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萃取分离用转斗流量箱

文档序号:34567870发布日期:2023-06-28 11:2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稀土萃取分离用转斗流量箱

本技术涉及稀土,尤其涉及一种稀土萃取分离用转斗流量箱。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稀土技术领域也迎来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稀土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元素和钪、钇共十七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在稀土萃取分离过程中,常使用一种稀土萃取分离用转斗流量箱,来实现稀土萃取分离过程中液体的流量可控性流动。

2、专利号为“n215947375u”的文件公开了一种稀土萃取分离用转斗流量箱;属于稀土加工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箱体,在箱体底部设有储液槽,所述箱体上设有导通至储液槽的进液管。

3、在稀土萃取分离过程中,需要对有机相、水相的流量进行控制,以控制稀土元素的萃取速率,但是现有的大多数转斗本体流量箱中的转斗本体舀盛液体不稳定,转斗本体的一侧是开口的,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很容易在转斗本体转动的过程中出现流动流失,从而导致流量的可控精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稀土萃取分离用转斗流量箱。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稀土萃取分离用转斗流量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转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上安装有多个转斗本体,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有挤压块和液罩,所述液罩上开设有导液槽;

4、每个所述转斗本体上均设置有排出机构,所述排出机构包括转斗本体上滑动设置的挡板,每个所述挡板均通过弹簧和对应的转斗本体连接,所述挡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导流孔,每个所述转斗本体上均开设有多个第二导流孔,所述挡板上固定连接有挤压杆。

5、优选地,所述圆盘上固定安装有多个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均和对应的转斗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转斗本体上固定连接有配重块。

6、优选地,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和转动轴固定连接。

7、优选地,所述箱体上设置有观察窗和刻度标识,所述观察窗设置为透明玻璃材质。

8、优选地,所述箱体上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置有防滑纹。

9、优选地,每个所述转斗本体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导流块,多个所述导流块呈等距设置。

10、优选的,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底座,多个所述支撑底座呈对称设置。

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转斗本体和挡板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转斗本体的定量舀取液体和排出液体,有效避免液体在转斗本体转动的过程中流失,从而提高流量的可控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稀土萃取分离用转斗流量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转动设置有转动轴(12),所述转动轴(12)上固定连接有圆盘(11),所述圆盘(11)上安装有多个转斗本体(15),所述箱体(1)上固定连接有挤压块(18)和液罩(8),所述液罩(8)上开设有导液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萃取分离用转斗流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11)上固定安装有多个连接块(13),每个所述连接块(13)均和对应的转斗本体(15)转动连接,所述转斗本体(15)上固定连接有配重块(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萃取分离用转斗流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和转动轴(1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萃取分离用转斗流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观察窗(3)和刻度标识(2),所述观察窗(3)设置为透明玻璃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萃取分离用转斗流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铰接有盖板(6),所述盖板(6)上固定连接有把手(7),所述把手(7)上设置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萃取分离用转斗流量箱,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斗本体(15)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导流块(9),多个所述导流块(9)呈等距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萃取分离用转斗流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底座(4),多个所述支撑底座(4)呈对称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稀土萃取分离用转斗本体流量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转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上安装有多个转斗本体,所述箱体上固定连接有挤压块和液罩,所述液罩上开设有导液槽,每个所述转斗本体上均设置有排出机构,所述排出机构包括转斗本体上滑动设置的挡板,每个所述挡板均通过弹簧和对应的转斗本体连接,所述挡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导流孔,每个所述转斗本体上均开设有多个第二导流孔,所述挡板上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本技术通过转斗本体和挡板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转斗本体的定量舀取液体和排出液体,有效避免液体在转斗本体转动的过程中流失,从而提高流量的可控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崔红敏,石劲松,李鸣慧,柳跃伟,王春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