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外机壳体压铸模具及其脱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27254发布日期:2024-03-25 19:1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外机壳体压铸模具及其脱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压铸模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船外机壳体压铸模具及其脱模方法。


背景技术:

1、船外机壳体是船外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保护船外机内部零部件和提供流线型外观的作用。

2、挡涡板通常是作为船外机壳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它往往是一体成型于船外机壳体下部外表面上的平面或弯曲的薄板,由于挡涡板凸出于船外机壳体的表面,在设计模具时,需要设计用于压铸挡涡板的型槽,当挡涡板在压铸槽中成型后,在脱模时,由于挡涡板较薄,存在将挡涡板拉裂的风险,导致脱模效率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船外机壳体压铸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与挡涡板脱模机构,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之间形成用于成型船外机壳体的下壳体的下壳体型槽,所述下壳体的外表面设有挡涡板,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之间还形成用于成型所述挡涡板的挡涡板型槽,所述挡涡板脱模机构包括底部顶出部件与侧部顶出部件,所述底部顶出部件包括底顶杆,所述底顶杆可沿竖向移动;当所述底顶杆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底顶杆的顶端面、所述侧部顶出部件的端面分别与所述挡涡板型槽的底面、所述挡涡板型槽的侧面齐平;当所述底顶杆竖向朝上移动时,所述底顶杆从所述挡涡板型槽的底面穿进所述挡涡板型槽中,并使所述侧部顶出部件同步从所述挡涡板型槽的侧面穿进所述挡涡板型槽中。

2、可选地,所述挡涡板脱模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挡涡板型槽两侧的两个传动部,每个所述传动部包括移动板、第一导向斜块与复位部件,所述底部顶出部件还包括与两个所述传动部对应连接的两个侧顶杆,每个所述侧顶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顶杆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斜块的斜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导向斜块与所述移动板的一侧面连接,用于在所述侧顶杆的端部沿所述斜面竖向滑动时挤压所述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背离所述第一导向斜块的一侧面用于与多个所述侧部顶出部件的一端面连接,所述侧部顶出部件的另一端面用于与所述挡涡板型槽的侧面齐平,所述复位部件与所述移动板连接,以使所述底顶杆与所述侧部顶出部件恢复至所述初始位置。

3、可选地,所述复位部件包括滑杆与第一弹簧,所述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挡涡板型槽的外壁,所述滑杆的另一端滑动贯穿所述移动板,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挡涡板型槽的外壁与所述移动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滑杆上。

4、可选地,所述侧部顶出部件包括顶块、挡板、滚珠与安装块,所述顶块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朝向所述挡涡板型槽的一端为开口,两个所述挡板分别铰接于所述开口上处,当所述挡板盖合所述开口时,所述挡板与所述挡涡板型槽的侧面齐平,所述安装块设于所述顶块的内部,所述滚珠滚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块上,当所述顶块朝所述挡涡板型槽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挡板朝所述顶块内部转动以打开所述开口,并使所述滚珠从所述开口探出。

5、可选地,所述安装块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面开设有滚槽,所述滚珠卡设于所述滚槽中。

6、可选地,所述侧部顶出部件包括拉线、定位杆与扭簧,所述挡板通过转轴用于与所述开口处铰接,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挡板与所述顶块上,所述顶块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沿所述顶块的移动方向延伸的横向通槽,两个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挡涡板型槽的外壁,两个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横向通槽,两个所述拉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相连,两个所述拉线的另一端连接对应的所述挡板。

7、可选地,所述侧部顶出部件还包括活动杆、推杆、第二导向斜块与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导向斜块的斜面上部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导向斜块的一侧滑动连接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导向斜块的斜面暴露在所述凹槽的敞口处且用于与所述侧顶杆对应端部滑动接触的斜面,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斜块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滑动穿设于所述顶块中并与所述安装块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导向斜块的相对面上,且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推杆上,多个所述侧部顶出部件的所述推杆之间通过所述活动杆连接。

8、可选地,所述上模座上设有模仁,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下壳体压铸槽与挡涡板体压铸槽,所述模仁与所述下壳体压铸槽形成所述下壳体型槽,所述模仁与所述挡涡板体压铸槽形成所述挡涡板型槽。

9、可选地,还包括顶针,多个所述顶针分别设于所述上模座与所述下模座内。

10、第二方面,一种如上所述的船外机壳体压铸模具的脱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s1:驱动上模座中的顶针朝下移动,使顶针顶到下壳体的上表面,将上模座上移,使下壳体的上表面与模仁分离;

12、s2:驱动下模座中的顶针与底顶杆朝上移动,使顶针顶到下壳体的下表面,使底顶杆顶到挡涡板的底面,侧部顶出部件同步顶到挡涡板的侧面,使下壳体与下壳体型槽表面分离、挡涡板与挡涡板型槽的表面分离;

