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于平行面铸铁导轨感应淬火的双感应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14548发布日期:2024-02-09 13:04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合于平行面铸铁导轨感应淬火的双感应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装置,涉及一种适合于平行面铸铁导轨感应淬火的双感应器装置。


背景技术:

1、机床导轨是机床的重要工作基面,是整台机床的装配基础,也是机床工作精度的基础,机床导轨精度和寿命影响着机床的寿命和加工质量。机床导轨的失效形式主要是由于导轨工作面的磨损和擦伤而致使其自身丧失平直度和表面粗糙度粗化。对于高精密机床,特别是机身和导轨一体化的机床,存在部分导轨的上下两个平行面均需要热处理提高硬度,提高耐磨性的要求。因此,要求导轨的两个平行面同时进行感应淬火,而对于高精密机床导轨,其所需的淬硬层深度要远大于一般机床导轨的要求,现有的单一感应器已不能满足其要求。

2、因此,可以需要一种新的感应器对机床两个平行的平面进行感应淬火,增加淬硬层深度、提高淬火硬度的同时,提高导轨热处理质量,进而提升机床导轨的耐磨性和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于平行面铸铁导轨感应淬火的双感应器装置,特别适合高硬度、大硬化层深,具有平行结构的导轨面的感应淬火。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适合于平行面铸铁导轨感应淬火的双感应器装置,包括预热感应器1和淬火感应器2,所述预热感应器1与淬火感应器2固定连接;

4、所述预热感应器1包括预热感应器连接排15;所述预热感应器连接排15两侧设置预热感应器水嘴14;所述预热感应器连接排15与预热感应器固定板13固定连接;所述预热感应器固定板13与预热感应器支架12固定连接;所述预热感应器支架12上固定设置有预热感应器感应线圈10;所述预热感应器感应线圈为u型半包围结构,能够对处于包围中间的导轨平行面进行双面加热;所述预热感应器感应线圈10上固定设置有预热感应器导磁体11。

5、进一步地,所述淬火感应器2包括淬火感应器连接排3;所述淬火感应器连接排3两侧设置淬火感应器水嘴5;所述淬火感应器连接排3与淬火感应器固定板4固定连接;所述淬火感应器固定板4与淬火感应器支架16固定连接;所述淬火感应器支架16上固定设置有淬火感应器感应线圈9;所述淬火感应器感应线圈为u型半包围结构,能够对处于包围中间的导轨平行面进行双面加热;所述淬火感应器感应线圈9上固定设置有淬火感应器导磁体8。

6、进一步地,所述的预热感应器导磁体11材质为铁氧体,淬火感应器导磁体8材质为矽钢片。

7、进一步地,在淬火感应器支架16的靠近所述淬火感应器感应线圈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喷水面板7,第一喷水面板7设置有第一喷水面板进水口6;靠近所述淬火感应器感应线圈(9)的另一侧并与第一喷水面板7平行设置有第二喷水面板17,第二喷水面板17设置有第二喷水面板进水口18,第一喷水面板7与第二喷水面板17的喷水孔相对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的预热感应器感应线圈10和淬火感应器感应线圈9之间的间距为12mm-20mm。

9、进一步地,所述的预热感应器导磁体11应与预热感应器感应线圈10尺寸相适配;所述的淬火感应器导磁体8应与淬火感应器感应线圈9尺寸相适配。

10、进一步地,所述的喷水器7的喷水孔相距5mm-10mm,喷水孔尺寸为1.0mm-1.5mm,喷水方向与预热感应器1和淬火感应器2运动方向相反,且与平行面铸铁导轨淬火表面呈40°-60°夹角。

11、进一步地,所述的预热感应器1与淬火感应器2之间的间距为15mm-20mm。

12、本发明的双感应器结构适合各种平行面零部件的感应淬火,特别是超长床身铸铁导轨的感应淬火。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一种适合于平行面铸铁导轨感应淬火的双感应器装置,采用双感应器对具有平行面结构,即导轨的(上、下)两个平行面进行感应加热、淬火,能够实现平行面导轨的同时感应热处理。

