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自动开合模的铸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22956发布日期:2023-11-04 09:2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实现自动开合模的铸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铸造,具体是涉及一种可实现自动开合模的铸造装置。


背景技术:

1、开合模指的是对铸造模具进行贴合或打开的操作的统称。

2、铸造模具是可对单种产品快速、批量生产的一种工具,在进行生产时,预先用其他的耐高温材料的中心位置留有产品的形状,进而对其内部浇注金属液体,待冷却后,即可生产出与产品完全一样的零件。

3、在铸造产品的过程中,在手动开合模时,由于模具重量较大或模具温度较高,使得操作人员在开合模时,极易造成人员的受伤,使得铸造操作留有安全隐患;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铸造模具用自动开合模机构。

4、中国专利cn216461706u公开的一种铸造模具用自动开合模机构,该装置通过电推缸带动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贴合,以及粗定位导向杆与粗定位导向槽和精定位杆与精定位槽,对上模具与下模具的贴合进行双层定位导向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可自动开合模,以及对合模进行定位导向的功能,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铸造产品时,手动开合模可能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通过在上模具与下模具贴合时,会通过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斥推动主推动杆,可推动连接杆,进而通过滑动板带动顶出杆缩入滑动腔内部,当上模具与下模具脱离贴合时,滑动板会被弹簧顶起,进而通过顶出杆将产品顶出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更加便捷的取出产品的功能,使得操作人员取出产品时更加方便。

5、但是上述装置只能实现对上模和下模的开合,在铸造类似于齿轮的工件时,因模具四周不能扩张,导致模具与铸造液会粘附在一起,进而导致人工取拿不易,甚至导致工件的外齿损坏,因此导致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实现自动开合模的铸造装置,通过红外线定位仪、滑动装置、提升装置的设置,有效的保证了动模与定模的精准卡接,从而保证铸造的质量,通过定模设置的旋转装置与开合组件的配合,实现对定模的外侧的同步开合,从而使得工件在铸造完毕后能够实现方便出料。

2、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自动开合模的铸造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旁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还包括滑动装置、提升装置和动模,滑动装置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架的顶部,提升装置固定设置在滑动装置的输出端,动模固定设置在提升装置的输出端,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有隔板,隔板的顶部设置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开合组件,开合组件的顶部设置有定模,旋转装置与开合组件的配合,实现对定模的外侧的同步开合,动模与定模之间固定设置有密封装置,动模的上表面设置有红外线定位仪。

3、优选的,旋转装置包括第二驱动器、第一齿轮、旋转架、转轴、第一环形齿轮、第二环形齿轮和限位机构,第二驱动器固定设置在隔板顶部,转轴固定设置在第二驱动器的输出端,第一齿轮固定设置在转轴上,旋转架转动设置在开合组件的底部,第一环形齿轮固定设置在旋转架的外围,第二环形齿轮固定设置在旋转架的内部,限位机构固定设置在第二环形齿轮的顶部外围。

4、优选的,限位机构包括环形滑轨和环形滑槽,环形滑轨固定设置在第二环形齿轮上,环形滑槽固定设置在开合组件上。

5、优选的,开合组件包括开合装置、第一环形架和第二环形架,第二环形架固定设置在隔板顶部,第一环形架套设在第二环形架的外围且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开合装置的数量为六个,且环形阵列设置在第一环形架上,开合装置可滑动设置在第一环形架和第二环形架的顶部。

6、优选的,开合装置包括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转动轴、转动齿轮和齿条,第一滑槽固定设置在第一环形架上,第二滑槽固定设置在第二环形架上,第一转动轴转动设置在第一环形架上,转动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一转动轴上,齿条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上。

7、优选的,定模包括底板、侧板和密封机构,底板固定设置在第二环形架的顶部,侧板的数量为六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在开合装置的顶部,密封机构固定设置在侧板的内侧。

8、优选的,侧板顶部固定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内部设置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插接杆、顶块和弹簧,第一固定杆固定设置在定位槽内,插接杆滑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杆上,顶块固定设置在插接杆远离第一固定杆的一侧,弹簧套设在插接杆的外围,弹簧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侧与顶块固定连接。

9、优选的,滑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器、皮带轮组件、螺纹杆、滑动架和光杆,第一驱动器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架远离第二支撑架的一侧,螺纹杆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架的顶部,光杆具有一对且镜像设置在螺纹杆的两侧,滑动架滑动设置在光杆和螺纹杆上,皮带轮组件的一侧固定设置在第一驱动器的输出端,皮带轮组件的另一侧固定设置在螺纹杆上。

10、优选的,提升装置包括第三支撑架、液压缸、第一稳定杆和珐琅组,第三支撑架固定设置在滑动架的底部,液压缸固定设置在第三支撑架上,液压缸的输出端贯穿第三支撑架的底部并且延伸至第三支撑架的下方,第一稳定杆具有一对,第一稳定杆的一侧固定设置在动模的顶部,第一稳定杆的另一侧贯穿第三支撑架并且延伸至第三支撑架的内部,珐琅组的一侧固定设置在第一液压缸的输端,珐琅组的另一侧与动模固定连接。

11、优选的;其特征在于,密封装置包括密封槽和密封条,密封槽固定设置在动模的底部,密封条固定设置在侧板的顶部。

12、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本申请通过红外线定位仪、滑动装置、提升装置的设置,有效的保证了动模与定模的精准卡接,从而保证铸造的质量,通过定模设置的旋转装置与开合组件的配合,实现对定模的外侧的同步开合,实现定模与铸造液的分离,进而使得工件在铸造完毕后能够实现方便出料。