13、s3:从下壳体型槽中取出下壳体。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通过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形成的用于成型船外机壳体的下壳体的下壳体型槽以及下模座上设置的用于成型挡涡板的挡涡板型槽,使带有挡涡板的下壳体能够被压铸成型,挡涡板脱模机构包括底部顶出部件与侧部顶出部件,底顶杆可沿竖向移动,当底顶杆竖向朝上移动时,底顶杆从挡涡板型槽的底面穿进挡涡板型槽中,用以顶住挡涡板的底面,与此同时,侧部顶出部件同步从挡涡板型槽的侧面穿进挡涡板型槽中,用以顶住挡涡板的侧面,如此,通过挡涡板脱模机构可同时对挡涡板的底面与侧面施加推力,使挡涡板与挡涡板型槽的底面与侧面均能实现分离,避免了较薄的挡涡板在脱模时出现拉裂的情况,提高脱模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船外机壳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与挡涡板脱模机构(3),所述上模座(1)与所述下模座(2)之间形成用于成型船外机壳体(100)的下壳体(120)的下壳体型槽(4),所述下壳体(120)的外表面设有挡涡板(130),所述上模座(1)与所述下模座(2)之间还形成用于成型所述挡涡板(130)的挡涡板型槽(5),所述挡涡板脱模机构(3)包括底部顶出部件(31)与侧部顶出部件(33),所述底部顶出部件(31)包括底顶杆(311),所述底顶杆(311)可沿竖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外机壳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涡板脱模机构(3)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挡涡板型槽(5)两侧的两个传动部,每个所述传动部包括移动板(32)、第一导向斜块(34)与复位部件,所述底部顶出部件(31)还包括与两个所述传动部对应连接的两个侧顶杆(312),每个所述侧顶杆(3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顶杆(311)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斜块(34)的斜面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导向斜块(34)与所述移动板(32)的一侧面连接,用于在所述侧顶杆(312)的端部沿斜面竖向滑动时挤压所述移动板(32),所述移动板(32)背离所述第一导向斜块(34)的一侧面用于与多个所述侧部顶出部件(33)的一端面连接,所述侧部顶出部件(33)的另一端面用于与所述挡涡板型槽(5)的侧面齐平,所述复位部件与所述移动板(32)连接,以使所述底顶杆(311)与所述侧部顶出部件(33)恢复至所述初始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外机壳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部件包括滑杆(36)与第一弹簧,所述滑杆(36)的一端连接所述挡涡板型槽(5)的外壁,所述滑杆(36)的另一端滑动贯穿所述移动板(32),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挡涡板型槽(5)的外壁与所述移动板(32)之间,且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滑杆(36)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外机壳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顶出部件(33)包括顶块(331)、挡板(332)、滚珠(333)与安装块(334),所述顶块(331)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朝向所述挡涡板型槽(5)的一端为开口,两个所述挡板(332)分别铰接于所述开口上处,当所述挡板(332)盖合所述开口时,所述挡板(332)与所述挡涡板型槽(5)的侧面齐平,所述安装块(334)设于所述顶块(331)的内部,所述滚珠(333)滚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块(334)上,当所述顶块(331)朝所述挡涡板型槽(5)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挡板(332)朝所述顶块(331)内部转动以打开所述开口,并使所述滚珠(333)从所述开口探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外机壳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334)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面开设有滚槽,所述滚珠(333)卡设于所述滚槽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外机壳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顶出部件(33)包括拉线(335)、定位杆(336)与扭簧,所述挡板(332)通过转轴用于与所述开口处铰接,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挡板(332)与所述顶块(331)上,所述顶块(33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沿所述顶块(331)的移动方向延伸的横向通槽,两个所述定位杆(336)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挡涡板型槽(5)的外壁,两个所述定位杆(336)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对应的所述横向通槽,两个所述拉线(335)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杆(336)的另一端相连,两个所述拉线(335)的另一端连接对应的所述挡板(33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外机壳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顶出部件(33)还包括活动杆(337)、推杆(338)、第二导向斜块(339)与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导向斜块(34)的斜面上部设有凹槽(341),所述第二导向斜块(339)的一侧滑动连接于所述凹槽(341)内,所述第二导向斜块(339)的斜面暴露在所述凹槽(341)的敞口处且用于与所述侧顶杆(312)对应端部滑动接触的斜面,所述推杆(33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斜块(339)连接,所述推杆(338)的另一端滑动穿设于所述顶块(331)中并与所述安装块(334)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凹槽(341)内,且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凹槽(341)与所述第二导向斜块(339)的相对面上,且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推杆(338)上,多个所述侧部顶出部件(33)的所述推杆(338)之间通过所述活动杆(337)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外机壳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上设有模仁(11),所述下模座(2)上设有下壳体压铸槽(21)与挡涡板体压铸槽(23),所述模仁(11)与所述下壳体压铸槽(21)形成所述下壳体型槽(4),所述模仁(11)与所述挡涡板体压铸槽(23)形成所述挡涡板型槽(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外机壳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针(22),多个所述顶针(22)分别设于所述上模座(1)与所述下模座(2)内。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船外机壳体压铸模具的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外机壳体压铸模具及其脱模方法,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船外机壳体压铸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与挡涡板脱模机构,挡涡板脱模机构包括底部顶出部件与侧部顶出部件,底部顶出部件包括底顶杆,底顶杆可沿竖向移动,当底顶杆竖向朝上移动时,底顶杆从挡涡板型槽的底面穿进挡涡板型槽中,并使侧部顶出部件同步从挡涡板型槽的侧面穿进挡涡板型槽中。本发明通过挡涡板脱模机构可同时对挡涡板的底面与侧面施加推力,使挡涡板与挡涡板型槽的底面与侧面均能实现分离,避免了较薄的挡涡板在脱模时出现拉裂的情况,提高脱模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浩,陆逵,李初权,卢培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博大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