15、2、针对平行面铸铁导轨感应淬火,要求高硬度大层深(hrc55以上,硬化层5mm以上),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加热足够的深度,并迅速冷却(现有的单感应器并不能做到);由于铸铁密度低、导热性差、和石墨形态等因素的影响,本发明先进行低频率充分预热,形成表面感应加热深层次热传导达到淬火温度,因此预热感应器负责低频率预热,保证加热足够层深,且表面温度不至于达到过热或者过烧;淬火感应器负责二次加热,保证一定层深范围内达到一定温度且温度均匀,配合淬火感应器的激冷和辅助冷却设备,最终达到高硬度大层深的铸铁导轨淬火设计要求。

16、3、采用该双感应器装置,导轨的两个平行表面经过一次淬火,硬度可达到55hrc~60hrc之间,导轨上下两个面的淬硬层深度为5~7.5mm。



技术特征:

1.一种适合于平行面铸铁导轨感应淬火的双感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热感应器(1)和淬火感应器(2),所述预热感应器(1)与淬火感应器(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于平行面铸铁导轨感应淬火的双感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感应器(2)包括淬火感应器连接排(3);所述淬火感应器连接排(3)两侧设置淬火感应器水嘴(5);所述淬火感应器连接排(3)与淬火感应器固定板(4)固定连接;所述淬火感应器固定板(4)与淬火感应器支架(16)固定连接;所述淬火感应器支架(16)上固定设置有淬火感应器感应线圈(9);所述淬火感应器感应线圈(9)为u型半包围结构;所述淬火感应器感应线圈(9)上固定设置有淬火感应器导磁体(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于平行面铸铁导轨感应淬火的双感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热感应器导磁体(11)材质为铁氧体,淬火感应器导磁体(8)材质为矽钢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于平行面铸铁导轨感应淬火的双感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淬火感应器支架(16)的靠近所述淬火感应器感应线圈(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喷水面板(7),第一喷水面板(7)设置有第一喷水面板进水口(6);靠近所述淬火感应器感应线圈(9)的另一侧并与第一喷水面板(7)平行设置有第二喷水面板(17),第二喷水面板(17)设置有第二喷水面板进水口(18),第一喷水面板(7)与第二喷水面板(17)的喷水孔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于平行面铸铁导轨感应淬火的双感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热感应器感应线圈(10)和淬火感应器感应线圈(9)之间的间距为12mm-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于平行面铸铁导轨感应淬火的双感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热感应器导磁体(11)应与预热感应器感应线圈(10)尺寸相适配;所述的淬火感应器导磁体(8)应与淬火感应器感应线圈(9)尺寸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于平行面铸铁导轨感应淬火的双感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水器(7)的喷水孔相距5mm-10mm,喷水孔尺寸为1.0mm-1.5mm,喷水方向与预热感应器(1)和淬火感应器(2)运动方向相反,且与平行面铸铁导轨淬火表面呈40°-60°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于平行面铸铁导轨感应淬火的双感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热感应器(1)与淬火感应器(2)之间的间距为15mm-2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合于平行面铸铁导轨感应淬火的双感应器装置。该装置包括预热感应器和淬火感应器,所述预热感应器与淬火感应器固定连接;所述预热感应器包括预热感应器连接排;所述预热感应器连接排两侧设置预热感应器水嘴;所述预热感应器连接排与预热感应器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预热感应器固定板与预热感应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预热感应器支架上固定设置有预热感应器感应线圈;所述预热感应器感应线圈为U型半包围结构;所述预热感应器感应线圈上固定设置有预热感应器导磁体。本发明通过两个感应器配合使用,增加导轨淬火淬硬层深度,特别适合高硬度、深淬硬层的各种平行面零部件的感应淬火。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吉,于朋翰,严昊明,张扬,张百维,陈涛,代有贵,田龙,宋洋,张春艳,路平,李松年,于兴福,郑冬月,万美华,贺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通用技术集团沈阳机床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