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硅钙包芯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33933发布日期:2023-06-21 20:33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硅钙包芯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包芯线,具体为一种新型硅钙包芯线。


背景技术:

1、现代冶金过程中,通常需要向钢水中加入各种溶剂、微量合金等,直接将这些溶剂、微量合金抛入钢水会造成很大浪费,为了提高微量合金、溶剂的利用效率,人们发明了用包芯线的加入方法,这种方法是用窄钢带将溶剂和微量合金的粉剂包入,制成一种夹芯的细钢管,称之为包芯线。

2、对此,中国申请专利号:cn202023014166.9,公开了一种镁硅钙合金包芯线,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包芯线和第二包芯线,所述保护外壳与第一包芯线和第二包芯线之间的空隙填充有萤石层,所述第一包芯线包括第一外皮层,所述第一外皮层内固定有第一铝层,所述第一铝层内固定有第一包芯层,所述第二包芯线包括第二外皮层,所述第二外皮层内固定有第二铝层。该镁硅钙合金包芯线,在保护外壳的内部设置第一包芯线和第二包芯线,由于第一外皮层的厚度大于第二外皮层的厚度,厚度较薄的第二外皮层会先融化,较厚的第一外皮层会深入至钢水底部融化,从而保证上下层钢水均与镁硅钙合金接触,并实现有效混合,提高钢材的稳。

3、包芯线在与钢水混合时,由于包芯线整体投放进入钢水中的位置以及掉落的形状不一,从而包芯线较厚部分与较薄部分都会有可能一起进入钢水的内部,并且只在一处进行与钢水混合,无法保证上下层的包芯线能够均匀的混合,因此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完善和改进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硅钙包芯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包芯线在与钢水混合时,由于包芯线整体投放进入钢水中的位置以及掉落的形状不一,从而包芯线较厚部分与较薄部分都会有可能一起进入钢水的内部,并且只在一处进行与钢水混合,无法保证上下层的包芯线能够均匀的混合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硅钙包芯线,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左侧表面设置有第一萤石层,所述第一萤石层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萤石层;

3、第一稳定环,所述第一稳定环安装在保护外壳的左侧表面,所述第一稳定环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包芯线,所述第一包芯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铝层,所述第一铝层的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包芯柱,所述第一包芯柱的表面设置有限位螺纹,所述第一包芯柱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长端包芯线。

4、优选的,所述第一萤石层的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二稳定环,所述保护外壳为铁制品。

5、优选的,第二稳定环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包芯线,所述第二包芯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铝层。

6、优选的,所述第二铝层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包芯柱,所述第二包芯柱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二安装环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长端包芯线。

7、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壳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板,所述背板为铁质品。

8、优选的,所述背板的背面设置有铁环,所述铁环的背面开设有安装槽。

9、优选的,所述铁环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螺纹,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底端包芯线。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该新型硅钙包芯线,通过设置的保护外壳、第一萤石层、第二萤石层、第一稳定环、第一包芯线、第一铝层、第一包芯柱、限位螺纹、第一安装环、第一长端包芯线、第二包芯线和第二铝层,在使用时,首先将保护外壳投放进入钢水中保护外壳进入钢水中会自动融化,然后通过第一萤石层和第二萤石层的设计,第一包芯线和第二包芯线都会竖直的向下降落,并且在降落的过程中,第一包芯线和第二包芯线都会一定的融化,同时第一铝层和第一包芯柱能够降低钢渣的熔点,能够改变钢渣的流动性,此时第一安装环内部的第一长端包芯线也会一定的融化,从而能够对钢水的上半端进行整体的混合,此时通过铁环会带动底端包芯线整体的下降,从而底端包芯线会在底端部分进行融化,从而实现有效的混合,提高钢材的稳定性,解决了以往包芯线在流动的过程中上下端不能均匀混合的问题。

12、该新型硅钙包芯线,通过设置的背板、铁环、安装螺纹、第一包芯柱、限位螺纹、第一安装环和第一长端包芯线,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将底端包芯线的左端整体安装到铁环的内部,同时通过安装螺纹进行稳定的安装,同时紧密性较好,同时通过将第一铝层插设进入第一包芯线的内部,还能将第一包芯柱安装在第一安装环的内部,在第一萤石层和第二萤石层的重力作用下能够快速的将第一包芯线和第一长端包芯线进行一定的顺序融化,体现了设计的功能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硅钙包芯线,包括保护外壳(1),所述保护外壳(1)的左侧表面设置有第一萤石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萤石层(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萤石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硅钙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萤石层(2)的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二稳定环,所述保护外壳(1)为铁制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硅钙包芯线,其特征在于:第二稳定环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包芯线(11),所述第二包芯线(1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铝层(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硅钙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铝层(12)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包芯柱(13),所述第二包芯柱(13)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安装环(14),所述第二安装环(14)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长端包芯线(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硅钙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外壳(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背板(16),所述背板(16)为铁质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硅钙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6)的背面设置有铁环(17),所述铁环(17)的背面开设有安装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硅钙包芯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环(17)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螺纹(19),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底端包芯线(1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包芯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硅钙包芯线,包括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的左侧表面设置有第一萤石层,所述第一萤石层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萤石层;第一稳定环,所述第一稳定环安装在保护外壳的左侧表面,所述第一稳定环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包芯线,所述第一包芯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铝层,所述第一铝层的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包芯柱。本技术通过第一铝层和第一包芯柱能够降低钢渣的熔点,能够改变钢渣的流动性,此时第一安装环内部的第一长端包芯线也会一定的融化,从而能够对钢水的上半端进行整体的混合,从而底端包芯线会在底端部分进行融化,从而实现有效的混合。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东,李六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阳市宏远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