14、进一步地,当动模与定模实现配合卡接时,密封槽与密封条实现卡接,通过密封槽与密封条的卡接,可有效保证动模与定模连接处的密封性,从而有效的防止工件在铸造时铸造液从连接处渗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实现自动开合模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一支撑架(1)的旁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支撑架(2),第一支撑架(1)还包括滑动装置(11)、提升装置(12)和动模(13),滑动装置(11)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的顶部,提升装置(12)固定设置在滑动装置(11)的输出端,动模(13)固定设置在提升装置(12)的输出端,第二支撑架(2)上设置有隔板(22),隔板(22)的顶部设置有旋转装置(21),旋转装置(2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开合组件(23),开合组件(23)的顶部设置有定模(3),旋转装置(21)与开合组件(23)的配合,实现对定模(3)的外侧的同步开合,动模(13)与定模(3)之间固定设置有密封装置(4),动模(13)的上表面设置有红外线定位仪(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动开合模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装置(21)包括第二驱动器(211)、第一齿轮(212)、旋转架(213)、转轴(214)、第一环形齿轮(215)、第二环形齿轮(216)和限位机构(217),第二驱动器(211)固定设置在隔板(22)顶部,转轴(214)固定设置在第二驱动器(211)的输出端,第一齿轮(212)固定设置在转轴(214)上,旋转架(213)转动设置在开合组件(23)的底部,第一环形齿轮(215)固定设置在旋转架(213)的外围,第二环形齿轮(216)固定设置在旋转架(213)的内部,限位机构(217)固定设置在第二环形齿轮(216)的顶部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动开合模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机构(217)包括环形滑轨(2172)和环形滑槽(2171),环形滑轨(2172)固定设置在第二环形齿轮(216)上,环形滑槽(2171)固定设置在开合组件(2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动开合模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合组件(23)包括开合装置(231)、第一环形架(233)和第二环形架(232),第二环形架(232)固定设置在隔板(22)顶部,第一环形架(233)套设在第二环形架(232)的外围且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上,开合装置(231)的数量为六个,且环形阵列设置在第一环形架(233)上,开合装置(231)可滑动设置在第一环形架(233)和第二环形架(232)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动开合模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开合装置(231)包括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转动轴(2311)、转动齿轮(2312)和齿条(2313),第一滑槽固定设置在第一环形架(233)上,第二滑槽固定设置在第二环形架(232)上,第一转动轴(2311)转动设置在第一环形架(233)上,转动齿轮(2312)固定设置在第一转动轴(2311)上,齿条(2313)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动开合模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定模(3)包括底板(33)、侧板(31)和密封机构(32),底板(33)固定设置在第二环形架(232)的顶部,侧板(31)的数量为六个且一一对应设置在开合装置(231)的顶部,密封机构(32)固定设置在侧板(31)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动开合模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侧板(31)顶部固定设置有定位槽(311),定位槽(311)内部设置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3121)、插接杆(3122)、顶块(3123)和弹簧(3124),第一固定杆(3121)固定设置在定位槽(311)内,插接杆(3122)滑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杆(3121)上,顶块(3123)固定设置在插接杆(3122)远离第一固定杆(3121)的一侧,弹簧(3124)套设在插接杆(3122)的外围,弹簧(3124)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杆(3121)固定连接,弹簧(3124)的另一侧与顶块(3123)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动开合模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装置(11)包括第一驱动器(111)、皮带轮组件(112)、螺纹杆(113)、滑动架(114)和光杆(115),第一驱动器(111)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远离第二支撑架(2)的一侧,螺纹杆(113)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的顶部,光杆(115)具有一对且镜像设置在螺纹杆(113)的两侧,滑动架(114)滑动设置在光杆(115)和螺纹杆(113)上,皮带轮组件(112)的一侧固定设置在第一驱动器(111)的输出端,皮带轮组件(112)的另一侧固定设置在螺纹杆(11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动开合模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提升装置(12)包括第三支撑架(121)、液压缸(122)、第一稳定杆(123)和珐琅组(124),第三支撑架(121)固定设置在滑动架(114)的底部,液压缸(122)固定设置在第三支撑架(121)上,液压缸(122)的输出端贯穿第三支撑架(121)的底部并且延伸至第三支撑架(121)的下方,第一稳定杆(123)具有一对,第一稳定杆(123)的一侧固定设置在动模(13)的顶部,第一稳定杆(123)的另一侧贯穿第三支撑架(121)并且延伸至第三支撑架(121)的内部,珐琅组(124)的一侧固定设置在第一液压缸(122)的输出端,珐琅组(124)的另一侧与动模(13)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自动开合模的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密封装置(4)包括密封槽(41)和密封条(42),密封槽(41)固定设置在动模(13)的底部,密封条(42)固定设置在侧板(31)的顶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实现自动开合模的铸造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定模、密封装置和红外线定位仪,第一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滑动装置,滑动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提升装置,提升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动模,第二支架上社会自由旋转装置、旋转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开合组件,定模包括侧板、密封机构和底板,通过红外线定位仪、滑动装置、提升装置的设置,有效的保证了动模与定模的精准卡接,从而保证铸造的质量,通过定模设置的旋转装置与开合组件的配合,实现对定模的外侧的同步开合,从而使得工件在铸造完毕后能够实现方便出料。

技术研发人员:郑剑杰,张海燕,张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靖江市科尼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