的结晶颗粒彼此分离引起裂纹,也保证了型钢不会产生热脆的情况,且生产出型钢的防锈性能好,同时也能保证型钢的抗疲劳性能,多效降低了铁水转炉吹炼时钢水内部的杂质,保证了低温型钢的整体强度,采用本工艺制备得到的5Ni低温型钢,具备良好的耐低温能力,并且保证了5Ni低温型钢在低温状态下的抗冲击能力,也保证了5Ni低温型钢在低温环境下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李春善,刘俊军,丁光辉,侯振伟,陈颜堂,马进喜,张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宿迁南钢金鑫轧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