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96671发布日期:2024-03-13 20:45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冶金,具体涉及一种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反应堆冷却剂泵(核主泵)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反应堆冷却剂泵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放射性环境中,需要具备以下特点: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耐辐射、可长期可靠运行、且易于维护;密封严格,反应堆冷却剂带有放射性物质,其泄露需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提供足够转动惯量,在保证反应堆冷却剂稳定循环的同时,断电后需尽量长时间维持冷却剂流动以冷却堆芯。总的来看,反应堆冷却剂泵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要求高。

2、叶轮是反应堆冷却剂泵内关键动力输出部件。张芷模等人在《ap1000核主泵叶轮典型质量问题及监造预防措施》一文中指出,ap1000主泵的60年设计寿命周期内,叶轮将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运行经受近万亿次循环。由于铸件的致密性、内部组织中微观晶粒的相互应力作用,astm a743 ca6nm材料制造工艺参数的严格限制、叶片内部缺陷有效检查手段的缺少等,导致焊接修补和无损检测次数较多,质量控制难度大。在后续的运行中,容易发生质量事故,降低运行可靠性。张志善在《核电主给水泵叶轮不同加工成形状态对比试验》中,通过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全面腐蚀、表面粗糙度等对比试验分析,论证了马氏体不锈钢0cr13ni4mo锻造叶轮在使用性能、寿命以及对整机运行可靠性等方面均优于铸造成形叶轮。同样的,刘祥松等人在《核主泵高温工况下叶轮结构力学分析》一文中,以田湾核电站主泵锻造叶轮为分析对象,计算叶轮的最大应力变形区和最大应力。由此可见,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一体化铣制叶轮正逐步替代铸造叶轮。而叶轮锻件材料,有采用astm a-182f6nm的,有采用din 1.4313或rcc-m z5cnd13-04的,而我国的国家标准gb或机械部标准jb中均没有相似的锻件材料牌号。同时,astm或rcc-m以及din等标准中的锻件,在化学成分方面,碳含量都限制在小于等于0.06%,h、o、n气体含量没有要求。同时,在冲击性能方面没有要求。叶轮属于转动部件,运行条件苛刻,高温、高压、离心力和水相互作用参数的振动、轴向推力产生的弯曲变形等,这些都是叶轮在安全服役中容易发生危险的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以上因素,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用于核主泵的铸造叶轮缺陷多、有效检测手段缺乏、锻件材料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等问题,提供一种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用于核主泵锻造叶轮的制造。

2、一种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其化学成分为:c:0.03-0.05%、mn:0.5-1.0%、si:≤0.6%、s:≤0.03%、p:≤0.03%、cr:11.5-14.0%、ni:3.5-5.5%、mo:0.4-0.8%、co:≤0.0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进一步地,所述的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的化学成分中气体含量还应满足:n:≥150ppm、h:≤3ppm、o:≤80ppm。

4、进一步地,逆变奥氏体含量为15-20%。

5、上述的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的熔炼方法,包括:电炉熔炼、真空吹氧脱碳精炼和电渣重熔三联工艺,得到上述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的坯料。

6、进一步地,所述电炉熔炼和真空吹氧脱碳精炼包括:按上述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取原料,电炉熔炼钢水,经预脱碳、脱磷及合金化后,倒入真空吹氧脱碳精炼炉进行脱碳、脱氧、脱硫、脱气及还原,成分合格后出钢浇注成钢锭。

7、进一步地,所述电渣重熔:采用caf2、al2o3、cao和mgo多元渣系,还原状态下,熔炼电压为75-90v,电流为16-20ka。

8、上述的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的锻造方法,将熔炼得到的坯料在奥氏体单相区进行锻造,始锻温度1200±20℃,终锻温度850±20℃,总锻比大于5,锻造后空冷至室温。

9、上述的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包括:

10、淬火,温度为1050±10℃;

11、一次回火,温度为670±10℃;

12、二次回火,温度为610±10℃。

13、进一步地,所述淬火,保温时间为截面厚度50mm/h,其中最小保温时间不小于1h,空冷至室温;

14、所述一次回火,保温时间为截面厚度25mm/h,空冷至室温;

15、所述二次回火,保温时间为截面厚度25mm/h,空冷至室温。

16、上述的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的应用,用于制造高温高压辐射环境中的转动零件。

1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耐腐蚀性能,可用于加工核主泵叶轮等高温高压辐射环境中的转动零件。



技术特征:

1.一种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其化学成分为:c:0.03-0.05%、mn:0.5-1.0%、si:≤0.6%、s:≤0.03%、p:≤0.03%、cr:11.5-14.0%、ni:3.5-5.5%、mo:0.4-0.8%、co:≤0.0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的化学成分中气体含量还应满足:n:≥150ppm、h:≤3ppm、o:≤80pp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其特征在于,逆变奥氏体含量为15-20%。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炉熔炼、真空吹氧脱碳精炼和电渣重熔三联工艺,得到权利要求1或2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的坯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

6.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渣重熔:采用caf2、al2o3、cao和mgo多元渣系,还原状态下,熔炼电压为75-90v,电流为16-20ka。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熔炼得到的坯料在奥氏体单相区进行锻造,始锻温度1200±20℃,终锻温度850±20℃,总锻比大于5,锻造后空冷至室温。

8.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权利要求1所述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制造高温高压辐射环境中的转动零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按重量百分比化学成分为:C:0.03‑0.05%、Mn:0.5‑1.0%、Si:≤0.6%、S:≤0.03%、P:≤0.03%、Cr:11.5‑14.0%、Ni:3.5‑5.5%、Mo:0.4‑0.8%、Co:≤0.05%,气体含量还应满足:N:≥150ppm、H:≤3ppm、O:≤80ppm,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公开了所述马氏体不锈钢锻件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熔炼、锻造和热处理方法。本发明通过严格控制材料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特别是碳含量、钴含量和气体成分氮,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和耐腐蚀性,且不降低材料的韧性,最终制造出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耐腐蚀性能的用于制造核主泵叶轮的材料。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颖,朱琳琳,姚景文,陆达,雍兴平,陈炜,周太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鼓风机集团核电泵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